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产权清晰是否关乎效率

火烧 2009-02-26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产权清晰是否真正带来效率,分析国企产权是否明晰,指出私有制产权存在内部矛盾与决策缺陷,强调公有制企业需通过民主机制提升效率,而非简单依赖产权明晰。

产权清晰是否关乎效率

文 /曹久强

  西方经济学认为产权清晰就会产生效率,认为产权明晰是解决当前国企的唯一途径。在很多现在所谓的精英眼中,国企产权是不明晰的。所谓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就是物体归谁所有、归谁分享收益与处置的权力。先暂且不说国企产权是否明晰。我们先看看历史上产权明晰的后果。
  在历史上,封建社会中任何一个王朝在中国首先归属于一个个人以及他的家族。比如唐朝就是开国皇帝李渊个人以及家族的王朝。这种对于国家归属等一系列权力是非常清楚的,也就是说唐朝的产权是很明晰的。这种明晰不仅有法律、军队的明确保证,而且还有儒家思想的明确保证。在唐朝一开始非常清晰的产权首先面临着几个儿子继承权的是否清晰。按照传统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儿子继承权成为历史传统。也就是说,在私人所有产权下,继承权也是清晰的。由于属于国家层面的继承权,国家之上没有更强大的机构或者势力作为保障,因此,这种明晰的继承权由于儿子分配很不公,非常容易演变成势力的较量。比如玄武门之变。对于当今的资本家个人所有的企业来说,继承权是也是明晰的。即资本家的儿女都有同样平等的继承权。同时,在资本家企业之外,还有个更强大的国家。因此,国家进一步保障了这种继承权的实现。尽管如此,依然存在资本家几个子女之间的势力较量,特别是在资本家私生子加入的时候,这种较量更加剧烈。在现实中,资本家子女为了争夺财产与在企业中的地位的勾心斗角依然存在,只是在强大国家与法律的压制下被掩盖住了,或者说抑制住了某些子女的极端争夺的行为。但是,在这样明晰的产权与继承权下,亲属之间谋财害命的事情依然不少见。可见,在产权明晰的私人所有中,继承权明晰的情况下,依然存在内部勾心斗角、乃至互相残害。这样的事情存在,必然导致了国家、企业的内讧,怎么会有稳定、安全的效率呢?
  当一个皇帝即使是因为继承即位后,他对于国家的所有权是明晰的,也是合法的。但是,即位后的皇帝贪图享乐、荒淫无度是很常见的。尽管知道国家属于他,他并不珍惜自己的东西。相反,而是一味享用自己的东西。为了享用,不管是否会破坏自己的国家。这也是很多王朝亡国的原因。可见,产权清晰,并不代表自己会珍惜。对于资本家企业来说,开创企业的资本家会珍惜自己的企业。他的子孙也知道企业属于他,但是,他不会珍惜,而是一味贪图享乐。像现在很多资本家的后代挥霍了他所有的财产,让他的企业破产了,这样的事情一点也不稀奇。所以,产权清晰的私人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来的效率?
  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在封建国家就是皇帝独裁专制。虽然皇帝会听取大臣的意见,但是,不少皇帝向来独断专行。这样的依靠个人独裁专制做出的决策能保证正确吗?在资本家企业也是一样,资本家在企业独断专行,他的决策带有很大的个人成份,这样的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做出正确决策吗?毫无疑问是不行的。因为,产权明晰不能保证决策正确,特别是在个人独裁专制的环境中更是不能。因此,私人企业想有效率就很困难的。
  有人说,产权明晰可以对于外部做出灵活反应。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当封建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大浪冲击下,那些亡国之君依然醉生梦死,哪来的灵活反应。对于那些只是知道贪图享乐的资本家来说,外部的冲击他们也不会搭理,他们只是知道享乐而已。即使做出了反应,很多王朝也是反应不过来就亡国了,很多企业即使对于市场做出反应也破产了。可见,产权明晰未必就可以灵活反应过来。因此,很多产权明晰的国家亡国,很多产权明晰的企业破产了,哪来的所谓的效率。
  当然,有人也会说,私有制下产权明晰是有缺陷的,也会存在无效率的情况,也没有说是完美无缺的。只是找不到比这个产权明晰更能带来效率的因素。因此,这里就要看看国企是否产权明晰。国有企业是否是产权明晰呢?有人说国企是人人有份,等于人人无份,也就是产权不明晰了。这种观点是荒谬的。比如国家属于人民,人人都有份,但是,国家的产权还是清楚的属于人民。国家的产权并没有所谓的模糊。因此,借人人有份来说国企产权不明晰是不对的。有人又说国有企业属于国家,国家属于人民,为什么每个人感觉不到国企是我们自己的呢?这种说法也不成立。因为西方总资产阶级革命打出的旗号就是国家属于大家的,但是,西方国家一开始也不是全民选举,大家也是无法感觉到国家属于大家的。因为,这时(18世纪、19世纪)的西方妇女没有选举权,穷人因为没有足够财产担保也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大家怎么会感觉到国家属于大家的呢?可见,属于大家的国家要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机制来表现出来,大家也是不会感觉到自己对于国家有清晰的产权。国有企业也是一样,本来是公有的企业,还是沿用私有制下的个人(厂长负责制)等专制式管理制度,怎么会使大家感受到国企清楚的属于国民呢?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已经用法律明确了国企的产权属于国家,这种法律明确的规定怎么可以视而不见,硬是说国企产权不明晰呢?对于大家都知道的国企不是哪个私人的,属于国家的认识视而不见,这样掩盖国企明确的产权不知道用意何为。
  国家属于人民的事实说明,人人有份的公有产权如果没有具体制度来体现,大家是不能明显感觉到这种明确的产权,从而形成所谓产权不明晰的错误认识。有人又会说,国企存在很多制度。是的,国企存在很多制度,这些制度一开始个人负责制,现在是董事会制度。事实上,作为公有制的企业沿用私人企业下的董事会制度这是牛头不对马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董事会的组成是由资本决定的,后来还增加了独立董事,削弱了单纯资本的作用。但是,董事会依然是资本作用占据主导。由于国企人人有份,这么小的董事会怎么能够代表每个人的产权呢?同时,私人所有制下的董事会制度依然是资本独裁专制的场所,作为公有制要消灭资本独裁,怎么能用私人所有制下的董事会制度呢。把公有的东西用私人模式来管理,公不公,私不私,哪会带来效率呢?因此,当前国企的问题,不是产权不明晰的问题。而是公有制企业产权不应该用私有制企业的模式来体现。
  那公有制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国家为例,国家属于人民就不能那一个人独裁专制,不能用封建皇帝大臣会议式来体现。而是用民主共和方式来体现。既然人人对于国家有份,人人就有选举权、投票权。既然国家公有,就应该是集体民主模式。对于国企来说,人人有份,当然不能靠几个与私人所有制一样的董事会制度来体现。即使全国人民不能全部都投票,至少应该是国企内部工人民主集中制。事实上,国企对于每个国企工人都是有份的。同时,所有国企产品与服务都是国企工人自己劳动生产的。国企工人理所当然是决定整个国企运作的力量。既然国企内部工人人人有份,就应该像国家一样应该实行民主模式。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清晰的感觉到国企明确的产权。
  在民主国家下的效率不低于任何封建国家,那么民主下的企业会在效率上低于任何一个私人企业吗?毫无疑问,国家民主独立运行,也可以灵活反应,在国际激烈竞争中生存。民主企业也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独立运行,灵活反应。
  虽然私人所有制下的产权有缺陷,公有制下的产权也是有缺陷的。比如,民主决策下的长时间争论无法定论。但是,所有人都认为民主国家好于封建国家。因此,尽管公有制下的产权也会有问题,也是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企业民主下的产权还是优于企业独裁专制的产权。
  因此,产权明晰在所有社会都是明确的,跟效率没有直接的联系。相反,效率跟产权下的具体制度才有直接关系。当前中国国企并不是产权不明晰,而是沿用了私有制的制度。一旦国企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民主运作机制,他对于个人专制的优势就好比民主国家对于封建国家的优势一样明显表现出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