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谁来拯救知识的贬值?

火烧 2015-09-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知识贬值现象,分析学术腐败、高校扩招质量下降等问题,强调知识社会价值,呼吁重视人才与知识,提升教育质量与科研环境。

 谁来拯救知识的贬值?

陈正用

都说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但让人疑惑不解的是有时候知识怎么这么的廉价,廉价到卑微地可以去买卖。的确,知识应该被转化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经济效益的转化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衡量知识的市场价值。但是,一味用经济作为标杆来衡量知识的做法却并不可取,在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同时,知识也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一个社会对待知识的社会价值的态度就直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能预见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走向。中国这个的古老的文明国度,能否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寻梦、逐梦进而实现筑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这个国家对待知识分子和知识的态度。

当今中国的意识形态上其实是很重视人才与知识的。然而,在市场经济尚未发展成熟的当下,一些不尊重人才和不尊重知识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在此,笔者总结了当下中国引发知识贬值的几种情态,供大家思考与指正:

其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学术重镇的现有管理体制机制僵化,学术浮躁之风和学术腐败之风盛行,科研人员受制于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之内,困顿于浮躁、腐败的学术研究环境之中,疲于应付,忙于谄媚,乐于逐利,厌于静心科研。

尤其是学术腐败的现象,就如同劣币驱逐良币一般,让那些真正在静心做学问的人寒心,让那些真正在搞科研的人没有心境去搞,学术腐败的环境甚至在拉这些专心科研的人下水,加入到学术腐败中去。低收益,高回报,买卖论文、书号、版面,换取职称、薪酬、岗位,肥了自己,毁了中国教育与知识的未来。再者,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日趋严重,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高低不是获取学术话语权的标准,职位才是,学术话语唯能够通过公关拿到项目的人马首,唯院长、校长是从。

其二,高等院校扩招本来是一个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好事,然而盲目不切实际师资力量的扩招,导致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上去了,质量却下去了。有人还美其名为社会正常发展的产物,不必紧张。然而,时下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的知识分子,却培养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随着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教师对学生关注的减少,大学生的科研学术能力直线下降,大学仿佛是专业知识辅导班或者是英语四六级培训班,学术性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大学生毕业论文的造假。甚至,有人直呼应该废除论文答辩毕业制度。笔者认为,论文答辩毕业制度的确不足以综合考量一个学生,大学应该增加考核内容和形式来检验毕业生。但是,作为考核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的论文制度万不可偏废,否则,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吗?

其三,社会对待知识的态度较为冷漠,甚至读书无用论的市场在进一步扩大。也有人说,是文凭贬值所以知识贬值的。笔者承认现在的文凭确实不如改革之初那么受到社会尊重,这也确实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表现。但是,每代人都有每代人自己的使命,上一代人在那样的基础上提升学历就是成功,而我们今人不能在良好的教育中进一步提升自己就是失败。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原因与情形,中国知识界在积病已久的情况下,发生了斯普林格集团(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全为中国作者的论文。而早在今年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集团就曾撤回41篇中国学者的论文。正如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所言,“撤稿事件给我国学术界的声誉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笔者不禁要问:谁能拯救中国的知识界?谁能拯救知识的贬值?

其实,这些知识领域的积病早就已经被很多学者反复提出。可悲的是,一直以来都没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至于为何未能改善以及如何改善笔者有几点浅显的看法:

第一,国家反复强调的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中既有国家没能宏观把握好教育积病的原因,也有被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对教育改革的阻挠。如何打击教育界知识界的既得利益者,是摆在国家面前的一大难题。因为,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知识领域走在国际的前列,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竞争内容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得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梦。

第二,社会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还不够好。同时,知识分子的待遇普遍不高,其上升通道也过于狭窄。社会必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国家也必须进一步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水平、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科研环境。

第三,高校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一天到晚想着改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校名,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与科研上。“打铁还要自身硬”,再好的广告效应都不如自身学术水平的提升,再好的品牌效应都不如自身为社会提供的良好社会效应实在。

每天只会说梦的国家永远只会生活在睡梦之中,每天只去谈梦的民族永远迎不来复兴之日。空谈误国,实干兴教。我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的科教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必须正视这个距离,努力缩小差距,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振兴我国科教事业,让知识分子受到应有的尊重,让知识受到应有的对待,只有这样,中国梦才不会那么的遥远。

 

(作者单位:武汉学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