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话喜剧《风铃》教你我读懂爱 用爱重新收获幸福生活
川话喜剧《风铃》教你我读懂爱 用爱重新收获幸福生活
爱,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表现得最突出的一部分,很多人因为爱而无偿的为他人付出,很多人因为爱而得到了他人的关爱。在灾难中,我们需要爱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灾难过后,我们更需要爱,为自己和身边的重建心灵的堡垒,收获全新的幸福生活。这是我看川话版幽默轻喜剧——《风铃》后最大的感受。
让我们来回顾这一路的“大爱无疆”。
在地震发生时,有一些教师能够不顾个人的安危,甚至社区自己的生命来帮助学生们逃离险境,在这次大地震中得以生存。
在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武警官兵能够不顾个人的休息与吃饭来抓进一分一秒的时间来搜救被埋在废墟里的人们,多挽救一个生命。
在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到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和当地的医生一起,共同救治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伤员,并且为了抓紧时间救治伤员,宁可不吃饭和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
在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人们能够不远千里来到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当志愿者,通过搬运救灾物资、看望地震伤员等方式为抗震救灾尽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三年,到如今,灾后重建不仅需要政府和爱心人士的救助,更需要川人自己扬起对生活的信心。而这,川人做到了。
影片《风铃》,正是将真实而生动的四川人灾后重建生活展现在全国观众眼前。在四川绵竹的一个普通家庭里,在工厂食堂做厨师的陈大鸿,在食堂屡受挫折,但仍一心照顾丈母娘刘彩霞和她从废墟里救出的小男孩赵小川,这三个不同时代、不同姓氏的人,却组合成一个快乐的家,彼此关爱、彼此照顾,随无血缘关系,却不妨碍他们对彼此无私的爱。
影片中,绵竹年画传人刘彩霞重拾画笔演绎出一段传奇,支教老师徐静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制作风铃,并为风铃诠释出全新的理念,陈大鸿苦练厨艺,资深老厨师李大勺为他点悟另类烹饪思维,打开心灵和川菜的同一扇门。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充满阳光,快乐的生活,思念的风铃永远摇响在每一个幸福人的心里。这正刻画出了川人那种感恩的纯真原普的人性本质,充斥着川人的智慧、乐观、幽默,让人神往。
看着影片中川人现在的生活情景,再回想着地震时的情景,同时感受到全国各地的人们当时为了帮助灾民而蠢蠢欲动的心,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亲切十足的四川普通话,更是让我不时的一乐。灾后重建和喜剧,这两个本来不可能融合的词语居然有了,川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面貌,深深感染了每一个观众。
[img]http://img165.poco.cn/mypoco/myphoto/20111022/16/56567705201110221650198313674504350_004.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