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邓小平与毛泽东、周恩来的情结》

火烧 2011-11-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分析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历程,重点探讨毛泽东与周恩来对其政治生涯的影响,揭示邓小平在关键节点上的决策与表态如何推动其复出,展现其思想敏锐与作风务实的特质。

《邓小平与毛泽东、周恩来的情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中不乏昙花一现人物,有的“一荣一枯”,如陈独秀、陈绍禹;有的“一升一降”,如李立三、秦邦献;有的“一兴一亡”如刘少奇、林彪。惟邓小平是 “三落三起”的领袖人物,而且是“落”得彻底,“起”得腾飞,这与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位伟人直接相关。第一次“落”,是因为邓小平认同毛泽东的观点而受牵连,随着毛泽东被排挤而成为“毛(毛泽覃)邓”团伙被撤职。又因周恩来是中央“三人小组”成员之一,与邓小平同为旅法成员而被起用,更因“遵义会议”毛泽东掌权而高就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第二次“落”,是因为他当上总书记之后,采取了“亲刘疏毛”的态度,充当了文化大革命“灭火队”副队长的角色,被列为“中国第二号走资派”而彻底被打倒。而“起”则是因为周恩来身患绝症,他又对毛泽东立下“永不翻案”的誓言,从而被毛泽东委以重任,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成为“一人之下,亿人之上”的人物。第三次“落”,是因为1976年4月,北京发生悼念周恩来总理、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天安门事件”,也由于毛泽东认定邓小平“永不翻案”的誓言“靠不住”,故再次被撤销一切职务。第三次“起”,还是因为毛泽东在撤销邓小平一切职务的同时,把党政军大权交给了“你办事,我放心”的华国锋,而没有交给“四人帮”,毛泽东对邓小平还做到了“手下留情”(保留党籍),这为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创造了条件。  

以上讲的都是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客观原因,而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邓小平自己的主观素质。邓小平的主观素质是什么呢?毛泽东称之为“人才难得”。邓小平又是什么样的人才呢?我给他归纳成八个字,即“思想敏锐,作风务实”。 邓小平是一位绝顶聪明,绝顶睿智的人。“孔圣人”说他自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七十而从心所欲。”邓小平却是一位五岁就志于学,比“孔圣人”早了十年;十五岁就立志报国,比“孔圣人”早了十五年;五十三岁就当总书记,做到了“从心所欲”,比“孔圣人”提前了十七年;“孔圣人”73岁就死了,而邓小平73岁刚成为中国当代的“圣贤”,93岁才去世,比“孔圣人”多活了20年。再说邓小平睿智也确实无人可比,譬如说林彪“913”事件一出,他立即上书毛泽东,表态支持毛泽东,批判林彪,“欢呼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宣誓“永不翻案”,(摘自邓小平 1972年8月3日 给毛泽东的信)打动了毛泽东而被委以重用。又譬如说,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又立即上书华国锋,“欢呼这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华国锋同志是最适合的毛主席的接班人,就年龄来说可以使无产阶级领导的稳定性至少可以保证十五年或二十年之久,这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来说是何等重要啊!”(摘自邓小平给华国锋写了一封亲笔信),又打动了华国锋,为邓的复出积极创造了条件,也为邓小平登上“圣贤”宝座开辟了道路。  

邓小平同志“作风务实”的事例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而 “作风务实”最突出之点,是他甘当“第二代”领导人。这既是他的伟大谦虚,又是他独特务实作风。从历史的角度来讲,邓小平属于共产党第一代革命家是绝无争议的事,他除了不具有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的身份之外(1924年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绝对可算是人民军队和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共八大他进入常委,这是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毛、刘、周、朱、陈、林、邓”七大领袖,只是邓排在最后一位。我觉得邓小平甘当“第二代”,是他只想当“鸡头”不愿做“凤尾”之故。因为做“凤尾”虽然美丽动看,但往往是有名无实,这不符合邓“务实”的风格。“鸡头”就不一样了,只管动嘴不用动手脚,功劳人人有份,而过错与我无关。我以为这可能是邓小平同志不当党政一把手,也不当国家元首,只当一名军委主席的缘故吧。权力权力,有实力才有实权,一个手无寸铁的人能同谁讲权力?邓小平同志打了一辈子仗,懂得枪杆子的重要,手里有刀枪这才是真正的“实权”者,只图虚名的人那只能算是书呆子。谈到这里,我想奉劝那些崇拜“法制万能”的人,你们的想法其实是痴人做梦。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只有“人治”,根本就没有过“法治”,因为“法”是由人来制定的,还得由人去执行。这叫强权底下无真理。人们都夸美国民主制度好,法制健全,如果美国没有强大的军队和警察队伍作后盾,美国的总统和国会议员连放屁都不会响,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