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天下,须靠一场没有争议的战争以树威
定鼎天下,须靠一场没有争议的战争以树威
温靖邦
中国面临许多战略难题。首先是台湾问题。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区,孤悬海外多年,国人收复的呼声从来就没有间断。我们从一定要解放台湾和炮击金门、屡屡打落台湾飞机、击沉台湾舰船到两岸和平交往、允许一国两表,也没有放弃过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的定义。
台湾上层,不论是公开的台独执政,还是现在的国民党执政,不愿受治于北京的心思是一样的。只不过马英九要聪明一些,既然不敢彻底与北京闹翻,那就抓住一国两表这个概念,搞渐进式台独好了。他明白,往后拖,时间越久台湾独立的可能就越大。
我们如果也打算把台湾问题扔给后代,由此造成台湾分裂出去,历史怪罪的就将不是前三十年而是我们这一代人。因为前三十年高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大旗,而且积极准备,与台湾保持战争状态,使其在法理上和现实存在上没有丝毫脱离祖国大陆的空间;同时严禁与我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在台湾有任何“存在”。而现在我们却承诺一国两表,而且协助其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使其逐渐获得一个独立国家事实上的生存条件。后代人写历史的时候,那可是目光如炬而且没有禁忌的!温靖邦在这里要说的意思是:台湾回归,决无和平运作可能,只能靠武力。悲天悯人是不解决问题的,等待台湾上层觉悟与等待海枯石烂同理。
第二个难题是美国与我国的较量。我国的“智者”主张韬光养晦,埋头提升GDP,不去招惹美国。美国不领情,不仅在经贸往来与金融交易方面对我国呼来喝去,强迫我国这样干那样干;更重要的是亡我之心不死,疯狂营构对华包围圈,用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老资格的小伙计打造第一道包围链条,拼命拉拢越南、缅甸、俄国、蒙古入伙以完善这一道链条。与此同时,将海、空力量从大西洋大规模转移到太平洋:目前,美国总数为11艘航母中的6艘、总数为52艘攻击潜艇中的29艘都划归太平洋司令部旗下。
尽管美国有时为了一些局部战略需要,在已然逼退我国五步以后,会故作妥协地退让一步;而围困我国以备不日一战灭我的虎狼之意从未稍减。温靖邦想做的结论依然是战争——中美早晚难免一战。你怎么讨好美国也无济于事,它就是要彻底控制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与廉价的资源供应地;除非你降下五星红旗,收起镰刀斧头,让美国进来当大爷监督我们搞西式民主,那就可以免于开战。靠目前这样小顶撞大依从,还自以为是政治智慧,岂能免乎?
对南海诸岛的觊觎,牵涉到几个国家;越南已付诸行动。我们国内很多人主张重唱旧调“教训它一下”;连张召忠这样资深的评论家也在央视搞节目时轻吐一句,“不诉诸武力解决不了”。温靖邦依然坚持前几篇文章的看法,对越南不能动武。动武就等于帮助美国完成对华包围圈。因为即使我军一战能胜,也不可能去灭了越南;然则仇恨积大了的越南就成了我国死敌,彻底倒向美国就无须说了。解决中越争端应该坐下来谈,以谈判为主解决问题。为什么对美帝国主义那样的宿敌我们都有那么大的耐心,对过去的兄弟之邦就显得那么急躁呢?解决南海问题应与我国的全球战略结合起来考虑,这个需要大智慧,一勇之夫除了坏事别无收益。
越南等国无非觉得有美国撑腰,他们眼见中国对美国屡屡退让故度其无可恃者;同时对解放军的素质下降深信不疑(有人在央视大讲解放军腐败现象严重,人家能不风闻?)所以他们对南海主权的诉求自然就显得肝火太旺。
解决南海问题当然是我国全球战略的首要一端。要兵不血刃不伤中越关系地解决南海问题,仍然需要一场战争(但决非如美国希望的那样对越动武),让越南等国看到解放军的素质不减当年,中国军队并非宋朝禁军那样仅衣甲鲜亮善走正步而已,献身精神与严整的军纪并未全部销蚀。然后再坐下来谈,效果会好得多。我们可重申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告诫对方中国若亡,则越南的红旗必将成为美国要砍的下一个目标。相信那时会打动越南的。
温靖邦所说的这一场战争,一战而可定亚洲。因为对日本与韩国也有警慑意义,可谓对亚洲诸国临之以威,显示中国军队并非如大家所误解的那样只不过是拥有一大堆鲜亮新式武器的肥胖汉子而已。
温靖邦所说的这场战争就是解放台湾。这是一箭三雕的好事,既可搞定亚洲,示威于美帝国主义,又可将我国防卫链向前推出相当距离,同时解决了国人六十年来两岸人民统一国土的梦想。法理上我们也足以理直气壮,这是中国内政,他国休想置喙;同时此战亦能昭示天下,谁要胆敢干预,中国不惜一战。
我们总不至于连解放台湾都害怕吧?只要对周边诸国临威结义,使之不与我为敌,则美国绝无胆子干涉我经略台湾之举。台湾在手,越南、朝鲜、俄国与我重叙友谊,则美帝何虞!
和平与发展的空间,从来都是靠战争得来的。没有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哪里有后来几十年的发展空间?
武力收复台湾,此其时也!(温靖邦原创)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再论“超核”兵器
温靖邦
昨晚央视又做了一期节目,讨论美国“一小时即时全球打击系统”研发成功后俄国如何应对。明眼人都知道,中国岂能置身事外!
这个被美国军事媒体渲染为“超核”兵器的锋利之剑,据说其及时性、精确性和打击力度都是空前的。我国不久前试验成功的陆基中段拦截系统瞬间已属过时。央视邀聚的专家们言谈间不禁为之失色。
这件事引出了我国总体战略思考方面一个大误区。
长期以来,我们在“和平崛起”与承诺不首先使用某些兵器等原则束缚下,把目光只盯着一个地方:防御。而且在温靖邦看来,实在是一种消极的设防。别人开发了一种什么先进兵器,我们便孜孜以求地去思考如何防御它。而当防御系统终于试验成功,我们的战略家脸上刚刚放松了紧张的肌肉之后,别人新一轮的进攻系统又装备了部队。我们就这样永远气喘吁吁地坠在别人后面永远追不上。
温靖邦在多篇文章中都指出过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美国的兵器科技一直领先于我国,为什么总是不敢对我国以及我国的盟友与潜在盟友动武?原因就在于投鼠忌器,惧怕我们手里的“二次打击”兵器,害怕“兔子逼慌了咬人”,打击美国的本土,害怕华盛顿、纽约等城市被一两颗核弹给化为烟尘。
所以,温靖邦认为,只要我们加紧研发进攻性兵器,使其不断在技术上,在排除干扰上越来越臻于完善,即使我国本土的防御系统不那么先进,美国也不敢轻启衅端。
当别人把剑悬在我们头上的时候,只用盾牌去遮挡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我们的正义之剑逼向他的咽喉。然则他除了退却与妥协,别无他途。所以,我们必须把进攻之剑悬在美国的头上,才足以遏止他们产生坏念头,才足以保卫我国本土的安全。
两个人对打的时候,善良的一方(或称愚蠢的一方)总是挖空心思地思考如何招架对方(凶狠的一方)的拳脚,避让对方的打击;不主动将老拳挥向对方,总是担心会进一步惹恼对方,或者担心看客们指摘自己不够文雅,那么最后被凶狠的一方打趴下则是毋庸置疑的。
温靖邦还要唠叨一句,最好的防卫是使自己始终保持进攻态势,让对方穷于招架,这样才可能迫使对方真正接受“和平”理念。
遗憾的是当下穷于招架的并非对方,而是我们。这种消极状态必须改变,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温靖邦原创文章)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