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火烧 2009-02-25 00:00:00 文艺新生 1034
文章围绕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展开,探讨印度社会的贫富差距、人性善恶与社会冷漠,结合个人经历反思现实问题,引发对命运与选择的思考。

  晚上回来家,很冷,心情也不好。纷纷扰扰和一些不快的事不能摆脱,虽然因为决心减肥最近晚上经常不吃饭,今天却想破个例---于是下了挂面。吃饭的当口,打开电脑顺便看个电影---就是这部《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虽然很早就下了片子,却因为拖拉快进党的恶习,一直没有仔细看。而今天想起它,是因为早上看股评家老沙的博客里提到。
  人人都想成为百万富翁,也许谁都有这么一个梦。所以片子里最后无数人关注着男主人公的最终结果。而作为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样的大众狂欢和意淫无比流行。而我本人,在股市上投的钱几乎亏的没有了,在最近几次连续的勇敢又失败的投机中,无比沮丧。这个国家里,现在人人想发财致富,最后却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实现。那诱人的画饼,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想一夜暴富么?---去买股票、去买彩票、去贪去偷去抢。一幕幕现实的活剧到处在上演。当勤劳致富的梦想到处在破灭时,人们都变得有些冲动。
  回到正题。
  影片的开始还有些笑料,当看到小男孩勇敢的跳入粪坑,像所向无敌的蒙古骑兵一样冲入人群,只为了得到一个偶像的签名,我开始被这部片子吸引了。而接下来,就是悲伤的回忆。而两个小男孩的谋生小诡计中,也时不时让人看得莞尔一笑---整部片子所不缺的,正像欧亨利的穷人小说,含着眼泪的笑。而其中好多细节,更是让我情不能自禁,眼泪止不住的流出来,即使是片末欢快的舞蹈,也不能让我停止流泪。我想,我应该写点什么,用最真诚的态度。
  我不知道片子描写的是印度的什么时期,但看来大概在七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的时段。那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啊,宗教冲突、贫穷、暴力与道德沦丧充满了这个国家。当小男孩失去了他们的母亲时,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而当狼外婆好心的收留了他们之后,不久就露出了吃人的锋利的獠牙。那些丧尽天良的禽兽,残忍的将孩子弄瞎去乞讨,当我看到那可怕的一幕,止不住悲愤痛哭。而这样的事情,在现代中国不也是时有听闻吗?在繁华的大街上,那身体俱残,拖着滑轮移动的残疾男孩,相信大街都见过,我朋友有一次亲眼看见晚上有一辆面包车把他们带走。
  这难道与我们无关吗?虽然我不喜欢儒学的奴才相,但赞同孟子对仁的解释,人皆有恻隐之心,这恻隐之心,即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善良的人们怎么能想像到这世界上有如此暴行。我不由想,我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建设了一个平等幸福的新社会,而现在,又出现了这样惨绝人寰的景像。写到这里,涕泪交流,眼睛模糊,不能自已。
  相比之下,是周围人的麻木。当三个小孩逃跑时,空车厢里满是双目双呆的男人,却没有一人伸出援手。当小孩子从车窗里探进去偷饼吃时,那个野兽竟然把他们推下了火车。当那个警察毒打小孩时,美国游客急忙制止,小男孩说:看到了吧,这就是你们想看的印度独有的东西。美国女人回答:放心吧,现在是美国时间。让人啼笑皆非之余不能不心酸难过。当贫民窟的小孩答对了问题,等待他的却是警察的欧打和电击。
  影片中重复了一句话:这是命中注定的。it is written.我不知道时态是不是错了。然而,这是命运吗?我没有答案。影片最终,虽然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却也让哥哥番然悔悟后被杀死在装满钱的浴缸里,极富有象征意味。这样的结局,只能是导演的杜撰了,就像鲁迅写小说,最后要在革命者的坟头开一圈齐整的小白花,给人以一点点暖色。
  而相信,在主旋律的和谐当今,我们是不会有这样较能反映现实的影片出现的。
  泪会流干,血会变冷,改变唯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