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飞鱼:心中莫鬼何怕担责

火烧 2015-09-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不作为干部问责问题展开,指出财政资金沉淀、项目拖期、土地闲置等现象,强调督查机制与公开透明,呼吁干部担当作为,避免因私心而拖延项目。

  “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李克强总理在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会上,总理用“匪夷所思”形容督察组发现的一些不作为问题:“几大项:一个是资金,本来财政收支矛盾较大,有困难,结果一些地方和部六的财政资金大量沉淀;一个是土地,土地资源本来就紧缺,却大量闲置;还有项目,一些民生项目,资金、土地、审批都到位了,就是不开工。”根据汇报,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期、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不作为问题,截至8月底,分别收回中央和地方存量资金109亿和2966亿元,处置闲置土地31.25万亩。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仍然是一个非常缺钱的国家,为什么一些地方和部门财政资金会有大量沉淀?人们不禁要问:心里莫鬼,何怕花钱?

  曾几何时,因“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违纪违法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媒体也多有关注。应该说,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大多涉及改善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它既是社会急需,也是百姓急盼。为此,出于对工程建设的“百年大计”和对领导干部以及相关人员的“保护”,纪检、检察、审计等职能部门加大了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从项目规划、资金审计、人员管理乃至工程验收,都有一套较为齐全的规章制度和措施。难道让“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机制立起来,让一些部门和相关人员不习惯了?并以 “财政资金审计严格”、“紧箍咒”多了为由而宁愿拖着不上项目?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还有一些干部怕担风险、怕负责任,说到底是私心杂念在作祟。二是没有事业心、责任感、原则性,归结起来,就是有没有担当精神。三是害怕出错,不敢作为。

  为此,总理在会上强调:“要研究制定一个督查办法,做到层层督查,还要有对督查的督查。对于督查机制的设计,总理特别强调加强“公开性”。他说:“要把查出的问题和整改进展明确向社会公布,让老百姓来监督政策落实,让不作为的官员如坐针毡。”

  总理表示:“必须问责到人,打到痛处。不作为、不会作为的,就不要占这个位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