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式民主”简介
一、逐级推选。
这与当代西方民主直选不同,西方人民对总统候选人、议员候选人的了解,大都是通过媒体。谁控制媒体,谁就控制选举,维护的是“控制媒体者主权”。
由于人与人的天分、术业专攻不同,人与人的治国能力总是会存在差异。强中自有强中手,即使群体的治国水平很高,个体间也存在差距。人类在任何方面的个体能力,总是少数人高于大多数人。“选举”,要由选举者自己判断,判断需要相应能力。对于大多数选举者来说,选举基层管理者时,由于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而具备相对信息优势,能根据实际情况选举出相对优秀的少数;选举高层管理者时,大多数选举者相对信息优势丧失,又不具备相对能力优势,不可能选举出治国所需才德优秀的领导者。“直选”出的高级管理者,要么是“才能平平的老好人”,要么是“表演天才、治国庸才的狂徒”。直选的典型就是“高票直选通过的德国总统”——希特勒。
逐级推选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决策的客观性。
二、与生产生活直接联系。
以工厂生产为例:
1、普通工人推选班组长;
2、各班组长对自己班组负责,同时作为车间委员组成车间委员会。车间委员会对车间管理负责,并推选出厂委员及作为车间第一执行委员的车间主任。
3、厂委员组成厂委员会,对工产管理负责,并推选出更高级别的委员及作为厂第一执行委员的厂长。
(所有选举出来的组长们,只要认同《共产党宣言》,在管理工作上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履行个手续就是党员。 这一套就完全符合“党”的领导了。)
在这种与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的民主相比之下,西方的大选民主,更象是好玩选“超男”、“超女”。
三、事功制度。
以实际成果衡量人的才德,唯才是举。这是华夏民族的老传统。商朝时的商王全都是从基层干起的,甚至大都从劳工干起,绩效出众,才能升迁。
这个世界上,自称自己多能多能,多高多高的人,多着呢。行不行,是骡子是马,上去骝骝。治国用兵,要的是客观物质世界效果,吹,有个屁用!
四、“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简称“四大”,保证人民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在交流中提高。人类的宗教、哲学、科学、艺术,归根结底是思想。历史经验表明:任何集团垄断的思想教育,无论最初多么进步,多么文明,最后总是堕落成为该集团谋取私利的,压制他人思想的瞎忽悠。只有“四大”,使得所有人相互做学生,相互做先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保证地球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四大”还有许多不方便之处,例如,写大字报得找大纸写大子。又如,当面辩论有时候急了就动手打人。现在,互联网已为全球人类、全面的“四大”提供了技术保障。
五、定期批判会。
保证民意能得到具体落实。所谓具体落实,不一定就是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办,因为大多数人也可能错误。共产党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是“人民的意志高于一切”。批判会不是批斗会。群众可能一时难以理解政策的技术内容,但现实结果是可以评判的,因为人类社会的任何政策,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例如,坚持人民公社的农村,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家家都比附近的单干户生活条件好。只要不是白痴,都能明白这样是好的。假如不允许被管理者评判管理结果,那肯定有问题。
具体落实,就是相互沟通,至少立个军令状,免得管理者自己腐化无能,然后不认帐,要被管理者们为自己渎职而牺牲。
六 、政协制度。
有些思想家有真知卓见,但对蠢人们缺乏耐心,群众关系不好,或不喜欢按时坐班,或有稀奇古怪的嗜好,或者不认同《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目标:“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此等人,用之治国之才,不符主流标准;不用之治国之才,可惜。那就开个非主流渠道用之。
能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异端都包含在民主建设中,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有利“每个人的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