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果:“昆明版义乌”莫成“橘南枳北”
据了解,云南中豪的实际控制人刘卫高,曾经在江苏宿迁拿了3000亩土地,兴建了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在宿迁尝到“甜头”的刘卫高,又追随从宿迁升迁到昆明的官员,试图再次“复制”宿迁的成功。“刘卫高的商业模式是依靠银行贷款和商户租金滚动发展,一旦滚动不起来,留下的可是个烂摊子,所有的投资人都要买单”,业内人士不无担忧。
在新螺蛳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刘卫高“宿迁中豪”的加强版——云南中豪,不但使滇池东岸大部分村庄、良田、绿地、珍稀苗木损毁,甚至发动了号称1500人参与,有推土机、铲车等大型机械助阵,更有相关政府执法人员保驾的“小型战争”,将隶属于浙商戴志云的官渡绿化公司200多亩苗木彻底摧毁!
让人困惑的是,曾有昆明高官表示“要在3年内把昆明建成东方的‘日内瓦’,让猴子从春城的东三环爬树上去,绕城几圈以后,再从西三环跳下来乘凉!”,如今,大批绿地、林木了,“猴子还能不能上树”成了疑问,从“东三没环到西三环”绕城恐怕也成了梦想。
不签任何协议,就无坚不摧,所到之处“几近寸草不生”的刘卫高(业内人士语),也有“犯堵”的地方:一是,望着五个村庄有四个成为了瓦砾,剩下一个宏仁村却不屈不饶,始终不肯就范;二是,暴利驱使之下,强行拆除并损毁了戴志云的200多亩珍稀苗木后,在戴同样不屈不饶的维权抗争中,刘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了“吴越多雪耻男儿”的祖训!
当然,最大的争议还是放弃“复制日内瓦”而选择“义乌”上,从常识来看,如果说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城市宿迁,还有“世界工厂”的重要分支——苏南支撑着,距离真正的义乌也不远,有些许“冲动”尚可理解!没有“前厂后店”支撑的昆明,怎么可能复制义乌?阿拉伯富商难道放着海、空便捷的义乌不去,非要绕到昆明不成?
即使我们请教了一些主流经济学家,还是没找到被十万大山环抱的昆明“复制”的支撑在哪里!姑且不论“宿迁义乌”早已云者寥寥了!相反,无论怎么端详,曾经小溪潺潺、绿荫环抱的春城似乎都和“日内瓦”沾边。
遗憾的是,随着暴利和暴力向纵深拓展,这早已不再是最大的质疑。“刘卫高的商业模式是依靠银行贷款和商户租金滚动发展,一旦滚动不起来,留下的可是个烂摊子,所有的投资人都要买单”(业内质疑)。谁来为最终出现的危局买单,乃至担责?成为了春城,乃至云南各界最大的心病。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中办、国办近日以转发文件的方式,再次重申了中央的立场“把违法违规强制拆迁作为一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触碰的红线,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暴利之下的野蛮强拆不得人心,毁林、毁地这种危及千秋大业的肆意胡为不但遭国人唾弃,也必将从制度层面予以遏制,这是毋庸置疑的结论!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那些以所谓招商引资云云云,等等等,进行着所谓产业升级的地方官员们,应该更多将发展地方经济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那些罔顾“实情”的“赶超”举措,最终带来的可能只有“不合时宜”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甚至因此徒留“橘南枳北”的笑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