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无事神游太虚后的记录

火烧 2011-10-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神游太虚的视角,探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分析自发组织性经济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市场经济需良好条件支撑,强调法制与监管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闲来无事,就爱做白日梦,也就常神游太虚了,呵呵!

游啊游啊的,就游到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上,中华文化上了,唉,有些记不得了,记得的于是就记下来。

一、有计划比无计划好,但能实现全民自发的计划经济更好,而纯粹的自由经济必然失败。
 本质上讲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就在于组织形势的优势,各种族的好与坏也在在于其组织上的好与坏,特别是其自发组织性的一面,但自发组织性的一面不等于自由散漫性。也就是说是纯粹的自由经济不是最好的,更好一点的是计划经济,当然最好的经济体系应该是一种全体人类能够自发性的表现出计划经济和组织性的一面。
 人在穷的时候,都知道每天消费必须有计划,但往往在发达了之后就表现出一种散漫的消费,给人的感觉上就是自由消费,也就是很多人认为,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应该实行计划经济,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应该实行自由经济,但其实人在发达了之后也是计划经济,只不过这种计划是一种自发性的而不是外界条件强迫性的计划而已,比如你钱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你不会将钱刻意的分成几份去做什么,但你实际上还是将一部钱自觉的用于去投资什么的。如果不是这样,这个人就是通常所讲的败家子,也许两三代人,也许就是一代人,更也许是一会的时间他可能就会完全将手里的钱花光而成为穷人。  

二、市场经济不等于“优胜劣态”,更不等于自由经济,而纯粹的自由市场必然失败。
 知道市场经济的人大多明白丛林法则,特别推崇一种叫“优胜劣汰”的说法,在大自然,从林经济当然是好,正好易中天在说中国道家思想时说的“相濡以沫”何不“相往于江湖”,但是,相往于江湖谁不想啊?可是得有条件实现【所以我认易教授还是不太将道家的重点思想“原始的辩证主义思想”说清】,任何事情都得有条件。
 大自然里除了从林之外,还有其他的生态系统,而且很多生态系统是非常脆弱的,他们要么必须处于很隐秘的生活条件,不能容许丝毫的干扰,比如像中国的可可西里的生态,要么必须人工去维护,像中国西北的人工造林生态,......,这些环境能够说自生自灭式的方式吗?但我们必须将这类生态保护。
 像可可西里的保护就是“痛苦的休克疗法”
 像人工造林的生态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
 回头再来说从林经济是“典型的市场经济”那确实不过分,但是,我们回头看看从林里的植物,一方面,他们确实是优胜劣态,但另一方面我们去观察,里面每一个植物都有鲜活的生命,都在茁壮的成长,他们分工,他们配合,并不是我们看到的市场经济那样经常有大片的倒下,只是说有能力的就长成参天大树,没能力的就是小草,再没能力的就攀附在大树之上,但他们的存在都是那么的和谐,并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斗,其实“估胜劣汰”的残酷味道是我们人类自以为是的解读而已。
 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将这些大树或小草放置到荒凉的戈壁,还会有从林法则吗?也就是说从林法则必须有其适当的条件。也就是说从林法则必须有好的土壤,好的气候,......,换市场经济也是同样的,市场必须有好的保障条件,有好的法制环境,有好的经济基础,更必须要受人民大众良好的监控【当然,合法政府的监控也就代表着广大部分人民的监控】等等。如果少了这些,那么市场经济必然失败。
 我们的市场经济失败就在于法制环境没有良好建立而仓促的上了市场经济,也就是说没有加纱窗。
 我们的市场经济失败就在于大部分劳动人民和失业人员的保障,技术培训等没做好,也就是说太过残酷。
 我们的市场经济失败就在于经济基础不好的情况下去列强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也就是说土壤不够。
 我们的市场经济失败就在于计划不足,盲目相信市场就等于自由,那只本应看得见的手老是藏着看不见,也就是说少了控制和监管。
 这样的市场经济会好吗?
 还好的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倒闭完,他们在经济危机,社会工资调节,就业等方面还发挥着巨大作用,要不然,我们日子不会这么好过,危机一来不会比美国差。

三、每个时期,每个行业,....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
 在解放初期,无论怎么说,实现计划经济都是对的,如果现在有人还去攻击那时的计划经济就没有天良。
 改革开放后,改革是必然的,我们现在都是事后诸葛亮,我相信当时的领导人都是本着国家大计才实行的那些改革,至于改革后来走向了错误方向有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认为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因为国势并非一两人之力可以扭转得了的。
 当然,还有另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无论事后还是事先的诸葛亮发现问题是必须应该说的,有能力的人不仅应该去说,还应该去做,只有这样历史的钟摆才回慢慢归位到一平衡的中点。
 从行业上说,每个行业也有其功能,就算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他也不能忽视奴隶社会建立起来国家和军队的作用,就算资本主义社会下工业能力再强大也不能忽视农业产业,更没有丢弃国家和军队,而社会主义条件下又怎么能忽视工业,农业,军队,国家这些要素呢?甚至资本主义里的金融业我们也必须选择性的,改造性的接受。
 如果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凭空而来的,要打倒前面社会一切影响,那就不是真正的左派,而是极端分子。
 如果我们认为资本主义就是最后的未来,认为社会主义或更好的社会是空谈,那么就不是真正的右派,而极端的保守分子。

四、必须重构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才能重构起中华文化的其他理念。
 中华文化肯定是优秀的一面也必然有糟粕的一面,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肯定是优秀的,而且要重构中华文化,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的中华文化,就必须从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去寻找。我们应该从儒家,墨家,道家,甚至从佛家里的思想里去寻找一种共通的,他们都追求的,但有区别于西方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必须有普适性,大从接受性,只有找到这种理念才能重构中华文化。
 比如,我个人的观点。
 首先,从历史时间上说,道家早于墨家,墨家早于儒家,儒家早于佛家,也就是说,在他们几大家思想里而找核心理念的话,道家应该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墨家,然后为儒家,最后为佛家。
 道家的理论其实真正官方宣传的不多,但其实中国人根子里接受里多反而是道家思想,可见道家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东西,而且,儒家的德,仁,义,礼等思想可以说直接是从老子《道德经》里吸收而来,但我认为儒家的这些思想多少有些变味,不是道家,甚至不是老子的原意。
 墨家,我认为是一个追求公平,公义,侠义舍身的思想,其理念是许多人,甚至是文人们追求的理想,但现实中则不太流行,往往流行于小说之中,或者而土匪中核心思想往往还与墨家思想有些相近,闻一多就说过,中国人心中隐藏着“道,儒,佛,土匪”。不过墨家太过于强调“义”而忽视了其他的存在,其失败也是必然的。
 儒家的排位,其实是第三,因为儒家最符合封建统治,而且大部分思想虽然有些变味但也与道墨两家有些近似,所以百姓也并不排斥,不过就算在官方几千年大力推荐之下,作为知识分子的必修课,其效果也仅此而已,而且每遇大乱儒家往往都是跳梁小丑和被攻击的对象,就可见儒家的地位真不是一般的乱。 
 什么爱不爱的,我觉得都不是核心,比如和谐社会是重点,但更更重要的是怎么实现和谐社会。所以爱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实现。这三家思想中,我认为可以简单的归类于道家讲“道与德”,墨家“公与义”,儒家讲“仁和礼”,但如果说要找总纲和高屋建瓴式的学说则应该找比较大气,涵盖比较多的道家,你看“道与德”,道与得的提法本身就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有道就有德,有德就得有道。而德本身就包含了“仁义礼智”,有人说道德经反智,可德经第一篇就反对“前识者,道之华【这里华不是精华而是指皮毛,前识者也不是超前意识者而是者只看到表象的人,通俗讲就是看到表象就自以为找到了精华的人】”要求人们“居其实”,只不过道家强调智慧应该怎么去用,而不是自以为有了智慧就到处用,大多时候糊涂比聪明更难,有为比无为更坏。
 其次,从世界范围里找不同点的话,我认为:
 西方社会强调逻辑性,严密性,推理性。
 南方印度【不过我觉得真正的印度文化已经不存在了】强调的是因果和意识的作用。
 东方的中国,强调的是辩证统一,不要以为西方也有辩证逻辑,他们的历史远没有中国的长和久远,而且没有中国那样影响深,中国的阴阳说,中医的辨证【不是辨症】分析,都是具体的应用实践而不是西方的那种由口才辩论发展而起的辩证。
 当然,世界在几千历史文化交流中肯定有互相学习,互相借用的情况,但一定要抓核心,中国辩证统一的思想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人往往不会去在意细节的问题,而会向更远,更大的地方看去,就好比我不会在意你怎么去上班,但我一定知道你大多数情况下会在上班时间之间到公司。
 有人说,中国汉字怎么优秀,也有人说西文文字怎么优秀,我认为他们都是优秀的,就是因为文化精髓不同而造成的。
 中国汉字体现了中国人想包络万象的思维,体现了辩证统一的思想,就几千个字,可以用于专业术语,可以组成任意词组,.....简直汉字就是一门艺术,但艺术并非那么容易掌握,看看中国人必须花更多时间去学汉字就知道了,但这种学习一旦掌握将终身受益,得到的好处将比西方语言更多。
 但在说到汉字的精准性上,精简性上,可能就不如拼音文字,特别是英语,英语体现的是准确,指事非常准确,简化缩写比较简单,....简直就是一门科学。看看键盘上全是英语字母就知道了,但英语的不足也是有的,词汇量不断增加,虽然易学但也易分化和忘记,有时候就像是一门密码学科。
 但事物是辩证的,发展的,统一的,在现阶段可能英语的优秀较明显,也许下阶段汉字的优势就明显了呢?如果我们现阶段全部去学英语丢了汉字,也许就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啊!
 想想也许从太空传输几个字节的汉字就可以说明问题用英语可能要用几百个字节。
 再想想汉字就算上到秦朝我们大多也能识别,而英语呢?可能汉字也许在同时代的横向没有通用性,但在历史不同时期的纵向上可能非常有通用性,也许1000年后的人们不认识现在的英语书,但他们可能认识汉字,也许那个时候的英国历史还要到中国书里去找呢!
 再想想汉字的发音,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从语音识别上可能也有优势哦,现在人人都在用键盘,如果以后键盘不是主流输入设备呢?
 再想想汉字的语法结构,也许更适合将来计算机的灵活处理呢?几千个汉字的存贮在未来又算得了什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