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民族文化,引导民族同化 外一篇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自建国以来五十六个民族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相互尊重民族风俗是中华民族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六十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对少数民族风俗严加保护。
人类从最早的小部落发展到今天的国家,是融合同化的结果,由早的小部落相互融合同化形成大的部落,大的部落又相互融合同化形成更大的部落,最后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民族和国家,同化是人类进步的必然。
反思我们六十年来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对少数民放尊重有余,同化不足。把尊重当成了保护,撕裂了民族同化,最为不可思议的当属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当因受到大地震严重破坏所居地质结构,家园无法在原址重建的羌族准备迁移到汉族人居住的地域时。我们的一些民族专家竞然出来阻止,说羌族人数已经很少,这样可能造成羌族就此消失,并重新在闭塞的深山里重新选址,重建羌族。
历史上羌族是一个较大的民族,历史上那个著名的行军减灶的故事,就是中原民族与强大的羌族在战争中的斗智斗勇。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羌族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同汉族人想融合同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仅剩深山中很小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几十年来又有相当多的羌族人走出深山,谋求发展,融合到汉族当中去。现在就仅剩那很小的一部分了,即是保留下来的很小的这一部分,也在发展中与华人的主流人口相通相融,说汉语,行汉风俗,与华人主流人口已经无二,只是保留了名义上的少数民族。在汶川大地震后,羌族人要求搬迁出大山,寻找更好生活。这是民族文化融合同化的结果,是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人类的进步。这时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发生在了最不可思议的民族专家学者身上。
实际上同羌族相似的情况在其它民族也同样在发生着,变尊重为保护,人为了撕裂民族间的自然同化,把各民族割裂开来,我们应该反思了。
民族的融合同化的前提是文化的融合同化,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有缺陷的,我们刻意保护各自独立的文化,阻隔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化同化。
文化的融合同化方面,美国人的文化融合同化很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有白种人、黑种人、棕色人种、黄色人种,而文化方面更是来自千差万别的国度、地区、宗教团体。然而这些文化在美国这个国度里却相互融合同化成一种全新的美国文化。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古文化,但是由于地缘的原因,这些民族是千百年来生存在同一块相邻的土地上,并有相互的交叉,其文化也有相互的交叉。这种地域文化的融合同化,应该比之美国的多种族文化的融合同化要容易很多。我们在这方面是走了弯路的,把尊重民族文化,变相成了保护民族文化,阻隔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同化。各各单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融合同化成一种新的华人文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社会的进步,是文化的进步,经济的进步,民族的进步。而我们在过去,却一意孤行,阻止这种融合同化,象保护文物一样去保护一种趋于消失的落后的文化,这也就给我们中华民族的进步下了绊脚石。
羌和文化与华人主流文化的融合被人为的阻止、滞后,就是我们民族政策错误的佐证,现在我们到了反醒我们的民族政策的时候了。尊重民族文化是为了民族和谐,为共同发展,为了华人民族的同化进步。
2009-7-12
7.5过后看新疆
新疆乌鲁木齐市的7.5事件造成近两百个鲜活的生命惨死在棍棒之下,血淋淋的社会现实让人们看到了民族矛盾的激烈程度,这是几十年来各种矛盾在新疆的总暴发。虽然这一事件的诱因是广东韶关旭日电子元件厂的汉、维两族工人的群殴事件,但其发展之惨烈,影响之广大,对今后影响之深远,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群殴事件。 9月3日 又发生的针刺事件,说明了7.5事件后果的严重性,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抚平的民族仇恨,由此造成的民族仇恨在很久的将来都将难以消除。如果处理不当,其后果将难以设想,由此而让人想起了俄罗斯的车臣,但愿新疆不会变成中国的车臣。
新疆的民族矛盾激化既有来自于三种势力挑驳的原因,更有来自于管理层的腐败造成的民怨,在中国的今天,官场腐败是一切重大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成因。官场的腐败,加深了人民群众对社会的不满,对生活现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平等、不公正的无耐。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把对这种官场腐败的愤恨和对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不公平的不满转移到了对民族关系的不满,给三种势力分裂民族关系以可乘之机。
反思政府管理层自身的问题,切实从根本上解决官场腐败,铲除腐败官员、创建公平社会,才是民族和谐的根本之路,问题在于高层在根本解决民族矛盾与铲除腐败这两大利益之间的取舍。
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敦煌一旅游景点,一个新疆建设兵团某团长的太太在两个保標的簇拥下殴打景点解说员,官场的腐败之烈跃然而出。如果这仅仅是个案,也许是那个团长太太的个人素质问题,可是这种景象在今天的中国人眼中随处可见。从那个深圳海事局局长在欲猥亵幼童末遂时,对幼童家长的公然挑衅;到邓玉娇案件中官员的嚣张;再到这个团长太太的专横跋扈。官员的腐败从酒桌腐败,走到金钱腐败,再走到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对平民百姓的欺压,甚至于与社会黑恶势力联手。在有些地方不仅仅是个别官员与社会黑恶势力联手,更有个别基层政府与黑恶势力联手。在汉族民众地区激起的是民众与官员、政府的对立,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必然会转移到民族分裂的道路上去。
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发展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追求目标。发展新疆地区的经济,尤其是发展疆南等贫困地区的经济,是解决新疆民族矛盾的最关键因素。经济生活水平的低下,社会地位的低下,极易使疆南少数民族群众把希望寄托于三种势力。尽快提高新疆地区,尤其是疆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是防控境外三种势力对维族人民群众挑驳渗透的最有效、最可靠手段。新疆地域广大,地矿资源丰富,当前最为快捷的手段就是引进大型国有企业,引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输入新的科学文化技术,从而团结新疆各民族群众,提升新疆各民族群众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
目前在新疆地区开展彻底的反腐败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可以把新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注意力,从境外三种势力的挑驳吸引到反腐败与经济发展上来,减轻民族矛盾压力。
新疆7.5事件如此大规模的群体聚集性暴力事件,各地基层党组织事先竟然没有一点迹象线索上报,各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基层党组织是深入到社会各阶层的触角,是获取社会基层信息最早、最直接和最基本来源,是解决社会基层矛盾最早、最有效的手段。通过这次7.5事件的深刻教训,应当引起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高度重视,应当对新疆各级党组织进行一次彻底的整顿与重建工作,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整顿与重建,彻底清除各级党组织内部的腐败现象,使党的基层组织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保证一个高效、快捷、可靠的党组织工作体系,使得各种不利于民族团结的矛盾能够在基层化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广大,面积有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内地几个省份加起来的面积,加之少数民族集中居住,自然潜意识中的“民族国家”意识较浓重。如果将新疆划分为若干个省份,在省内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设立自治县,同一少数民族分布到不同的省份,可淡化少数民族中的“民族国家”意识,强化“国家的民族”概念,更有利于民族和谐。
应当从政治上重视少数民族同胞,中国民族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看似倾向于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学生升学等方面都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公职人员还享有少数民族生活补贴;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对少数民族人员在生活上还可以开小灶。但这只是在生活方面,而在政治上对少数民族不仅没有优待,更有政治上的歧视嫌疑。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党委书记都是清一色的汉族人,没有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市、县党委书记是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担任。虽然有个别少数民族人员在中央机构任职,也只是副委员长之类的高职低权的闲职。个人认为公平、公正的从政治上对待少数民族,是民族和谐,民族同化的一个前提,只有少数民族在政治上觉得与汉族人平等了,才可能、从心底里戒除对同化的抵触情绪。
不否认如果现行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本地少数民族官员任区、市、县党委书记,有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好办法,反而有从政治上压低少数民族的嫌疑。建议实行少数民族干部与内地省份汉族干部进行跨地区交流任职,把工作能力强的少数民族干部调到内地、沿海省份汉族人集中的地区任职,少数民族干部也可以任内地、沿海省份的省、市、县、镇的党委书记。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干部也可以调任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担任干部职务,当然也可以担任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省、市、县委书记。只有这样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只有真正民族平等的前提下,才可能在人们心底里产生民族团结的情结,产生“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巩学民 2009-10-11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