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企业工人访谈
前半部分为节选的博文部分。
1994—1998年,笔者在压力机分厂担任电瓶车司机工作,工作的内容就是来回运输铸毛坯铸件及制成品。当时的毛坯废品率愈来愈多,严重时十件毛坯在加工中一半以上因出现太多的砂眼而报废(即时采用补焊的挽救措施也不行)据笔者调查的结果:提供毛坯的外协点是总厂某干部的“点”(具体何人,至今不祥)无怪乎人们虽心知肚明,但噤若寒蝉。
这时便会有一系列“奇迹”发生,正向一句流行歌曲所唱的那样“特别的情给特别的你”其流程是:毛坯入库,检验100%合格,在加工中出现废品,返回毛坯库,由外协点拉走重铸,再次出现废品,又一次循环开始。
至于钱的结算,当然是以拉来的毛坯件数为准的,且结算迅速。一句话,废品愈多,外协点愈合算,因为它连原料投入这块都省了。
如果毛坯库,财务科账目保留的话,今天也是有帐可查的。
按照举报规定,如有明显违反常理的情况发生,即便没有证据,也可向检察院举报。
笔者当时气愤不过,曾匿名投书《工人日报》社,文章的题目是《市场经济还是官僚腐败经济》之所以气愤不过,是压力机分厂因毛坯废件过多导致巨额亏损,导致我们减少收入,被集体放假回家。当然这个“巨额”是多少钱至今也不得而知,所谓“经济公开”实在是一句哄骗上级的假话、官话、套话,笔者工作一辈子,从未见过一次经济公开,公开了还怎么搞“猫腻”?
好处有人得,好人有人作,但腐败的苦果是由我们来尝,所以老百姓为什么最痛恨腐败,由此可见一斑!
到1998年,压力机分厂实在经营不下去了,于是以解散告终,这便是事情的真像,当然在厂史上是如此表述:“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真是文过饰非,生花妙笔,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深化改革”中,我被分配到原焊接工段,此时独立经营,称“xxx公司”6年之后,又一次“深化改革”企业改制,改制以后,我们一下子陷入困境,收入大幅下降,引起员工不满,终致集体联名致信党委。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样的一条轨迹:引进先进的技术—腐败发生—无人过问,——企业倒闭——工人倒霉。但有人因此倒霉,也有人因此而获益。(注1)
2000年,压力机分厂由几个人承包,从此大有起色,2003年改制后愈加红火,员工收入不低于大厂职工。
2003年底改制前是xx设备厂,改制后是xxx金属构件有限公司。2003年的那场改制也是典型的暗箱操作企业资产100%为经理层所有
2003年厂子改制的大体情况:
以搬迁为名迫使工人下岗(搬迁给你经济补偿金,职工走人完事,而改制,就有一个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问题。)。并召开职代会,却设法剥夺了职代会对买断措施的表决权
10月20日 ,职代会预备会,领导宣读厂子的搬迁安排富余劳动力下岗的文件,职工代表反映强烈。
10月25日 ,三厂召开了三厂历史时间最短,首次无须职工代表表决的“职代会”,并由此形惯例,以后领导想干什么在会上一说,然后散会,无须通过。……在车上代表们也是骂声一片。
11月6、7日 小单位分头会
我提意见说谈我自己,我已年过五十,没有技能,劳动力市场我也去了,像我这种情况找不着工作。现在你让我失业了,我怎么办?其他工人也是技能单一,属于没有本事之类。你让我们怎么办?郭宁说“你们接着干。”请记住这句领导的承诺,是没有时间限制的,而且是对我们全体,正因为有了这句话,原环保厂解除合同工人签字相当顺利。
人力部部长承诺说1.下周三答疑会,给工人说话的机会。(结果那天领导干脆不来了)2.让无特殊技能的老工人接着干。
汽车队的会开的可就没有这么文雅了,有工人在会上对领导当面破口大骂:“操你妈,你给我买断,我杀了你全家”。公然恫吓领导,并有5人拒绝在解除合同上签字,最后剩下2个人时,仍坚持了几个月。
从2005年春天,XXX公司全体工人集体信访,(15人)要求成为国企改革的参与者.到同年12月27日,有10名工人自愿成为公司股东(5人退出),并签署了内部协议.再到2007年9月5日,有10名工人成为经工商注册的公司正式股东
2005年我带领公司全体工人信访一年,我们终于成为公司股东,占公司股份24% ,不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我们又通过近两年(2006—2007)不懈的抗争,争取,最近我们已成为经工商注册的正式股东。但经营者仍拒不向我们公布公司资产情况。
XXX公司的全体工人,奋起抗争,逐级向有关主管机关集体信访,要求规范化的改制。在经过我们一年的信访以后,在2006年初,我们终于达到部分目的:职工成为股东,目前职工持股占股份的24%。按规范化的改制,职工应持股49%。
但即使如此,公司还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2006年之前,工人上访,怠工,和经营者争吵,时有发生,有一次还差一点动手。在工人拥有股份以后,此类现象未在发生。
所以我明知我可以利用我的股东身份到法院起诉经营者的不法行为,但我不敢采取这样的终极手段。现在如果在钱上再要给他们抄底,这不是挤兑他们和我玩命么?
……
2008年11月成立工会的详细过程
1:当初改制时以白菜价购买的国有资产,这块肥肉尚未吃到嘴,岂有主动撤离之理?2:公司今后如遇拆迁,补偿款可达300多万(据一位经营者讲)所以他们的“集体辞职”只能是要挟我们的一场闹剧。果然,会后再也无人提起。不过,这对我们工人中的意志不坚定者,事实上已构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
2:15日会上极为反常的事情
A:15日开会,为了与会者能够全员参加,14日即作了提前通知,始终未见任何人有任何情况。但开会以后,发现一工人因“临时有事”造成一人缺席。
B:选举开始进行,此时一工人提出:“能不能等那个工人来了再选?”
C:选举并未因以上插曲而停止。此时,有一工人提出“工会能不能给解决就业”这种极为无理的问题(此前经营者也是这么问工会干部的,如出一辙)又有一工人说:“这个企业有今天,没明天的”然后两个人当场宣布退出参加工会。
选举工会组织员到此流产。能出现这么个结果,实出我意料之外,因为会上说话的这三个工人,是开会从来不发言的。他们这一次这么做。很明显,是看经营者的脸色说话,以求邀功买好。
事后得知,有一经营者说了,年后给工人提高待遇,工人理解为涨工资。既是涨工资,就可以有多有少,于是在实惠面前,有人出来,表现自己。会后其他人的态度是,就等着涨工资了。
16日,我考虑工人们见利忘义。我干脆在利上做做文章,晓之以理。于是写下:“加入工会的好处,算一笔细帐。工会每月的活动经费是工资总额的2%,我公司每月工资按三万元计,2%的60%是每月360元活动经费(注:工资总额的2%的40%需上缴上级工会)。但实际情况是参加的人越少,每位会员每月的活动经费越多。愿意参加工会的同志,商量好,我们找一个时间,进行无记名投票,工会一旦成立,公司必须每月按时拨款。”
18日,两天过去了,没有任何动静。我觉得应该明确写出成立工会后要干什么,还要羞辱一下当我主张权利的时候,这帮人并不敢发一言,完全是看资方的脸色行事。可是他们在成立工会的会上,出起难题来却勇猛的很,这些懦弱的猛士们。
…………
访谈部分:
问:向《工人日报》投稿反映腐败问题后有什么反应?除了笔者自己,其他工人如何表达不满的?
答:没反应。这种事情遇见的多了,我反应过的许多问题都石沉大海。很少有人关心这些事情。觉得事不关己,背地里骂两句就完。
问:2000年厂子被承包,那些承包者原来的身份,他们的收入和普通工人收入的差别?改制后红火的原因?
答:承包的几个人里有一个是厂长,其余几个也没什么太特别的。原来他们应该有分红奖金一类的,具体不清楚。改制以后企业成了自己的,不可能是向以前那样吃里扒外了,经营者各方面抓得紧了,这是红火的原因。
问:改制的具体过程,经理层是以怎样的理由获取100%的资产的?
答:工厂是在工人们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改制的。厂子里发的文件不提改制而且总是模糊焦点问题,而工人们对于工厂的事情一向不关心,上面搞什么动作也从来不给工人说明白。甚至在后来我们上访好长时间,还有工人觉得我们还是国营厂子呢。改制后直到工人看到自己的工资下降了、实际利益受到损失,才开始反过味来。
问:以前职代会作用大吗? 2003年10月20日 代表们开完预备会回来以后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比如组织什么活动表达不满或反对?罢工一类的?
答:我就八几年的时候当过一次职工代表,后来就没干过了,那就是空架子,没啥用。我不是职工代表,没有去开会,这事也是他们回来以后再给我们说的。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没人组织任何活动,大家只是心里不满,口头说说。工人们不太可能罢工,一家老小都在这,真把事情闹大了,要吃亏的。
问:正式开职代会的时候,领导不给解释就走了,代表们当时为什么没采取些措施,比如把领导扣下,和他讲清楚一类的?
答:这很不可能。即便是我当时在场也不太可能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很多人都是相处多年,大家都很熟,一般不会撕破脸。
问小单位分头会上领导给了口头承诺,为什么相信他们的口头承诺?承诺兑现了吗?
答:觉得他们应该不会乱说。基本上都兑现了。除了几个人自己找事做离开工厂以外。
问:为什么汽车队在开分头会时反应如此强烈?有没有组织起来反对改制?收入变化?文化程度?最后结果?
答:汽车队大都是卡车司机,那些给领导开小车的早就被安排去别处继续给领导开车去了。卡车司机走南闯北见识多些,胆子大。他们的原收入比车间里的一般工人高出一截,出差有很多补助,而改制前后他们的待遇下降得很厉害,所以不满更强烈一些。没听说谁组织维权什么的。文化程度和车间工人差不多。最后有几个调到总公司去开车了,但是待遇下降,有几个单干了。
问:为什么03年改制,05年才开始上访?5人为什么会退出?
答:还是上面那个原因,刚改制那会工人们开始都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除了知道工资要下降,而且自己的工作变得不安稳了,很可能说没就没有了一类的,不像以前是铁饭碗了。而对于工厂性质的改变、自己的权利究竟丧失了多少,是过了很长时间才逐渐明白的。因为那些领导们开始就不给我们说明白,就在糊弄我们。网上博客里放的那些厂子里发的文件里就很明白,他们开始根本不提什么改制,关键的问题全都模糊过去。那5个人拿钱做别的去了。
问:信访经历,有什么印象较深的事情?对于信访作用的看法,是否认为信访是最有利的斗争武器?
答:我们的信访材料是一个销售科的也是上访的,在上访的时候帮我们捎过去的,我只写了上访材料,没有直接接触过相关部门的人员。但我们的上访很顺利,而且给解决了问题,那个销售科的问题倒没有解决。材料写得好能写到重点上而且涉及的钱数较大可能都是我们成功的原因。我知道一些老的上访户,有些人是经过多次上访无望之后,对上访失去了信心,明白这世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了。单靠上访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领导者高高在上哪管得了底下那么多事。
问:经过斗争以后,到2006年工人们仍未拿到规定的49%的股份,具体原因、领导的借口?
答:按照当时厂子里债转股的规定,最后工人们的总股份是占24%,争取到这份上感觉已经不容易了,而且据说国内没有一处能达到49%的。
问:多少工人有了股份?拥有股份以后工人的工资收入构成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工人们不再反抗,是因为满足于分得的股份了吗?心理变化?
答:目前9个工人有股份。有5个工人没有入股,而是拿着钱离职去干别的了。一个退休了。当了股东以后,工人有分红,比如前段时间厂子里卖了一台机器,得了17万,然后按总的人头平均分了。这在原来都是不可能的事。厂子里有什么事工人根本管不着,更别说分钱了。而且分这钱也没按股份的多少分,(存疑)成了股东以后就觉得厂子里的事情和自己有关系了,而且经过这几次的事情,也都得到些实际的利益。
问:你们成了股东之后,后来又进厂子的工人怎么办?继续入股吗?
答:股东肯定是越来越少,不然人多了的话每个人分的钱就少了。厂子里的临时工不可能让他们入股的,他们也没这个想法。
问:这样不是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吗?而且这些后进厂的很可能就会和你们对立起来吧?
答:这个……,美国也有那种工作几年之后也可以当股东的例子。
问:但是像南方那种很大的工厂,工人流动性很大,即便流动性不大,一个工厂上千人甚至上万人如果想实行这种入股的方式恐怕也不太现实。
答:是有这个问题。
问:而且现在国企改制进行的也差不多了,如果想要推行这种工人入股的方式的话,肯定会损害大部分的领导们的既得利益,他们可能不会轻易的答应。
答:可能是。
问:您在维权过程中是不是已经受到一些威胁?怎样处理的?工友们有无提供帮助?
答:曾被要挟过要开除我,我对他们说,谁动我饭碗,我敲谁的狗头!事情都是我一个人在做,没和别的工人商量过,只是材料写好以后找他们签字。其实那些领导们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好几个人各有各的考虑,如果要是就一个人,我还真可能不敢这么干,不然可能早就被打残废了。
问:后来如何想到要建立工会的?
答:几年来,我一直为工人真正行使股东权利而进行不懈的努力,这一次积极主张建立工会的目的也更是如此。
问:职工代表大会此时还存在吗?什么情况?
答:厂子改制以后,原职代会就不存在了,但是还要继续争取工人权利。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在做,上面会把矛盾针对我一个人,所以成立工会也有依靠这个组织而不是光靠我个人去争取的作用。
问:其他工人股东对于成立工会的态度?
答:比当初上访、当股东积极性差很多,觉得没什么用。
问:这几个工人上访时的态度什么样?
答:那几个人上访时有的态度就模模糊糊的,估计他们有人在领导那给我打过小报告。汇报我这些事情的进展。
问:成立工会过程,工会上级、厂领导、其他工人态度?
答:我对申请成立工会到现在的情况很失望。那次开职工会,请上级工会过来讲一讲成立工会的作用,他们说了半天最后一位说的倒让人觉得成立工会一点好处都没有。有意思的是,开会以前本来他们说好在一个地方见面,但结果有一人没去约好的地方,绕了个弯先去公司领导那了。(误会?)然后她在开会的时候讲的东西也打击工人们成立工会的积极性。本来工人们成立工会的积极性就比上访当股东那会要差。公司领导不明着反对,但是决不起好作用。
问:您和其他工厂有类似维权经历的工人们联系过或者交流过没?维权过程中的一些法律资料或者是上面发的文件都是从那里获得的?
答:没有接触过。我的人际圈子很窄,那些资料领导们都不给我们看也从不说,我有些是从图书馆里查到的, 后来上网熟练了有些是从网上找到的。
问:有些大厂子也搬迁了,他们也有很多因此下岗的职工,他们待遇怎么样?有没有不满而维权的?您有接触过吗?
答:我没接触过。不过我在报纸上看到他们的安置工作还是做的不错的。尤其那种大型企业实力也雄厚,而且他们不把工作做好了,闹起来是要出大事的。
问:您了解到的本市下岗职工待遇分别怎么样?比如公共汽车站台那些引导员们的来源?我有时也想和他们聊聊,但不知道怎么问好。他们的精神状态?
答:那些公共汽车站台上的引导员都是下岗工人,有化工厂的,机械厂的。他们一天工作6个小时,一个月900块钱。我和他们聊过天,我就说我自己是下岗工人,和他们打听工作什么的,他们一听,话就多了,聊聊生活啥的,反正没有不骂的。我知道的有些下岗职工,每个月就拿几百块块钱低保,该打牌打牌,该遛鸟遛鸟,还就那么过,一点不着急似地。本地区里的工厂越来越少了,那些所谓的国企也大都在走下坡路了。我感觉本市的工业行业已经是夕阳产业了,现在都是金融地产什么的。
问:您了解“鞍钢宪法”吗?怎么看?
答: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吧。我80年进的厂,那会都已经改革开放了,对以前的事情不了解。听有些老工人说过去怎么怎么好,我一说过去不好,他们就说是我没经历过的原因。但我估计也就那样。要是真有那么好的话,怎么还会变成现在这个样。
后记:该工会现已成立。感兴趣者可见链接:http://blog.sina.com.cn/liouro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