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产业永远是最基础的
                文章强调一二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金砖国家通过稳定、建设与实体经济实现成功,指出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呼吁中国坚持低中高协调发展,重视实体经济与社会稳定。
            
            
                几天前,20G在法国召开,新兴国家因欧洲债权危机而自信,金砖五国而耀眼,中国应该最耀眼的。 对金砖五国的粗浅认识如下: 1、首先从金砖五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看,中国公有制为主体,没有终身制的一党执政,多党合作;印度摆脱殖民后民主选举政体,反殖民成功的国大党占据多数为长期的执政者;巴西是早年独立后建立的民主选举政体,当前些年自由市场经济在拉美失败后左翼政党纷纷上台,俄罗斯从公有制转变为私有为主体,总统总理轮换掌门;南非是黑人反抗种族歧视胜利后黑人政党执政。 2、都是大国,人多地大,政局和社会基本稳定。都发展的速度不俗,相比中国最醒目(谁能说她,不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前30年的道德红利、人口红利、及老祖先守下的土地红利有关)。 3、或革命后建设再改革开放、或独立后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经济、或西式模式失败调整发展模式、或革命后解体守住阵脚、或推翻种族压迫结果摊子调整政策,共同点是集中精力搞建设,接受了市场经济,但不搞自由市场经济。 4、搞市场经济,接受了西方转移过来的中低端实体经济,不搞自由市场经济,抑制了其经济危机的负面因素。 5、市场经济的可控,应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不可控的经济任何时代都是大问题。 6、待两极分化加大,政权的可控性减弱,谁家的经济危机也会不可避免,早防少遭殃,晚防多遭殃。 7、简单总结:稳定、重建设、实体为主、可控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成功的基本要素。金砖五国关键是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无论其是低端还是中端,是在工业化科技化的实体部份赢得了成功。 应该“感谢”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感谢”美国与西方的中低端实体经济转移。前者让美国和西方失控,后者掏空了西方产业的低中端的基础,并促进了新兴市场及其所在的国家。但必须明确的是:主要是用汗水和辛劳及心劳换来的,是被剥削来的,不是恩赐给的。 所以,根据金砖五国和美国西方的正反经验与教训,现在该看出端倪,并须明确下来的是:在社会稳定和集中力量搞建设的前提下,实体经济永远是基础,主要一产和二产,各国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低中高按比例协调发展。 中国曾经摸索出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的方针,走过一二三产的发展过程,应该确定下一二三产及其低中高按比例协调发展的新方针。 并且一二产永远是基础,永远是整体由低到高,低中高协调发展的过程,整体再高或有了一些高的,也不可轻视低端和中端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点恐怕德国应该是西方的榜样。 细说三点: 1、低端不是低级,更不是粗糙。精细完美的低端不代表附加值低,也不一定就卖不出好价钱。比如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手表;比如钳子、扳手、螺丝刀;比如打火机、手电筒等等。 中端不是中级,更不是可有可无,精细完美的中端不代表一定是中小企业,也不一定就卖不出好价钱。比如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油烟机、热水器、壁挂锅炉、等等。 高端不一定就是高级,更不是代替一切,一二产的高端有了最好,若没有,中低端总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剩下就是:一二产中的农业、重工与轻工三者也有个比例合适的问题(中国经验)。简单一想就明白,无论是谁,若底盘小了,头大身子细,能举得住吗?不出问题才是怪事,可美国和欧洲就出了这等怪事。当财富都集中到极少数人的手中,当国家政权对这头大身子细的状况也拿它没办法时,一切怪事也就不怪了。 若有一天命丧黄泉,黄泉就是两极分化,就是1%和99%,因命中注定。 2、高端不可能引得进来,只能靠自力更生,也就是当今换了个自主创新的说法,词不一样,意思一麽一样。 美国和西方靠着高端,解决不了全社会的衰败之势,大资本已把国家引上了寅吃卯粮、追逐享乐、借债过日子的不归之路。 3、想靠开疆扩土的发现新大陆和坚炮利舰殖民掠夺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虽在收复失地,但也是今非昔比,终究还是各国人民自己说了算。 美国和西方,抢和占不行了,低中端的苦吃不了,高端能养肥1%,但养活不了99%,剩下的真不知还有什么出路和前途,老老实实和低中端的能吃苦的国家和平共处算了,毕竟刚落毛的凤凰比鸡大,用廉价买了那么多的生活生产必需品,还不依得个不饶,老毛病啥时都改不了。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