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为何吃着大块肉骂娘
上了互联网,到处牢骚满腹话:穷人怀念毛泽东,富人鄙视共产党;好人恨当二八五,坏人不想搞和谐;贵人埋怨马列毛,贱人憎恨财神爷;文人挥笔求变革,军人抱怨待遇少……其中原因,缺吃少穿了吗?非也。我国早已宣布解决温饱问题了。事实上,现在最穷的人,也不至于无食充饥、衣不遮体。我在想,国人到底怎么了?
毛泽东时代盛行的观点:“物质财富至上,不能带来幸福”,何等正确啊。这使我想到了心理学中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其观点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存、自尊、安全、归属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并依次按低级到高级上升。我明白了,现在国人之所以怨声载道,是因为仅仅主要满足了生存的需要,也就是说仅仅娶妻生子和吃饱穿暖等原始的生存需要还不够,还要有其它方面的满足。而其它方面的需要,都是精神层面的,比生存需要更高级。难怪毛主席总是强调精神。改革开放后,有人批判这是唯心主义。其实是不了解人的客观需求属性,与物质决定精神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两个概念。
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条件极其艰苦,靠的就是这些精神力量。因为,共产党的队伍从管理到追求,正是满足了革命者这些精神需要。从自尊上讲,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相互关心,贵贱不分,人格平等,把人真正当作人看。从安全上讲,患难与共,相互依存,没有剥削和压迫,除了家庭,没有比在这样的队伍里更安全祥和的环境了。从归属性上讲,党和军队健康向上,组织严密,管理有序,教育到位,让人愿意身在其中并为之献身。从自我实现上讲,无产阶级革命者,把解放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人民和子孙后代造福,作为崇高理想和追求,心灵充实。在改革开放前,除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瞎指挥等问题外,全国上下虽然较穷,但从精神层面也大量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和风气,所以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并不低。
反观现在,应当肯定经济发展了,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了,政治上也正在不断进步。但是,贵贱分明,贫富悬殊,不少人在有权势和财富的人面前卑躬屈膝、忍辱求生,人格尊严荡然无存;担心吃的,担心住的,担心工作,担心生病,担心治安,时时处处如履薄冰;谁也不能保证有可靠的组织和单位,不是维护组织和单位利益,只是极尽全力、忍气吞声为了个人和家庭生存,许多还孤身闯荡江湖,不择手段求生;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理想信念动摇,求神拜物,自欺欺人。如此等等,自尊、安全、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何从谈起。
我做这些分析,到不是对现实一切不满,总体发展趋势还是好的。建设时期也不能完全与战争年代相比。没竞争没有动力,有竞争就有优生劣汰,就夹杂投机取巧。但是,我们也要从人的全面需求出发,从中吸取经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所以被革命导师研究认为是美好的社会,主要是不仅仅满足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而最终追求的是成为精神上的自由人。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常人都能明白的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对创造物质财富的促进作用,关键是看到了其中对人性的摧残。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改革不是多么了不起,而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优势结合好,才是伟大的创举!
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153829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