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用毛泽东思想化解矛盾维护首都公交和谐

火烧 2009-04-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通过公交场景展现尊老敬老与和谐乘车的重要性,结合毛泽东思想探讨如何化解矛盾,提升服务质量,强调乘客配合与监督,推动首都公交和谐发展。

我在649路、1路、4路、52路、312路公交车上看见车前上方的电子广告屏上不断地显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文明社会的风尚。请您在乘车中协助我们照顾好身边的老人。感谢您的支持和合作!”“本市实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待政策,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公交员工愿为老年朋友提供良好的服务。”“为了缓解车厢满载,保证老年人的乘车安全,建议老年朋友尽量避开早晚乘车高峰,谢谢您的支持!”“感谢您把公交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公交员工愿为您提供真诚的服务,请监督我们的服务工作。”“服务公众,方便出行,是公交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我们与您一道携手构建和谐的首都公交。”这一系列的表示说明北京市公交战线是多么重视服务质量啊!他们把“首都和谐公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也是广大乘客的共同期望。然而要实现和谐公交的目标确实不容易,因为这不是公交方面一厢情愿的事情,的确需要乘客的配合。因为乘客是复杂的,是有差别的,况且是流动的,有时间性的,个别人的个别行为给公交造成麻烦的现象是时常发生的,也是难以杜绝的。关于这方面,我在春节前参加第五分公司的路风监督员座谈会上已经表述了。现在,我想对我遇到的情形做个分析,探讨一下作为公交员工来说,应当怎么样对待“构建和谐的首都公交”的问题。  

   

 3月14日 日记  

今天不到12点,我从通州西门登上了322路公交车,人比较多,我往前面挤,想到车轮上边的覆盖上靠着,以免售票员动员青年人让座。我刚坐在右侧的覆盖上,就听见眼前的小伙子跟我后面的60多岁的妇女吵起来了。那青年说她挤他了。那老妇人就跟他争辩。俩人谁也不服谁,情绪越来越恶化。这时小伙子身旁的20多岁的姑娘也伸嘴了,帮腔对付 那老 太太。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尤其看见那小伙子还穿身公交司乘人员的棉服,觉得太过分了,便开口谴责他俩:“你们还有完没完了?”小伙子和姑娘都怒目看我。我接着说:“你们就这样尊老敬老啊?论年龄,她是你们的2倍还多,论人数,你们是她的2倍。你们不觉得是欺负人吗?车上人这么多能不挤吗?你俩也没有座,如果有座都应该让给她。就是她挤了你们,还值得这样吗?如果是你们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们也会这样吗?”姑娘不说话了。可那小伙子还是不服,嘟囔了一句:“这跟你没关!”我把“路风监督员”卡掏出来递给他,说:“我是路风监督员,正愁着再开座谈会时没啥说的呢。”那小伙子看完说:“你管不着我!”我把“路风监督员”卡收回来,说:“你说我管不着,那好!”我在掏数码相机。  

这工夫对面又有人说话在帮他俩:“不怕他,真多事!”我寻声望去,是两个也一样着装的青年,看样子他们是一伙的。我更气愤了:“好啊!你们都是公交系统的职工,你们还这样?不是提倡文明乘车吗?你们觉得你们文明吗?”我打开相机对准了起事的小伙子。那姑娘离我近,看得清清楚楚,忙改变口气,说:“大叔,我们错了。你别介!”我看她告饶了,便问那小伙子:“你们是那个分公司的?”那女青年说:“他不上班了!”我说:“不上班你们这样着装影响好吗?你俩可能是处朋友了(可能是一对恋人),你就这样支持他?你以为你有安全感了,可是他这样对待老年人,将来对你的父母,对你,就能好吗?”我右侧的男人劝阻我:“算了算了!”我看他也60来岁了,我就忍了,但是我还说了一句:“我是多事吗?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就该谴责!”开车的司机也发话了:“算了算了,少说一句吧!”我说:“不是多说少说的问题,应该有个是非观念!”我对司机的表态很有意见。他不谴责,我谴责他却不支持,反倒认为我说多了。考虑他在驾驶,我忍让了。显然,他是不赞成我批评他的同行的。  

车到北苑站了,这四个青年下车了。我望着他们得意的样子,再看看身边的乘客,看看司机,感到很无奈:车厢里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看法怎么就如此不相同呢?  

车上了京通高速路,我看中门的售票员没事了,我就对她说:“你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记下来,回去告诉小齐,我是她聘请的路风监督员,你就说我让你告诉她的。我姓陶,她知道的。我是尽责的。”隔一会儿,她走过来,跟我解释,又给我找座。我左边的正式座位上的人起立让座。我说“我坐在这就行了,你让她(指 那老 太太)坐吧!”那老妇人还谢谢我,坐下了。车速加快了,售票员还在问我:“你坐那行吗?”我回答:“没问题!”我心想,我还没老到被这样关心的程度!车到四惠下车时,那老妇人还对我说了“谢谢!”我明白,我今天仗义执言为她争口气,恐怕她一辈子忘不掉的。  

晚上写日记的时候,我想起来,小齐是在北苑车队的,她怎么会管到322路啊?后悔我不该那么说。但是,我想遇到机会,我要把今天车上见到的事情反映上去的。我不反映上去等于我失职的,失去一个路风监督员的分内责任。  

   

 3月15日 日记  

   昨晚10点就关机了。今天开机后就进来一条信息:“陶老师您好!我不在北苑了,调四惠来了,负责322路车队。希望你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您!齐文红”  

这条信息是昨天深夜发来的。我想真的巧了!我让那售票员转告小齐,小齐就已经去了。于是我拿起电话打了过去,把昨天的事情跟她说了。她忽然想起来,昨天确实有个售票员说有话对她说,不因为别的什么事岔过去了。听我说完,她说可能就是要说这件事。她说我反映的问题对他们很有帮助,她在今后的培训时能用上的(做个案例)。希望我跟她时常联系,继续支持她的工作。  

   

 3月21日 日记  

我有一位在观察、积累素材的采访对象,她是个普通劳动者,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她的品德高尚,勤劳朴实、愿意为国家做贡献,仍然在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了许多利人利国的好事。我认为她是新时代“时传祥式”的人物,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我想把她宣传出去,使她像李素丽那样成为北京环保战线的标兵。从我个人角度,我写了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楷模《郑培民》,再写个普通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就全面了。所以我跟她有约,一周至少通一次电话,把她的新发展新故事告诉我。一周过去了,她没来电话,今天是周六,我就给她打了电话。听语声情绪低落,我发觉她遇到了难题或困难,问她她怎么也不说。她越是这样我越发觉得问题严重,非催她说出来不可。我听她说时就气愤极了。待她说完我安慰了她,并表示要帮助她出这口气。我认为这不是一般性的乘客之间的纠葛和摩擦,这是故意的侵犯和伤害。肇事者不仅没受到谴责,竟然从售票员眼皮底下跳车窗逃逸了。我认为司乘人员不负责任,实属不作为。我希望她在现在的岗位上干下去。我怕她灰心不干了,那样我的跟踪采访就失去意义了。再说我又是五分公司聘请的路风监督员,我要尽到我的责任。一方面为受害者伸张正义,精神创伤得以抚慰;一方面帮助公交系统提高司乘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应对意外事故发生。于是我决定介入此事。  

   

3、20事件经过  

   

 3月20日 早晨6点多,我(苏敏)从茶家坟上了728路S40099号公交车,因为没有空座,我走到车厢后头手把着靠背站着。车到梆子井,自然上了一些人,但过道上也不怎么太挤的。有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来到我身后。行车中,我觉得身后被撞了一下,可是我并未在意,只是往前躲躲。想不到一句刺耳的骂声冲我来了:“操你妈你撞我!”我本能地回身问他:“谁撞你了?你个大男人怎么骂人呢?”那人却说:“就是你撞的,操你妈的!”对我的头部就打了两拳。我立刻耳鸣眼花昏倒了。等我的意识恢复过来时发觉一个青年拽我的胳臂喊:“你快起来!”我睁开眼看时,是那个男售票员在我跟前。这时也就是6点10分左右吧。这个人够狠毒的,打的是太阳穴。从小我妈妈就说过,打太阳穴能把人打死。有人拣起了个眼镜,我都不知道是我的。我被打懵了。我接过眼镜,已经不能戴了,损坏了。  

我是最反对骂人的,连我丈夫对儿子这样骂我都不容许。想不到我不仅被骂了,还被打昏了。我的父母都没打过我,我丈夫没碰我一个手指头;大清早却被一个陌生的男人狠狠的打了两拳,我实在委屈,女人的自尊没了,感到无地自容。那男售票员急切地叫我起来,不去谴责肇事者,难道我愿意把身子放在地上啊?我是很自重自洁的女人。我都不知道怎么倒下的。这时听见有人提醒“打110”,我想起找手机,可是浑身还在发抖,手也不好使了,自觉得迷糊恶心。我打开手机却看不清号码。我想吃兜子里带的“马丁灵”,跟那售票员要点儿水,他却说水都是3天的了,不能喝了。我只好吞了下去。我看打我的人不见了,我就强撑着往前去找。一个抱着柱子的中等个的中年男人说,车开到高碑店遇到红灯时,从前门的车窗跳下去一个人,穿的黑衣服,就是他了,已经逃走了。而这个车窗就在中门女售票员的眼皮底下,她却毫无表示。那男售票员这才问我“打110没?”坐在前面的一位老人气愤地质问他:“她都被打成那样她怎么打呀?你们怎么不打呢?”两个售票员一声不吭。车上的人在议论,都表示气愤和气不公。但也有人说:“人都跑了,快开车吧,别耽误咱们上班。”这时那个售票员张罗记我的手机号,但不是对我负责,而是为了车队领导过问时,以便让我给证明一下,他们的车在路上发生了打人事件,晚点是有原因的。对了,他还问我一句:“那个人你能认识吗?”我说我能认识。好像他们能给我找到似的。可是他们一直没打电话来。可能他们以为没事了!  

我的头部受到伤害,仍在阵阵作痛,更不能容忍的是耻辱,我遭到了侵犯不说还挨了打。我死的心都有了,当时真想下车钻到车轮底下结束生命,获得清净和干净。到单位,我勉强支撑着,回到家里还得应付丈夫的追问。因为我的心里总有个阴影,自然也就浮在脸上,他是能发觉得到的。我打定主意,对任何人我都不想说了,我想烂在肚里。  

后来因为 陶 老师始终在跟踪采访我,隔几天就打电话问我干得怎么样,工作顺利不?又有什么新收获?他听我的语声有问题,便一再抠问。我坚持说“没事的,挺好的”。可是我越不说,他就越觉得其中肯定有问题,到底惊动了他老人家,并主动要为我伸张正义。我怎么劝也劝不住他,后悔对他说了真情。他说我是法盲,一点法律意识也没有。其实,他们男人怎么能理解我呀?我等于受到了侮辱,说出去谁还瞧得起你?人都跑了,有啥用?  

以上,就是3月20日事件的全部经过。  

                                                 自述人:苏敏  

   

当晚,我把苏敏的口述以她第一人称打写了上述材料。之后得到了她的认可,并代理她出面跟相关单位交涉。这件事使我联想起另一件往事:  

   

 2008年5月6日 10点10分吧,我在小潞邑公交车站被649路车拒载。  

情况是这样的:我去华龙小区对面买两袋20斤装的苏坨面粉,用购物小车拖到往回来的小潞邑公交车站。因为体积不大,我就放在马路牙下面。大约等了近半小时,来一辆649路车。司机越过我停在前面,我落在车后头,忙绷起面粉转身上车,中间的车门就关上了,眼看车开走了。车上没人下,站上就我一个人。我估摸是司机故意把我扔下的。我很气愤,便想采取措施。不一会儿对面开来一辆649路车,我立即过去上了车。我说我不是乘车,是要说个情况。在你们从总站出来时,进站那辆车司机叫什么名字?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把被拒载的事情说了。他们答应把话转达给领导。我问他的姓氏,回答姓阎。之后我又回去等车。  

又过近半小时吧,开来一辆649路车,我上车后问女售票员,在你们这辆车前面发出那辆车的司机,你知道叫什么名吗?她摇头。我就对她又说了一遍,我让她回总站向领导反映。这位女售票员姓路。因为我在车上发现了个投诉电话,回家就打了过去,是一位姓 张的 女士接的。她耐心地听我讲完,说立即向领导汇报。下午5点多又一位女士打来电话,说是姓张的下班了,她姓郭,领导让她向我表示感谢,同时决定聘请我做路风监督员,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同意。她让我准备一张一寸免冠照片,交给649路车的任何一个售票员就能转到她手的。  

12日,我把照片交给640路车上的售票员,托他转交北苑总站的郭女士。  

14日,北苑车队齐文红打来电话,说路风监督员卡已经办好了,是去取,还是来人送。我说不用送,我安排时间去取。  

16日,我给齐文红打电话,正好她在值班,我就去了北苑车队,见到了齐文红。她热情地接待了我,说明了他们聘我的理由和想法,认为我会像他们预期那样兼顾这项业余工作,协助他们搞好公交路风的建设。我高兴地接过路风监督员卡,就接受了这项工作。她说,拒载的司机是刚聘的,素质确实不高,已经受到了批评教育,希望我原谅和理解。我这才知道,我认为的国营的公交车系统工作人员也不完全是正式的在编职工。这个队伍的成员也是复杂的,有待培养和教育的,否则不能适应北京迎奥运的需要。  

   

2008、5、6的拒载,2009、3、14三个公交员工(还有个女朋友)在322路公交车上与老年人的口角,再到2009、3、20的女乘客被毒打,公交员工的表现是否令人满意?“感谢您把公交车作为代步工具”,“公交员工愿为您提供真诚的服务”。可是649路这个司机却把乘客,而且是老年乘客扔下不管了,这是“感谢”吗?“提供”的是什么?“真诚”在哪里?至于 3月14日 的口角事件是我开口批评了,不然的话说,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车上的电子显示屏上还不断地显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请您在乘车中协助我们照顾好身边的老年人”。而这三个公交员工尽管不在班上,可也是乘客吧,怎么连一般的乘客都不如?  

至于“3、20事件”虽然跟司乘人员无关,但是我们的公交员工是怎么做的呀?一不制止,二不谴责,三不报警,四让肇事者得以逃之夭夭。在这样的公交车上受到侵犯受到伤害,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怎么能让人敢“把公交车作为代步工具”呀?坐火车,坐飞机都有人身保险的,公交车有没有人身保险?就算是没有规定,肇事者逃逸了,而且是在售票员眼皮底下跳车窗逃掉的,司乘人员有没有责任?受害者头部被打昏到在地,是售票员拽她叫她“快起来!”售票员就是目击人,乘客是流动的,售票员是固定的。  

 3月22日 是周一,下午我就找到北京公交总公司,服务处薛科长接待的,听我讲述后说一定认真对待。当晚6点多我就接到728路所在的双层分公司王经理打来电话,约我见面。我答应23日下午2:30 到728路终点站与她相见。我没想到他们动作这么快。  

 3月23日 ,王经理和果队长,还有小夏和小张,听了我的叙述,态度很好。但要跟当事人见面再听听本人的说法。本人又不想见面了。对此,我又觉得恐怕是对我的代言不完全相信,才执意要见本人。我认为在未拿出解决方案前没必要与受害人见面。我是受害人的代理人,我的表述是代表受害人的。是的,我没在现场,我若在现场决不会让肇事者逃逸。不相信我的话就是不相信受害人的话。受害人不愿意重温痛苦不想对无关的任何人再说了,有我代表就够了。又过了几天,我自然要追问的。  

 3月27日 9:23时发来的一条信息:“ 陶 老师您好,我是小薛。我已接到双层分公司的回复,因 宋 女士不想再追究此事,我们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见。您是 宋 女士的委托人,如您对此事还有别的意见或建议,可先跟 宋 女士达成共识,再找双层分公司解决,我已跟双层分公司说好,如需要他们会继续协调解决。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帮助,欢迎您继续监督我们的工作。”  

双层公司怎么能说当事人不想追究了?我在跟他们交涉时不仅仅是当事人的代言人,同时一再说明我还是路风监督员,我是支持公交工作的,尽快把受害人的头部创伤和心灵创伤解决了,个人得以安慰,公司得到教训。可是,事情没有进展还不说,又把球踢回来了。我对王经理失去信任了,认为双层分公司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我原来对他们的判断是错的。  

但是这天是周五,只好等周一再说了。  

 3月28日 ,我从374路车上电子显示屏上又看见了一条文字:“北京城市公交电汽车行业正在争创首都文明行业,敬请广大乘客给予关心和支持!监督电话:96166。”在显示第二遍时结尾是“24小时热线电话: 96166” 。我要问:“给予关心和支持”是什么意思?我这样是不是“关心和支持”?抛开受害人不说了,活该她无能,她倒霉。就是我向你们公交方面反映情况也该有个处理意见、处理结果,也该有个反馈吧?我真不明白,广告词说得那么诚恳那么热切,怎么有人找上门来,不,是送上门来的“关心和支持”,怎么就是这个样子了?我不免要问:你们聘请的“路风监督员”是装点门面的,是虚设的,还是真的让他发挥作用的?“路风监督”是监督乘客呀,还是监督司乘人员,或者说包不包括司乘人员?  

周一下午我又赶到总公司见了小薛,把话说开,商量了解决问题的设想由我陪着当事人,和双层分公司、车队的领导坐在一起,让受害人的心灵创伤得到抚慰。于是我们约定4月1日下午6点在728路终点站双方见面。  

 4月1日 下午6点,我准时赶到728路终点站,小苏已经等我20多分钟了。只能提前不能迟到是她上班信守的自律,这次也不例外。728路车队的果队长迎出来,把我俩引进车队的办公室,分公司的王经理(女)、车队的另一位果队长、小夏(女)、小张(女)和小车司机小张都在,可见分公司和车队的重视程度,我觉得诚意又回来了。我把小苏介绍给他们。王经理很热情也很客气地与小苏握手让座。但小苏仍然拘谨、郁闷地坐在那里。  

王经理已经感觉并理解了当事人的痛苦和委屈,就开口说,咱们不再说事情的经过了。这件事既然发生在我们的车上,我们是有责任的,我们的售票员工作不到位,你在车上受到侵害和伤害,我们向你赔礼道歉!你看你还有什么想法和要求?  

小苏说到现在头还在时时阵痛,一想起这个遭遇心脏就发慌、发颤,希望带她去医院检查检查。王经理觉得为难了。小苏脸色突变,情绪低落,要求出去缓和缓和。她从兜子里掏出两张纸交给我。小张陪她出去了。我看后觉得虽然是给我的感谢信,但是里面包括了对公交公司领导的。我就读给大家听了。从逻辑不算周严的表述看,她不是得理不让人的,也不是得寸进尺的人,就是感到委屈,觉得自己窝囊,陷在内心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于是我们共同议论着,想办法解开她的心结,就是把她的心病医治了,也许头痛和心颤就好转了。当我们拿出个认为比较妥切的办法后,把她找回来。我首先让她感觉到分公司和车队的领导对她的关心和爱护。我竭力说明公交车和公共卫生间都是面向公众的服务窗口,服务对象不固定,情况复杂难以应对,意想不到的现象是无法估计到的。因为我知道,这样说能引起她的共鸣。  

王经理看她能坐得住听得进了,也接着说很理解她此刻的心情。彼此的工作虽然不同却有相同的共性,都是在为人民服务。因为我已经跟王经理介绍了,她到现在还在读毛主席著作,还在用“老三篇”指导自己的言和行。王经理的这句话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打开了她的心扉。陪她出去的小张也说,她俩在外面谈得挺好,大姐是个很好的人。于是,小苏说:“我说件事吧!”大家自然欢迎了。  

小苏说有一年为祭奠故去的老妈,跟丈夫一起给老妈烧纸钱时捡到个钱包,里面有3000元现金,还有银行卡和学生证、身份证。她给儿子打电话让儿子跟失主的家长联系上了,使这个家在沈阳的大学生免受损失。这件事我也头一次听她说。可能是她认为不是发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没有对我说的必要吧。其实她在工作期间类似的事例还有多次,有的是钱包,有的是相机,她都交给失主或单位了。这就更加得到在座的各位的好评。我看她的情绪好些了,我也看到她在谈及这些时的成就感,就顺势把我对她的看法和我已经掌握的事迹又罗列出一些,王经理发现了她价值,觉得他们的职工队伍中个别人所缺少的正是小苏所具备的,应该请她去给司乘人员上堂课。我很赞赏王经理的想法,小苏除了她的个人品质好外,能使她不计较工资高低、路途远近,安心于卫生间这个岗位4年多,就是因为她还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她还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像张思德那样踏踏实实为人民,像白求恩那样“极端地负责任”,像时传祥那样不怕脏不怕别人瞧不起,像雷锋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她要像毛主席教导的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在人人都在为赚大钱发大财而挖空心思的今天,还能有人坚守,甚至死抱着这“五种人”的标准做人,是多么可贵可佩呀!而仍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首都公交系统的员工们不也是应该效仿的吗!王经理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当即表示跟小苏处朋友处姐妹,并建议两位车队长聘请小苏做728路路风监督员。两位果队长也立即表态欢迎,希望小苏监督、支持他们的工作。二位队长给小苏留下了电话号,有情况,有意见和建议随时打电话给他们。王经理看了我写的《情况反映》中涉及的三个事件,认为可以作为他们司乘人员培训的案例。他们分公司有3000多名司乘人员,这么大个队伍也真需要个好头行人带的。她说他们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开头就是“以人为本”,我认为她抓到点子上了。  

在一片友好的气氛的感染下,小苏终于有了笑容。我也松了一口气,因为我是路风监督员,既要为当事人伸张正义,又不损害公交公司的形象和利益,在两难的情况下,不自觉地启发他们运用了毛泽东思想把受害人的心结解开了,把乘客和公交车的矛盾化解了,最终还成了朋友,成了合作者,说大了点儿,不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胜利吗!过去有首歌中唱道:“毛泽东思想是革命的宝”,掌握了这个法宝就一切问题都好办了。大到战胜困难战胜敌人,小到化解矛盾改善人际关系,都是十分有效的。  

3、20事件在无法找到肇事者的的情况下,公交方面把责任承担过去给受害人比较满意的答复,圆满地解决了,可以说皆大欢喜。分手前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成了一家人。  

   

陶 冶

2009年4月2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