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大型策划重走民族抗日救亡路 西安八办—延安

火烧 2009-04-01 00:00:00 历史视野 1039
重走民族抗日救亡路,从西安八办至延安,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爱国精神。活动结合徒步、自驾等形式,旨在弘扬抗战历史,推动红色旅游发展,激发当代青年爱国热情。

大型策划重走民族抗日救亡路 西安八办—延安  

缘起:陕西不仅是文化资源大省,同时也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如今红色文化旅游兴起,中央电视台重走了长征路,西南联大学生重走了西南联大路,我们为何不能充分发挥我省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更多的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路线呢?  

如果把延安看做抗日救亡运动的指挥中心——大脑;那么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就相当于抗日救亡运动的心脏,连接大脑和心脏之间的大动脉就是八办到延安的这条路。多少爱国青年,多少国际友人,多少救援物资就是沿着这条大动脉,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关卡,源源不断的流向了延安,西安办事处既肩负着招收和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的任务,又担负着将延安的干部转送到全国各地的任务。仅据一九三八年五月至八月的统计,办事处为延安输送的青年就有二千二百八十八人,直到抗日战争民族救亡的最后胜利国内解放战争的爆发。期间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多少英雄的壮举,其中又有多少艰难和曲折,值得我们去探寻重温,以便我们继承爱国传统,重温崇高的理想,找准我们今天的爱国之路。  

主办单位: 西安八路军办事处  

         西安户外运动协会(开拓者野营登山俱乐部)  

支持: 陕西省委宣传部  

沿途各县县委宣传部  

咸阳红色窑洞  

毛泽东敬览馆  

陕西毛泽东书法研究会  

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  

长安文化研究会  

陕西红色文化产业促进会  

媒体支持:西安晚报 华商报  

古城热线 华商网 乌有之乡 红色旅游网  

活动形式:徒步 自驾 自行车骑行  

活动时间:八月份 建军节八办活动开幕启程  

参与对象:国内外徒步爱好者,红色文化感兴趣者,爱国青年,大中小学生工人农民不限制。  

举办宗旨:打响陕西的红色文化资源,开辟经典的红色文化旅游路线,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让八路军办事处的红色文化资源动起来,让当代青年接受爱国传统教育,进行灵魂的洗礼。  

活动分工:八办和省委宣传部门负责资料的搜集整理,宣传版的制作,准备在沿途县城 市区 乡镇展出相关资料图片。  

户外协会负责组织报名工作,赞助冠名单位的联络,装备后勤保障等。  

开拓者野营登山俱乐部负责具体的线路勘测策划设计,行程安排。  

尽快成立各方参与的,活动领导小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举办新闻发布会。为国庆60周年献上一份独特的礼物。  

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能否得到政府地支持我不敢保证,我也不准备完全依靠,哪怕到最后只有三两个人,哪怕到最后就只有我自己,我也要坚持走完这条路。我不想把这个很好的想法埋没掉。所以对此有兴趣的可以直接和我联系,因为这个大型活动,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办理下去是个未知数,我们不想用这个活动挣钱,具体的进程我会逐日公布,欢迎社会有志青年积极参与。  

网路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只要愿意参加参与这项有益的事情,网友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做到。现在好多部门的办事能力和效率我是深有感触的,自力更生是个原则,不等不靠不要,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办好。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也欢迎大家提意见,争取办的好一点。QQ:523729774  国魂毛泽东群号:21903084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hunmaozedong 
邮箱: guohun1234@ sina.com  

我任站长的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网站  

http://www.yiletaiji.com/  

陈永利  

2009年4月1日13:54:38  

   

崇高的理想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寇的铁蹄践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日寇的军刀无情的屠杀着中华儿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那一个热血的中国人不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担忧,不甘坐以待毙,不甘当亡国奴,他们在迷途中徘徊,在无尽的黑夜中期盼,希望有一盏指路的明灯,引航的灯塔,实现他们抗日救国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广大的中国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立即成了热血青年向往的圣地,她像磁石般吸引召唤着全国的和国际上有志之士,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为了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实现他们抗日救国的崇高理想,源源不断地从祖国各地跨过千山万水,来到作为延安南大门的西安七贤庄,他们的人生由此发生了转折,七贤庄成为他们踏上革命征途的起点。
     在这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陈慕华、宋平、华君武、贺敬之、魏巍、丁玲、石鲁走过……
     在这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张露萍、杨汉秀、白求恩、柯棣华永生……
     在无数奔赴延安及前线的热血青年用年轻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实现崇高理想的壮丽凯歌!
     抗日救国的共同理想,把进步青年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他们志愿聚合在一起,成立救护队,精心护理从前线运到西安的八路军伤病员,并把群众募捐的各类物品及时送到西安八办,当他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拯救中华民族的真正力量时,他们决定:到延安去!到前线去!
     罗锦文——自愿放弃“金饭碗”,来到七贤庄主动请缨,他说:“去延安,这是潮流,我们十分向往。每当想到自己是一名医生,在前沿阵地上抢救伤员,那要减少多少损失呀!能为八路军服务,这是我们的最大心愿。”肺腑之言,使“西办”处长伍云甫激动不已,“前线需要你们,八路军盼着你们,我马上同八路军总部联系”。三天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回电:“如不怨苦可前来,十二分的欢迎。”当罗锦文看到电文时坚定地表示:我们宁肯战死疆场不当逃兵,不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决不回家。
     1937年11月的一天 ,呼啸的北风为他们奏乐,漫天的飞雪为他们壮行,救护队全体队员在”西办“的护送下走向实现理想的征途。在前线,罗锦文担任了八路军一二0师战地医院的外科主任,面对前线成批成批的伤员,罗锦文心急如焚,不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哪里有枪声,哪里有伤兵,他就在哪里出现,他经常冒着敌人的炮火为伤病员做手术,被战火烧焦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在艰苦的环境下他还经常和其他队员通信,互相勉励。由于夜以继日的工作,罗锦文终于积劳成疾,高烧40度,同志们劝他休息,他坚持不肯,最后昏倒在手术台边,经抢救无效,于1939年10月12日以身殉职,当时年仅25岁,他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实现了他人生崇高的理想和追求。 
    
     建国六十周年就要到了,广大爱国青年的理想始终和祖国的利益、民族的前途紧紧相连,时刻准备用生命奏响了一曲壮丽的实现崇高理想的不朽乐章!
     面对前辈,面对未来,让我们重走爱国青年的救亡之路,让我们每一个青年都把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当作自己的理想,在这条理想之路上奋勇前进,寻找和实现当代青年的崇高理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