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塑像在北京国博前消失,在代县实验小学校园出现
孔子像突然现身代县小学,引发广泛争议。文章指出孔子思想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愚民政策、歧视女性等,认为其不利于现代教育和国家发展,呼吁清除旧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曾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争议的、2011年1月21日在天安门国博北门塑起的孔子像在一百天之后于2011年4月21日被悄悄的搬走了。这个塑像哪里去了姑且不论。
在2011年10月16日代县的实验小学正面出现了孔子塑像。就在那天,代县实验小学2500名师生隆重举行了学习践行《弟子规》启动暨孔子像揭幕仪式,省、县个别高官出席仪式并为孔子像揭幕。

(参加活动的2500名师生和领导嘉宾共同向至圣先师孔子像行礼)
孔子搬了出来,立在了毛主席塑像的背面,面对着庄严的国旗。如此不伦不类,组织者究竟意欲何为?
白校长在为孔子像揭幕前讲话中指出:“在校园内立孔子像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汲取这位圣贤的思想精髓,有助于我们建设仁德爱人、和谐向上的校风,弘扬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师风,形成学而不厌、见贤思齐的学风。”
晕啊……
孔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代县实验小学的学生和部分教师是不会知道的。
孔子的思想: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孔子教唆统治者推行愚民政策,中国近现代的落后挨打、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十足,孔子无疑是罪魁祸首;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映的是孔子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对女性的歧视,是几千年来中国“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罪恶根源;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反映的是孔子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
“刑不上大夫”,因人论罪,礼成了尊上卑下、刑变为宥贵残贫的封建特权阶层的私器;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迷信古人、否定原创,使中国成为一个抄袭严重、盗版猖獗、缺乏创造力的国家,乃至在中国举办的2010上海世博会上,我们连一件像样的高科技产品都拿不出来;
另外,孔子还拼命地强化君权、父权、师权和夫权,他教给学生对君主、父母、师长要绝对服从的丑陋人际规则,即使他们错了也不能违背他们的意愿,只能无条件地盲从,导致几千年来国人只知专制、不知民主,只认师长、不认真理;
孔子不但极尽溜须媚上之能事,他骨子里还非常鄙视商人和普通劳动者,称其是“最下贱之业”,当弟子向他请教有关农业和商业的问题时,被他斥责为没有出息;
孔子还是一个口是心非的虚伪政客,他在卫国见南子时的破绽百出、前后矛盾便是最好证明……
自从唐朝“科举取士”一来,汉族统治者尊敬孔子,结果汉族不断失去统治中国大陆的能力,接下来的宋、元、明、清的千年期间,中国大陆不是战争,就是被外族统治。
宋朝大部分时间对辽、金、蒙古称臣,基本上可算外族统治,或者汉奸统治。
汉族统治中国大陆的时间很短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汉族的儒学就是愚民,老百姓和国家都没有竞争力。
一个民众和政权都没有竞争力的国家,只能被外族统治!
儒学发展到明朝的时候,完全失去生存能力,朝廷只能依靠特务统治。
锦衣卫等特务统治毫无人性,包括后来的民国。
结果老百姓宁愿选择外族统治。清朝利用儒学,但主要靠满清精英把持政权。
后期满清将政权交予汉族儒学手中,结果亡国。
这就是清朝能统治中国260年的原因。
孔子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让思想腐朽、让文化落后、让教育失败、让是非颠倒、让人格扭曲、让真理泯灭的,其实可以被历史无情唾弃的丑陋的人。
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统治者由于独尊儒术,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知识只是限于“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而学习这些东西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当官(所谓“学而优则仕”),至于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则长期不受重视,虽有四大发明,但是,生产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这方面封建统治者和儒家——特别是孔子,都是难辞其咎的。就孔子来说,他所遵循的是所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只是祖述前人的思想而毫无创造可言;而在政治上,则是所谓“克己复礼”,一心开历史的倒车,要恢复周公之礼;而且,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孔子一生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不仅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生产知识,还反对自己的学生学习生产知识,结果弄得两千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又怎么会有进步呢?
中国要进步,要现代化,就必须沿着五四以来所走过的正确道路,继续清除阻碍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包括孔子和儒家思想在内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旧道德,而不是让这些东西再死灰复燃。社会总应该向前进步,而绝不应该往后倒退。
而这样一个压抑人性压制人权抵触创新的老顽固现在竟然被堂而皇之的立在了代县实验小学、立在和毛主席塑像仅有一墙之隔的校训壁前,莫非要违背毛泽东生前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和雷锋精神,来一场从小学生就开始的愚民教育?!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中所形成的好多优良传统和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进步,是特有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使我们中国人有了民族尊严和民族气节。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雷锋精神100年都不过时。在社会文明、民主、进步的今天,企图用孔子的塑像来影响学生行为的做法是否有点迂腐和滑稽?是否在出风头?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了好不容易的人性的复苏,奉劝那些指望人们愚昧而掩盖自身的丑陋和邪恶的人好自为之,为了民族法制和法治的希望,为了好不容易的来的民主,奉劝那些为代县实验小学为塑孔子像而劳神的人士和人云亦云的盲从官员冷静地想想吧……
在2011年10月16日代县的实验小学正面出现了孔子塑像。就在那天,代县实验小学2500名师生隆重举行了学习践行《弟子规》启动暨孔子像揭幕仪式,省、县个别高官出席仪式并为孔子像揭幕。

(参加活动的2500名师生和领导嘉宾共同向至圣先师孔子像行礼)
孔子搬了出来,立在了毛主席塑像的背面,面对着庄严的国旗。如此不伦不类,组织者究竟意欲何为?
白校长在为孔子像揭幕前讲话中指出:“在校园内立孔子像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汲取这位圣贤的思想精髓,有助于我们建设仁德爱人、和谐向上的校风,弘扬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师风,形成学而不厌、见贤思齐的学风。”
晕啊……
孔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代县实验小学的学生和部分教师是不会知道的。
孔子的思想: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孔子教唆统治者推行愚民政策,中国近现代的落后挨打、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十足,孔子无疑是罪魁祸首;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映的是孔子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对女性的歧视,是几千年来中国“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罪恶根源;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反映的是孔子狭隘的大汉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
“刑不上大夫”,因人论罪,礼成了尊上卑下、刑变为宥贵残贫的封建特权阶层的私器;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迷信古人、否定原创,使中国成为一个抄袭严重、盗版猖獗、缺乏创造力的国家,乃至在中国举办的2010上海世博会上,我们连一件像样的高科技产品都拿不出来;
另外,孔子还拼命地强化君权、父权、师权和夫权,他教给学生对君主、父母、师长要绝对服从的丑陋人际规则,即使他们错了也不能违背他们的意愿,只能无条件地盲从,导致几千年来国人只知专制、不知民主,只认师长、不认真理;
孔子不但极尽溜须媚上之能事,他骨子里还非常鄙视商人和普通劳动者,称其是“最下贱之业”,当弟子向他请教有关农业和商业的问题时,被他斥责为没有出息;
孔子还是一个口是心非的虚伪政客,他在卫国见南子时的破绽百出、前后矛盾便是最好证明……
自从唐朝“科举取士”一来,汉族统治者尊敬孔子,结果汉族不断失去统治中国大陆的能力,接下来的宋、元、明、清的千年期间,中国大陆不是战争,就是被外族统治。
宋朝大部分时间对辽、金、蒙古称臣,基本上可算外族统治,或者汉奸统治。
汉族统治中国大陆的时间很短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汉族的儒学就是愚民,老百姓和国家都没有竞争力。
一个民众和政权都没有竞争力的国家,只能被外族统治!
儒学发展到明朝的时候,完全失去生存能力,朝廷只能依靠特务统治。
锦衣卫等特务统治毫无人性,包括后来的民国。
结果老百姓宁愿选择外族统治。清朝利用儒学,但主要靠满清精英把持政权。
后期满清将政权交予汉族儒学手中,结果亡国。
这就是清朝能统治中国260年的原因。
孔子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让思想腐朽、让文化落后、让教育失败、让是非颠倒、让人格扭曲、让真理泯灭的,其实可以被历史无情唾弃的丑陋的人。
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统治者由于独尊儒术,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知识只是限于“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而学习这些东西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当官(所谓“学而优则仕”),至于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则长期不受重视,虽有四大发明,但是,生产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这方面封建统治者和儒家——特别是孔子,都是难辞其咎的。就孔子来说,他所遵循的是所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原则”,只是祖述前人的思想而毫无创造可言;而在政治上,则是所谓“克己复礼”,一心开历史的倒车,要恢复周公之礼;而且,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孔子一生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不仅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生产知识,还反对自己的学生学习生产知识,结果弄得两千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又怎么会有进步呢?
中国要进步,要现代化,就必须沿着五四以来所走过的正确道路,继续清除阻碍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包括孔子和儒家思想在内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旧道德,而不是让这些东西再死灰复燃。社会总应该向前进步,而绝不应该往后倒退。
而这样一个压抑人性压制人权抵触创新的老顽固现在竟然被堂而皇之的立在了代县实验小学、立在和毛主席塑像仅有一墙之隔的校训壁前,莫非要违背毛泽东生前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和雷锋精神,来一场从小学生就开始的愚民教育?!
我党在长期的革命中所形成的好多优良传统和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进步,是特有的精神力量和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使我们中国人有了民族尊严和民族气节。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雷锋精神100年都不过时。在社会文明、民主、进步的今天,企图用孔子的塑像来影响学生行为的做法是否有点迂腐和滑稽?是否在出风头?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了好不容易的人性的复苏,奉劝那些指望人们愚昧而掩盖自身的丑陋和邪恶的人好自为之,为了民族法制和法治的希望,为了好不容易的来的民主,奉劝那些为代县实验小学为塑孔子像而劳神的人士和人云亦云的盲从官员冷静地想想吧……
天安门国博前的孔子像在全国人民的喧哗声中仅100天就消失了,山西省代县实验小学塑起的孔子像又能站立多久呢……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