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黎阳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黎阳老师:
你好。也许是一种本能,没有过程,无需教化,在乌有之乡网站只凭你的一篇《如何看毛泽东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周年》,就让我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回归了左派的队伍。和许多网友一样,我喜欢读你的文章,每天都在期待你有新作品问世。许多网友视你为当代的鲁迅,视你为民族的良心,从你每篇文章后的跟帖你一定能深切体会到读者对你的热爱和支持。你的名字已经化为了一种符号,像投枪,像匕首,更代表着正义和希望。乌有之乡因有了你和许许多多顶级学者的参与,它不仅成为了启迪民众觉悟的红色阵地,还成为了拥有中国最顶级文字的百花园。我就是以这种感受和收获日日流连在乌有之乡的。
黎阳老师,读你的文章,每每有一种美中不足的遗憾,那就是你也不能免于对引号的误解误用。你不要小看了这些引号,它们会使你文章的书卷气打折扣,文化感于无形中有所消减,让你的冷幽默平添一分刻意。我现在顺手打开你最近的《央视失火不算火灾才“和谐”》一文,就以它为例吧。标题上的和谐二字你加上了引号,其实大可不必,它根本不会引起任何歧义,加上引号反而破坏了整体意境,减轻了文字分量。多年来,和谐二字早已是一张空头支票,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甚至在老百姓的心中成了一个贬义词。你尽管敞开用而不必有什么顾虑,不管是对现实而言,还是对文字本身而言。接下来的正文引号就更多了。“灾”、“冤枉”、“受灾人”、“名义”、“实际”、“公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的不去,更新的不来”、“立项”、“水火无情”、“冬天里的一把火”、“九牛一毛”等等等等,不说别的,单是这些引号的存在就足以影响视线了,何况它们毫无意义。全文中的类似引号,都是多余的,统统可以删除。它们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有的是形容词,有的是成语,有的是短语,这些文字很自然,信手拈来,又不失准确平实,文字效果很好。加上引号,反而让人思忖,让思维卡壳,破坏了语言的流畅和本意。读者会因引号的出现而猜测语境,影响了阅读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这些被引号圈上的文字,不但没有产生你希冀的突出重点的效果,反而淡化了它们原本的功能,有时甚至会反其道而行之。我的案头上有一篇你的《“持枪抢劫”与“持权抢劫”》,标题上的两个连动词组你都加上了引号,是多么败笔啊。去掉引号,《持枪抢劫与持权抢劫》,多么清晰连贯,朗朗上口。接下来的目录及正文,密密麻麻的引号几乎铺天盖地。我仅以第一页的开头为例,短短9行,就用了17个引号,其中的枪、权、权力、显形、隐形这些字词你用的就是它们的本意啊,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如果我当你的编辑,我会将它们删除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严格地说,引号除了现代汉语要求的三种用法外均可视为不规范。黎阳老师,你试着将这些不必要的引号删除,你会发现,因为没有了画蛇添足的累赘,你的文字更加一览无余,更加不动声色的冷幽默,更加让读者会心一笑于你的反讽功力,而且减少了你打字的繁琐。你还会发现,不管是网络上的文章,还是纸质出版物,都清爽干净多了。何乐而不为呢。
黎阳老师,这种感觉和遗憾由来已久,适逢乌有之乡发出关于网友参与编辑校对工作的倡议,我鼓足勇气冒昧提出了这些看法,谨供你参考。我们素未谋面,也不知你身在何方,这封信只好借乌有之乡网站发出。
祝黎阳老师万事顺意!
海燕于北京
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