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美华: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精神文明决议”大争论》
sdgm:古人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笔者认为,美华(姑且将其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可谓深得个中三味。
本人细细想来,美华近期在乌有抛出的多篇文章,行的就是用舆论引导读者(当然是乌有读者),特别是夹杂着一些“内幕”等“猛料”文章,颇抓眼球,很多网友读后感觉“茅塞顿开”、“美华言之有理”。
美华最近又在乌有抛出一篇抓眼球的文章—《美华: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精神文明决议”大争论》,本人走马观花,有四点印象较深,逐一陈述如下。
其一,美华在导语中所说,左中右没有“最大公约数”的可能。美华究竟从何得知,笔者不得而知,但美华的这个“导语”,却绝非无的放矢,而是针对前段时间乌有转发的香港东方日报的那篇报道—《薄熙来崇毛尊邓 争取最大公约数——2011-10-6至7日东方互动报道和评论一束》。
当然,目前究竟有无最大公约数,见仁见智,笔者在短文《与美华谈票数》一文中有所阐述,认为时下是存在的。
其二,就是对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探讨文化建设问题作出说明,这不是改开以来的首次,引导读者不要产生过多的联想。
当然,至于能不能有所联想,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美华此文,让读者不要产生联想却是该文的目的之一。
其三,就是借赵秉志之口,委婉地将重庆打黑说成“黑打”。
其四,就是关于胡耀邦的一个客观的“放任”,一个主观的“严苛”。
这段行文颇妙,转帖如下:
胡耀邦以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为始,以放任资产阶级自由化为终,不仅走了一招险棋,也为自己郁郁而终埋下伏笔。历史有时就是那么严苛。
胡耀邦以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为始,以放任资产阶级自由化为终,这都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美华说是这样,不说还是这样。而接下来就是美华的妙笔之所在了。先有“险棋”后有“严苛”,倾向性不言而喻。
“险棋”也者,显然不存在不能走、不该走的问题,问题只是时机的选择,有的也只是美华对胡耀邦生不逢时的叹息。
接下来的“严苛”进一步阐明了美华的观点,让胡耀邦下台是“严苛”的。何为“严苛”,不该如此啊!
对胡耀邦也太过“苛求”啊!
试问(替美华一舒胸中块垒),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放任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些难道不都是“政改”的题中应有之义吗?
这个“险棋”说,既为往者胡耀邦惋惜,又替胡耀邦的追随者撑腰提气,不要怕,“险棋”非死棋,只要瞅准时机,果断出手,还是胜算多多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