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导演休矣!
文章批评第五代导演丑化革命形象,推崇第四代导演主旋律作品,强调革命文艺路线重要性,呼吁青年一代关注正统电影创作。
“第五代”导演休矣!
马列矛
文革后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中国第四代导演,基本上仍是我党的革命战士,仍是遵循毛主席《讲话》,在舔干文革的伤痕后拍摄了反思极左的大量影片的同时,更拍摄了新时期的主旋律影片:《归心似箭》、《八女投江》、《血战台儿庄》、《星光灿烂》、《小花》、《大决战》…………是世纪之交一道银屏灿烂彩虹。
但是由张艺谋的《红高粱》为代表的所谓“第五代”导演的超级精神垃圾迅速崛起,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丑化中国人民的革命形象,把“高大全”变成了“矮小丑”。他们的目标是进军好莱坞,他们的效益是毒害了整整一代青少年,而获得天文数字的财产。整个断决了与第四代导演的血脉联系,整个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背离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
自十月革命后,由高尔基为代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是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而第五代导演的精神垃圾是与以上格格不入的。他们是资本主义改革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精神产品。这些具有表演、摄影、美工的艺术天才的艺术家,其作品艺术性越强,毒害性越强,他们作为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落后的精神贵族。
党的革命艺术家仍在顽强战斗,他们的主旋律地位虽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妖魔鬼怪、流氓奸商所排挤,仍然创作了《大决战》、《毛泽东》、《大进军》、《横空出世》、《周恩来》、《开天辟地》、《任长霞》、《八路军》、《张思德》…………等光辉的作品,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战士不屈不挠的斗争。也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的工作的伟大意义,他们在与第五代导演争夺青年一代。
2009.1.16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