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读《全球能源互联网》(一)
能源领域的一场革命
--- 读《全球能源互联网》(一)
河南信阳 重望 2015.10.15.
2015年1月《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在中国电力出版社一出版,就受到国内外能源工作者的特别关注。这本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先生署名的著作,是继《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两书后,又一部能源系统的力作,它凝聚了作者和国家电网公司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电力系统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工程实践经验。
著作以全球的广阔视角,介绍了全球能源发展的现状,以大国责任感指明了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替代”,即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的战略思想,并概括成全球能源观的新理念。从影响能源供需的主要因素的角度,阐述了全球电力流的发展趋势,具体论述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技术原则和引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提高的重要作用。
这些理论的提出,无疑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互联网--以特高压线路互联的全球大电网,到用户的变压器台区--以智能微电网为主要形式的电力网“细胞”,把中国电力系统多年实践和学习中积累的创新理论提高普及到全球范围,树立起世界能源发展史从化石能源阶段发展到清洁能源阶段的重要里程碑,它预示了一场人类新的不平凡的能源革命正在酝酿发生,对统一全球能源系统的发展共识,积累能源系统发展的经验,明确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构想起到了指导作用。著作的出版是对能源生产力发展的清醒认识和及早进行技术储备的召唤。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之一。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集中力量在建设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方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经验相结合,在设备研制,电网发展,智能化水平提高,信息化能力完善等方面都取得惊人的进展,一批重大工程完工,一批先进科技成果涌现,一批科技人才竟出。一个以干部,科技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的创新队伍,一个以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相结合的创新体制正在形成和发展,一个激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政策机制和社会环境正在形成,以创新为荣,服务群众的企业文化大大弘扬。
我国能源资源储藏相对贫乏,而能源的利用效率又相对落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需要充足的能源资源和清洁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相结合的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在开采化石能源上取得前无古人的进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精心组织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以李四光为代表的地质科学工作者积极研发,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千万石油工人团结奋战,以共产党人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在我们祖国建国十周年的大庆之时,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凯歌。
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的开采,化石能源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同时物极必反,人类过度利用化石能源的弱点也暴露无遗:由于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CO2,致使全球温度上升,气候异常,雾霾频出,冰川熔化,海平面升高。。。。。威胁到人类的生态平衡。而大自然每时每刻无偿地奉献给我们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并没有充分利用,有的已白白耗散多年。而由废热,废气,垃圾等废物经过处理,循环利用,还可以变废为宝。为什么我们要把埋藏在地下,祖先留给我们的资源吃光用尽,而不留给我们的子孙?为什么我们在无法解决化石能源利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时,而不像封存古代文物一样,留给后代去解决?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同时我们在争取外援的时候,又遇到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阻拦。它们极力维护西方资产阶级的丛林法则,用以军事和金融扩张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攫取能源生产和贸易中的剩余价值,维持着以剥削和压迫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的能源体系,空手套白狼式的全球能源治理机制。竭力剥夺了我们在能源交易中的话语权,制定一套垄断能源资源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的不合理的制度。它们还在我国周围布置多层C型军事包围圈,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企图离间我与邻国关系,断绝我国的能源外援通道,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
它们的恶劣行径,逼得我们不得不开拓“一带一路”。而“全球能源互联网”正是实现“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国冲破阻力,取得发展所需的能源,对于建立新型全球治理秩序有着重大的意义。无怪乎在最近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言,把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作为国家创议公布。
实际上,能源是发展的动力,是建设文明的首要条件。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把共产主义说成是“苏维埃+电气化”,我国人民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都以电力工业为经济建设的“先行官”。建立和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遵循了全球能源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了全球能源发展的自然趋势,必将推动全球能源安全,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个由中国人首先提出的解决方案,说它是“全球发展中国家和劳动人民的福音”,绝不是夸大其词!
由此看来,这场能源革命既必要又可能,符合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必然要发生,它果然就发生了。我们要敏锐地捕捉到这场能源革命的先兆,适时做好电网人自已应该做的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