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宇太:人文学者与良心

火烧 2009-03-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人文学者的核心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追求天下为公,反对一己之私。提出人文学者应具备博爱精神,关注全人类福祉,而非仅为少数人服务,体现人本主义与良心的重要性。

按:此文根据宇太教授播客《人文学者与良心》整理记录。 从这一则播客,我们可以认识到什么是天下为公,什么是一己之私,什么人才是真正的人文学者。

 

人文学者与良心

     宇太

 

大家好,今天我想谈谈学者问题,主要是谈谈我对人文学者的认识。

首先,人文学者它的定义,或者简单地说,我们就不扣它的内涵与外延了。什么是人文学者?学中文的,学历史的,学哲学的,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艺术学的。这一类,可以统统称为人文学者。那么,人文学者从知识结构来讲:它的要害,从量上来说,所有的人文知识,它应该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应该是可以一锅烩的。虽然学术有分工,你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你绝不可以封闭自己,必须实行知识方面的革命大串联,进行广泛的横向大联合,使得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人文学者既然叫做“人文”,既然是这方面的学者,那么它的研究对象就只能是一个字“人”。一切都围绕着“人”来思考。比如说马克思,他虽然是革命导师,无产阶级解放革命理论的奠基者。但是,他应该是一个人文学者。你看马克思主义,它的核心出发点,就是一个字“人”。寻求人的解放,寻求人的发展,寻求人类的终极美好与最终归宿。一句话,他就是为了解放人,为了升华人,为了使人走向更好的目标,最终把人类送到一个他认为的天堂社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是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人本主义者、人权主义者、人性主义者,是最令人尊敬的可歌可泣的大人文学者。

所以说,中国乃至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文学者,要有爱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者爱人”。你的学问做得好不好,本质上就决定于你对人的态度是不是“爱人”。人文学者的优劣、美丑、好坏,集中决定于你对人的态度,爱的程度。首先是爱的范围,你是爱什么人?你是爱天下苍生,爱所有人,你还是爱你用得着的人,还是爱某一个利益团体,某一个阶层,爱某一个对你有利的剥削阶级。这是决定人文学者档次的重要制订标准。

现在我们的人文学者可以说是有各种流派,五花八门。那些缺乏“博爱众生”观念的人文学者,不管他的学问有多大,不管他的思维有多敏捷,但是因为他的立场没有站对,只为少数人说话,只为他用得着的一部分人说话,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最伟大的人文学者。因为他在做学问的同时,和自己的利益挂钩了。最大的利益应该是天下苍生,所有人民共同的美好与进步。这是一个人文学者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你这个出发点都错误,你只为少数人谋利益,你有奶便是娘。谁有权我就为谁说话,谁有钱我就为谁说话,谁给我利益我就为谁说话。你良心没有摆正,利益第一。这样的人文学者,没有永恒的真正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甚至在整个人类进步方面,它都可能起到负作用,反作用。所以说这样的人文学者,是需要我们警惕的。

任何人做人,都是要有点良心,但学者的良心在哪里、人文学者的良心在哪里?就是在于“爱人”,“博爱”,对人的态度要正确,要正宗。你自然学者,你造原子弹也好,你搞数学也好,你搞化学也好。这是另一类,他们是硬件。但是人文学者就不同了,对于人的道德要求、良心要求、心灵的纯净,这些方面,要求应该更高一些。如果人文学者良心坏了,出发点错了,选点错了,那将是整个天下的悲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