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忽然怀念起雨果和冰心——门外谈文三题 马望野

火烧 2011-11-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30
文章通过深圳杨武事件引发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怀念雨果与冰心的文学精神,探讨文学与现实的关联,关注社会治安与弱势群体生存状态。

忽然怀念起雨果和冰心。。。。。  

——门外谈文三题  

马望野  

=========================  

据《南方都市报》(2011/11/08)报道,10月23日,深圳宝安区联防队员杨喜利打砸男子杨武家,杨武妻子王娟阻止杨喜利反遭毒打强奸,杨武由于害怕躲在杂物间。一小时后杨武报警并将妻子送医治疗,因付不起钱只好返回家中。事后杨喜利家属威胁杨武要求撤诉。杨武受访自称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人。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马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对妻子的同情,对凶手的谴责,对丈夫的呵斥,铺天盖地。在各种声音中,对这位懦弱丈夫的指责甚至超过了对凶手的谴责。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自称“世界上最窝囊的男人”说自己“还要生活只能忍气吞声”。调查后也证明,凶手杨喜利类似的打砸暴行已经不是第一次,而每次都以杨武的忍气吞声求得太平,“忍”就是杨武们的“生存哲学”。(见《北京青年报》2011/11/10  广西职员苑广阔:《原谅懦弱的丈夫  反思混乱的治安》)  

这是一个出人意外的情节:妻子被旁人强暴在当场,丈夫却怯避躲了起来。怪不得有的网友大骂其不是人。可是一听到他的辩白,却叫人不能不为之责备同可怜齐至,愤怒与悲哀俱来。据说,直到事发,杨喜利仍旧是当地的联防队员,行凶的时候正是借助其队员身份恐吓威胁受害人,甚至连殴打受害人凶器,还是联防队配发的铁棒、警棍。而事件发生之后,凶手杨喜利所属的街道社区却迫不及待地撇清干系,只说他脾气暴躁、酗酒闹事,就不说为何招聘他进联防队还干了这么些年。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及其后盾,无依无靠、没根没底的外来户、农民工。。。。。。等等,只有逆来顺受、苟且偷生的份儿了。他们生存的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合理么?正常么?有多少人,包括诸多的公仆,会去过问吗?杨喜利之类能够横行霸道,就是对当时当地行政部门、对当时当地主事者的良好治理和热忱服务的断然否定。即使是受害者该处周围的好心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吧?有杨喜利之类在“联防”,您要主持正义,坚持真理,并不容易啊!开口要比钳口难!一边是强者,一边是弱者,对两者之间的争执、矛盾,要表明态度嘛,凡人,都会有是非的判断,也会有得失的计算呐。此情此景,想前想后,忽然,我想起法国雨果也是描写下层民众生活挣扎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正是创作这部不朽之作的这个作家,公开出面谴责自己国家的军队参与八国联军掠夺和毁坏圆明园行为的这个作家,为了维护人类的准尊严,为了保护祖国的荣誉,胆敢宣称那是不齿于世界的强盗作为。由此想来,《悲惨世界》的出现和流行,那并不是一种偶然。可我们有这样的作家么?而这样的作家写出来的这种作品有地方、有人能给发表、出版么?。。。。。。说老实话,我们的作家,干一干关心社会、关心现实、关心群众、关心民生。。。。。。的此等活计,才是一种爱心的表现。有那么一段时光,我们不是常常在高唱“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么?爱是什么?什么是爱?是真爱,还是假爱?记得,1988年,在“冰心文学创作七十周年展览”的开幕式上,与她的莫逆知交的萧乾先生,就曾经这样说过:“可以向冰心大姐学习的很多很多,但我认为最应学习的是她那植根于爱的恨。那些满足于现状、维护现状、利用现状自己发旺的人,就生怕有人对现状有所指摘。其实,这样的人心里所爱的,只是他自己:他的地位、权势和既得利益,因而对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那么处之泰然,那么熟视无睹。不能恨的根本也不能爱。”(《人民日报》2011/11/06  李 辉:《冰心:“做一个真诚的人”》)。善哉斯言!  

啊!象雨果和冰心那样的作者,我们也许还是会有的吧。不然,杨喜利之流的霸道,杨武式的窝囊,怎么能被拿到阳光照耀的广场上来示众的呢?  

(2011/11/1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