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内销”转“出口” 美国也快完蛋了!
据山东台报道:孔子像在 10月1日 以“全新的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这真是一个大好消息啊!华尔街的游行示威浪潮方兴未艾,孔老先生又去给他们凑趣,这下,美国可能真的要完蛋了!呵呵!这真是一个大好消息!
因为根据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那些反动统治阶级的皇帝老儿们总是把孔夫子当做敲门砖,一旦把权利之门敲开,就会把这块砖头扔掉;孔子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当那些统治阶级快要灭亡的时候,也会慌慌忙忙地把孔夫子这块牌位搬出来。向人民群众提倡“和为贵”,提出“兼爱”,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让人民永远甘心情愿地给他们做牛做马,让他们永远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然而,那些反动统治阶级的愿望一次也没有达到,一个一个都倒了下去:远的就是那些封建王朝的的皇帝老儿们,近的就是袁世凯、张宗昌、吴佩孚、孙传芳、蒋介石等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大小军阀们,一个一个都彻底完蛋。现在轮到谁们了呢?我们心里都已经明白了。凡是提出尊孔读经的统治者都是注定要完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现在,他们又把孔子弄到美国去了,实在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因为孔夫子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完蛋。这下,让这个中国的政治灾星去美国帮帮他们的倒忙吧!希望一举就能够成功,让孔夫子在美国也能显显灵,帮助美国人民把美国的反动政府推翻。
下面是新华网山东频道的文章原文:
孔子形象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 |
|
新华网山东频道10月2日电(记者荣娇娇 刘宝森)中国历史上广为人知的先贤孔子行教画像10月1日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世界的十字路口”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国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 这个长度为30秒、展现孔子故乡山东风土人情的短片用富有感染力的毛笔水墨画描绘孔子形象,以孔子标准的“作揖行礼”动作标识贯穿整个短片,选择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山东人,以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大成殿、五岳之首泰山、中国母亲河黄河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青岛海滨等场景为背景行作揖礼,片尾处孔子带领这些现代山东老乡集体全家福似的一揖,并辅以印章模式的“中国山东”标志和大尺寸英文字母,突出“孔子故乡,中国山东”的主题。 山东是齐鲁文化发祥地,孔子被认为是典型山东人形象的代表。片中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谦恭礼让。短片于10月1日在位于时报广场2号楼由新华社全资子公司新华影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租用的大型户外液晶显示屏上,屏幕面积为238平方米。这也意味着,时报广场每年近一亿的高密度人流都有机会一睹孔子及其故乡的风采。 位于纽约的美国佩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周燕玉告诉新华社记者, 9月28日 是孔子诞辰2562周年, 10月1日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孔子形象在这个时间段亮相时报广场特别有意义,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古老文化,也象征着中国国力的日益上升。 “孔子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者爱人、天下一家的思想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地区冲突不断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她说。“孔子的这种普世价值观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地球村里的各国应该团结起来,求同存异,共同应对发展中的挑战。” 纽约居民Jason Le miere在时报广场上看到孔子的画面觉得非常新奇,他目前也在学习中文,他说没想到自己在课本里读过的几千年前的中国圣人会出现在“世界中心”的时报广场大屏幕上。“这说明古老的东方文化在今天依然具有影响力,而且是可以跨越国界,互相借鉴的。真想亲自去孔子的老家山东看一看。”他笑着告诉记者。 动画版的孔子形象创意来自唐代吴道子的《先师孔子行教图》,这一画作的石刻版本现被位于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的孔庙收藏,石刻中孔子所行的正是有3000多年历史的揖礼。孔子作揖,传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与“和”的精神,而现代人的作揖则是对这两种精神的传承。 《欧洲时报》副总编、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研究院副院长刘昶为制作单位选择孔子作为短片主题提供了信心。“198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中国提出要到曲阜看看,去了之后来到孔林,山东的导游刚要介绍孔子是什么人时,他拿出法语版的《论语》,大声朗读,最后他请求所有人走开,一个人在那里沉思……” 近年来,随着儒家文化的复兴,世界对孔子思想的认同感日渐加深。2009年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61票赞成、41票反对,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的决议。截至今年5月,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 孔子2500多年前诞生于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仁爱、和而不同的理念。记录其言行的《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句被视为最重要的道德伦理准则之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