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GDP迷梦还能继续做下去吗?

火烧 2011-01-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GDP真实价值,指出无效GDP和消失GDP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有效累积的重要性,反思当前发展模式与投资浪费问题。

(一).所谓GDP的概念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据说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以下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所以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但要再往细点说,GDP还包括有效积累和无效GDP。正常GDP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当年的GDP总额,减去无效的GDP和消失的GDP,它才能比纯粹的GDP概念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富足程度与发展速度。

什么叫无效的GDP?什么叫消失的GDP?我们知道,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工业园,省地县甚至乡镇一级也有,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都在园区内跑马圈地,许多厂房建成以后并未投产就闲置起来,有的企业圈了一块地之后便杂草丛生,这些厂房与围墙的投资虽然也使当地产生了GDP,但周边的老百姓都非常痛心,认为这是极大的浪费。究其本质,这种方式产生的GDP是一种徒有其表的无效GDP。   

某地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大量房屋被冲毁,大片庄稼被淹没,老百姓哭天喊地痛心疾首。次年,他们硬着头皮或支储蓄或举债务搞灾后重建,建筑运输等业一片繁荣,这一年的GDP是往年的130%,但老百姓反倒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比原来差了一大截。原因很简单,洪水把多年来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而劳动成果就是往年GDP的累积,这些GDP因为洪水瞬间消失。 如果一边是GDP增加,一边是GDP的消失;或者是GDP在不断地增加,但增加的却是一些无效的GDP,那么再高的GDP发展速度也并不能证明社会的财富在增加经济在发展,因为,只有保留下来并为人们所需要的GDP才是真正的财富。一个地方不断出现消失的GDP或者是无效的GDP,只能证明我们过去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或者我们现在的决策有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仍然比比皆是层出不穷。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大兴土木,大马路大广场大公园层出不穷,有的学校斥资数千万修造一个大门,有的城市在几无人烟的郊区大道上通宵亮灯,这些远远超出实际需要的面子工程,难道不是无效的GDP?很多地方的城建规划是朝令夕改,房子是拆了建,建了拆,再拆再建,屡建屡拆,每一次的拆迁过程不都是过去GDP的消失? 如果起用了GDP有效累积这个概念,我们对一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财富拥有程度就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一地 GDP的总有效累积数值越大,表明这个地方越富有;当年的GDP有效累积越多,说明当年此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因此,启用这个概念就显得非常的必要与迫切,但愿政府与学界能够采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经济学概念里,其实蕴藏着一系列非常深刻的经济学道理,非经深入研究透彻了解,并不容易明白其中的奥妙,这正是我们所要仔细研究经济学的理由,同时也正是经济学被大多数人所滥用所误解的原因。

(二).GDP辨析

中国历史上曾经GDP发展水平最高的两个朝代:一宋朝,二,清朝。这两个朝代当时GDP生产总值全世界第一,但是仍然挽不回两朝最终覆灭的下场。戴旭曾综合的分析了这两个朝代覆灭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GDP只反应出国家的财富增长,而没有反应出国家硬实力的发展,这两个朝代基本以手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以清朝为例,当时的清朝以输出茶叶、丝绸、和陶制品为主导,而同一历史时期的欧美强国输入中国的是工业品为主,包括军舰大炮。按照今天的发展我们看,我们输出的是玩具、鞋袜等附加值很低的产品,而高科技的工业品的输出我们几乎没有。而欧美等国家包括日本输入我们国家的是拥有自主产权的工业品。就这一发展趋势,我们就可以预测欧美等国家是想,将我们民族自己的工业发展扼杀在摇篮当中。他们怎么达到这一目的呢?就是由我们国内的买办学者,附和欧美大国所提倡的国际分工。在欧美资本家的眼里,中国人只能干这些低附加值的产品,不让中国发展自己的工业,不让中国的自己工业发展强大,只有这样中国的未来才会听人他们的摆布。欧美的资本家牢牢的控制着工业品的加工生产,有效地阻止了中国工业的发展。

二战前,斯大林说: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从晚清到民国,中国一直就像一个富裕、漂亮、柔弱的寡妇一样,谁都可以掠夺她,欺辱她。今天,中国还是没有像样的现代工业,没有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航天工业最突出,也不过相当于美俄50年前的水平。航空工业不说了。几种主战飞机的发动机都是外国的。没有自己的大飞机。航空母舰就更不用说了,到我们造出来的时候,也不过是追上西方100年前的水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GDP最初是为了衡量市场经济活动,不是衡量社会福利。但现在GDP被人们认为测量的是后者,这是错误的。”他又说:“实际上,它连市场经济活动也测量不好。”

真正将GDP推向“被告席”的还有2009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就拿美国为例。斯蒂格利茨在接受CBN采访时说,这场危机显示,美国的GDP数据完全没有反映真实状况。在他看来,单看美国GDP指标,2008年比2000年有明显增长,但这并非可持续、公平的增长方式。因为美国在危机前的数据被不真实的银行行为和资产泡沫扭曲了。

斯蒂格利茨认为,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人们的境况已经比2000年差了。“对多数美国人而言,这是衰退的10年,但GDP却显示境况改善了。”

相似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其他国家。斯蒂格利茨用“充满穷人的富裕”这个词来形容这种GDP指标与真实社会福利的脱节。斯蒂格利茨说,GDP最大一宗“罪”是没有考虑社会与人的发展。“GDP只是一个量的指标,而不是一个质的指标。GDP没有考虑财富分配,也没有道德价值观。”

他还认为,GDP的另一宗“罪”是,只计算公共部门的投入而不考虑产出,只计算规模而不考虑效益。

在斯蒂格利茨列举的例子中,最荒谬的一条是“监狱经济”。他说,美国是世界上“监狱人口”最多的国家,比其它发达国家多出10倍以上。与监狱有关的花销都被计入美国的GDP;但是,从社会福利的标准来衡量,(监狱人口多)显然是生活质量变差了。分析至此,人们应该明白,这样的GDP其实真的是“狗的屁”。一些国内的所谓“精蝇、砖家”再若用GDP的发展数值来欺骗民众,来以达到“特色”中国的所谓发展,那就真的为人所不齿了。

(三).“特色”的GDP

GDP既不能真实代表国力的雄厚与国家的强大,也无法反映人民的幸福指数,为什么国内有些人还如此热衷于炫耀?说中国的GDP业已超出日本仅次于美国了,已是世界第二高了。那么,是否也说明中国已经仅次于美国而跃居世界老二的程度了?

无论是从远古的宋清时期,还是造成当今社会的诸般乱象,譬如各地频频爆发的拆迁悲剧,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国民经济,官民矛盾日显凸出等等,如果说GDP是产生“特色”社会许多乱象的根源,是一个虚幻的强国泡沫,我以为也不为过。

“特色”中国在评价所谓的发展与成就时,应该更重视一些其它指标,包括考察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等因素,还应该有象征社会平等的指标——基尼指数、以及人们的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等等。

既然GDP还具备有效积累和无效GDP之分,更还有明知是一个认识误区,却为了显示执政水平与使人误以为发展了、强大了而强行作为而致使一定程度上的祸国殃民,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是当前社会的重中之重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曾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来越宽。

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济增长从增长机制的层面来看,是粗放投入式的;从增长路径层面看,又是外延型和边际递减的。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为标志的增长,只是在低水平基础上不断简单重复,也使得我国企业长期停留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的弊端必将不断出现。如对资源的无止境需求,对以美欧等国家出口市场的严重依赖,还有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等等;一任这样下去,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地区间的不平衡等许多矛盾还将日益显现。

谁也不可否认,随着多年来经济发展造成的弊端和上述不平衡的显现,中国社会是到了急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虽然,这一问题被提出来,但实际中如何实施还必须重视。这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的再分配过程。还将会面对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意改变现状的阻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还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但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应该通过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让人民确实得到实惠,不断缩小社会的收入差距,而不是再意淫什么GDP、狗的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