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天下虽安,不能忘战!

火烧 2010-03-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9
文章通过李煜诗词与二战中美苏参战经历,反思和平年代的麻痹思想,警示国人勿忘战争教训,激发爱国精神。

大凡学过历史的人们还记得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帝吗?
如果你不认识那个皇帝,你可知道“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这样的诗句吗?


如果你再不晓得,你总熟悉这样的词句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关于那个李煜和他的遭遇故事,不妨国人可以在闲暇之际自己去翻阅一下。


二战期间,在面对法西斯疯狂之进攻时,美苏是怎么参战的?美苏在没有遭到德国和日本的闪击之前,他们的心态都是处于一种什么境界?


前苏联以为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之条约,就像得到了一个保护神一样,当时的前苏联人民还一度沉浸在祥和平安的喜悦之中,甚至有人感觉GC主义,已经是提前来到了他们的那个伟大的无与伦比的SH主义国家,军队是马放南山、各个是刀枪入库,其结果就是那种无忧忘患的大国麻痹,导致了前苏联人民遭到法西斯的沉重打击。


前苏联的悲剧远大于美国当时的损失,他的国力空前遭到了摧残和毁坏,而美国呢?不过就是损失了一个军港和几艘的军舰而已,美国的军工和国力生命是完好无损的。
但是美国又是怎么遭到日本法西斯的打击的呢?


那也是当时美国人民的堕落思想所造成的,当时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到处屠杀的时候,美国人民远隔万里大洋,躺在充满阳光与和平的世界里,把残酷的战争早抛到九霄云外了,到处都是弥漫着厌战的情绪,是祸是福也只有罗斯福一个人最清楚法西斯们是决不会放过美国的,但他已经唤不醒了他的昏睡的国民,只能忍痛让日本的空中铁蹄踏在珍珠港上,只有让美国人民彻底地感觉到透心的疼痛,才有激起他们站出来与法西斯搏斗的力量。


历史虽已经过去了,但你以为它走的很遥远吗?
我们就今天的这般模样,一个个躺在酒坛里和女人怀里的阔佬们,比起那时的前苏联与美国民众又有何之区别?


难怪戴旭先生身感无限的孤独,总有岳飞“弦断有谁听”的慨叹,但我想对戴将军说:
将军在世不孤独,
天下知音有我在。
弦断再续满江红,
惊醒国人梦中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