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的杀气到胡锦涛的硬气
共和国反腐:从毛泽东的杀气到胡锦涛的硬气
2009年09月17日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13795/10073520.html
一
毛泽东对于共产党执政后可能出现腐败问题,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这不仅表现在他是抱着“赶考”心理进京的,到了北京以后,在大会小会上经常提醒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注意做到“两个务必”,而且他自己一直是身体力行,进京后二十多年,没有沾上一星半点的贪腐之气(这一点甚至是他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甚至是至今仍然对他怨气很重的人也不得不承认)。
但是令毛泽东同志意想不到的是,共产党执政后不久,党内的一些同志就在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面前倒了下来,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居功甚高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1951年11月,共和国建立仅仅二年多,刘青山和张子善特大贪污腐败案就被人揭发了。
1951年11月29日,华北局向毛泽东、党中央报告了天津地委严重贪污浪费的情况。11月30日,毛泽东在为转发这一报告的批语中指出:“……这件事给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提出了警告,必须严重的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
刘青山张子善的下场,历史有详细记载,这里不作赘述。老百姓后来说,毛主席砍了两颗人头,换来了中国官场20多年的安宁。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在毛主席那个时代,那些有贪污腐败念头的人,时时感觉到毛泽东同志对待贪污腐败分子那股凜厉的杀气。
可见,对于贪污腐败分子,毛泽东采取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从肉体上消灭,取杀一儆百之效。
这么说,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依据就是毛泽东自己在杀了刘张之后说的那句影响深远的话: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
二
还有个事实依据,也是在建国初期。1950年3月5日,毛泽东在吃饭时无意中听到卫士李银桥的妻子韩桂馨无意中说起一位领导干部在香山找了一处幽静的山坡,在给机关施工时顺便也为自己盖了一幢二层小楼。
第二天下午,他和周恩来、聂荣臻同志找来了那位领导干部。对些那位不争气的领导干部,毛泽东是怒不可遏。以下是李银桥的回忆:
毛泽东双手叉着腰站在那里上上下下打量着那个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气,大吼道:“你的派头真不小呢!我看你和过去的帝王将相差不多了!”那位领导干部吓得头上直冒冷汗,垂着头不敢正视毛泽东。毛泽东背着手在房间里大步地来回走着,突然又向那人劈头喝问:“你这么干,还配当共产党的干部吗?老百姓要戳着我们脊梁骨骂呢!我早讲过进城以后不要学做李自成,你为什么装傻?”
那人低着头胆战心惊地说:“主席,我错了......”
“你错了?当初盖房子不晓得错?”毛泽东越说越气,“我看你是明知故犯,仗着手中有点权,有意拆我们的台......”
毛泽东点燃了一支烟,狠吸一口。周恩来和聂荣臻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面面相觑,谁也不便多讲一句话。
突然,毛泽东将仅吸了两口的烟使劲儿地掐灭,大手一挥,厉声喝道:“拉出去枪毙!”
李银桥一听吓了一大跳,周恩来和聂荣臻也被惊得从沙发上站起来。那人更是被吓得软了身子,摇摇晃晃地险些瘫倒了......
毛泽东又连说两句:“拉出去,拉出去毙了。”
之所以大段引用李银桥的回忆,是觉得没有其他文章更能形容毛泽东同志对贪污腐败分子的痛恨,以及那一股令人胆寒的杀气。
应该说,建国初期,党内的干部沾染坏习气的人还不多,大部分同志觉悟高,所以,毛泽东的杀气,让绝大部分党员干部都能够做到洁身自爱,在个人的私生活方面尤其是廉洁自律方面,老百姓确实很少有可以指责的。尤其是文革之前的领导干部。
三
腐败现象不是哪个历史阶段所特有的。毛泽东时代有,改革开放时代也有。
客观地讲,现在的腐败情况,要比毛泽东时代严重得多。今天的反腐败形势,自然也不是毛泽东时代可以比了。从这些年来查处的案件可以看到,腐败已经蔓延到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但是,我们从中央的果断行动中,又很清楚地可以看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败的决心更坚定、手段也更硬了。
今天的反腐败,或者胡温新政后的反腐败,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这个“硬”字。十六大以来的反腐败,体现出了胡锦涛同志的硬气。这从不同层面都可以看得出来。
这硬气首先表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腐败问题不讳疾忌医,并已经真正向腐败宣战。曾经关注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反腐败斗争的人一定还记得,当时人们对于反腐败斗争批得最多的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拍苍蝇、不打老虎”,但是到十六大以后,尤其是这几年,这样的评价很少听到了,或者说基本上听不到了。原因是什么?
这是因为胡锦涛领导的反腐败,是真的反腐败。对于腐败分子,不管你是多高级别的领导如陈良宇,不管你是在什么特殊部门如省纪委书记王华元省委组织部长徐国健,该拿下就一律拿下,毫不手软。现在还有谁会说只打苍蝇?
很多人对于今天的贪官杀得太少,觉得有些不满意。不少人就怀念毛主席,说他老人家下手狠,所以震住了所有人。但时代不同了。其实这些年杀还是杀了一些的,而且有一些比刘张级别更高,如成克杰是原国家级领导人,胡长清郑筱萸王怀忠是省部级高官,都成了刀下之鬼。但是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仅仅凭砍几颗人头,对于今天潜在的贪官们来说,也已经没有多少震慑作用了。更何况,慎用死刑是一种世界潮流,我们建设文明民主法制的现代化国家,总不能靠一个“杀”字治国的。
真正有效的,我觉得还是胡锦涛同志反腐败所采取的策略。一方面是预防,尽量减少好官变坏官的概率;另一方面是惩处,露头就打,发现就抓,无论是什么背景什么级别什么领域,一视同仁地对其保持高压态势。
这几天,十七届四中全会正在召开,媒体和民间都特别关注全会关于反腐败会有什么新举措,我也觉得很值得期待。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形容党与腐败是水火不相容,六十年的经验教训也清楚表明腐败问题不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始终不稳。无论从胡锦涛反腐败的特征看,还是党的反腐败斗争的需要看,这次全会关于反腐败斗争的部署,我相信都能够体现出胡锦涛的硬气来。
这种反腐败的硬气,从本质上讲,与毛泽东的杀气是一脉相承的,也可以说是对六十年前毛泽东同志进京时的忧虑的一种积极的回答。
由毛泽东的杀气到胡锦涛的硬气,反腐败斗争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实质未改,就是对党自身肌体的一种与时俱进的自我救治。今天,我们的党不再回避这个问题。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