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最坦白的地方官员答记者问

火烧 2009-01-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坦白官员的答问,揭示了汽车普及与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包括拉动内需、涨价策略、修路工程、拆迁问题及远郊住宅发展等,反映出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与社会影响。

《民众》媒体记者(以下简称民):你好!感谢你接受此次采访。  

"坦白"官员(以下简称官):你好!我希望这次采访能够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为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出一点绵薄之力。  

  

民:让汽车走入每一个中国家庭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官:这还用说,肯定是不符合国情,你看啊,中国这么些家庭,别说有无经济能力买车,就算国家给每家发一辆,晚上车也都得挂墙上才有地方停。可又说回来了,“拉动内需”、寻找经济增长点嘛,我们的策略就是要先忽悠“冤大头”们买车,至于车有没有的停,有没有的路走,那先别管。等这些“冤大头”们买完车,找到“小康”的感觉以后,先是涨油价,后是涨养路费,在是涨保险费……反正什么都涨!算准了这些买了车的“冤大头”总不能把车扔了吧!要是一涨价就卖车,那多没面子,那也就不叫“冤大头”了,打掉的槽牙只能往肚里咽!  

民:你买车了吗?  

官:我买车干什么?我的任务是忽悠百姓买车,我开的是公车,费用全报,让自己掏腰包养车?那多心疼呀。  

我上面还没说完,这些有车的“冤大头”们接下来就该嚷嚷行路难了,哈哈,正好!这样我就可以“顺应民意、造福百姓”多修路,多修那种看见像高速、高级的高价豆腐渣路。我的那帮哥们都恨不得把路修到月球去,这样就能多发包工程、从中吃回扣!  

修完路没车走也不行呀,接下来我就再鼓励没车的买车,我就再修路。再买车,我再涨价,我再修路。虽然是外国人早就提倡少买汽车,保护环境,可我得找项目挣钱呀,钱哪有个够!我要赶超比尔·盖茨,我“盖”得路比他还要次!  

还有,就是我们要改变一直以来在市中心就近建住宅区的“陈旧观念”,我们把住宅都撵到距离市中心、工作地点很遥远的地方,无限侵占耕地,扩大城市范围,有人把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叫“摊大饼”。特别是远郊,我们把农民耕地从村干部手里低价收来,转手高价卖给开发商盖楼。最少500%的利。  

市中心呢的老房子、古房子,一律,拆!遇到“钉子户”咋办?有些事啊不用政府出面,使个眼色就行。像我们这里就有政府作后盾的、专业的“野蛮拆迁有限公司”,为政府排忧解难,为城市改造清障。就算文物也照拆不误,政府这个时候装聋作哑就行。  

为了增加“煽乎百姓到远郊买房”的力度,我们下血本把省政府也从市中心牵到市区边上,说是用原来的古建筑发展旅游,到底能不能吸引来游客,哈哈,鬼才知道。  

拆光后的市中心盖大商场、豪华写字楼,不管有没人来,反正统一都叫“国际商务区”。“国际商务区”的房子是专门给那些“不买最好,只买最贵”的暴富一族定制的“高档住房”,这些“高档住房”的特点是单价高、物业高,房屋和服务都不高的,而且是限量发行。至于普通百姓嘛看只能到远郊买房。我们还不能让郊区的公交太方便了,要不大家就都坐公交了。我们的地方经济还能不掉链子?  

下一步就又轮我出面了,以为我没招了?我可以禁摩!禁电动车!煽乎大家掀起贷款抢购“国产化”经济汽车的热潮!扶持民族汽车工业!过些日子,我们还准备禁自行车。什么空气污染、老百姓每天呼吸尾气算得了什么。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一举摘掉我们“自行车大国”的帽子,大踏步跨入“汽车尾气”时代!  

民:你们考虑过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吗?  

官:啊?容我也问你一句:什么是“百姓承受能力”?  

民:(哑然)  

  

民:听说铁路等效益非常好的企业最近也准备大幅裁员,是真的吗?  

官:这个问题,牵扯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大事了。这些年为了大刀阔斧地把“国有企业”改为挂国有招牌的“私有企业”,我们的各级领导、各级官员没少费心思,动脑筋。为了争取个人效益最大化,集体利益最小化,大幅度裁员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所以你们老百姓没必要大惊小怪。如果不这么大幅度裁员,怎样展示企业领导人改革的“疯”度,怎样大幅度提高“企业”阿舅领导人的效益?  

民:据数据显示,这些所谓的“减员增效”举措并未体现出来?可为什么有些企业还乐此不疲?  

官:没有明显效果?谁说的?肯定是老百姓说的。我给你讲讲你就明白了,第一、“减员增效”增的那部分“效”是靠把员工推给国家、推给社会实现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效益,说白了就是省下的那部分工人的工资。我国的工资总额近十年一直呈下降的喜人态势,这是跟减员是密不可分的;第二、就是“减员增效”增的“效”还不够我们拿去搞巨额“投资”打水漂,到欧洲考察,个人炒股,到澳门娱乐……;第三、“减员增效”就算增了一些“效”,我们还需要拿出一部分雇大批临时工,弥补人员不足。  

民:为什么裁正式工,又招临时工呢?  

官:嗨!外行不是!临时工工资低,又比正式工好管理。换了你呢?  

我们全家就盼着过几年我小舅子任董事长的某某企业里,只剩下他一个正式工,那这个国家、全民投资的企业那还不成我家的了!  

你说,有这样的好事,又能给自己“增效”,傻子才不干!  

民:可这些企业分流的人员被推向社会后是否会进一步社会增加负担?  

官:嘿嘿,那就不关企业的事了。而且我们政府一直“广开”就业渠道,许多下岗分流人员都在再就业的道路上率先奔了小康。  

民:按你说,那下岗不是成了好事?你们家有下岗的嘛?  

官:嗨,其实说“下岗好”纯粹是句鬼话,我也了解现在起码有50%的下岗人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靠再就业发财的微乎其微,挣些钱够糊口。  

至于我们家的情况,因为本人在当地也是个人物,所以我们家,包括我的直系亲属家,至今,非但无一人下岗,而且在我们的“拼搏进取”中,大部分都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至于下岗的事,就先让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同志先下吧!  

  

民:你对医疗改革、社区医院怎么看?  

官:嗨!这项政策对我们管投资的有好处。  

其实这个方案只是我们政府不舍得把医疗费用真正降下来的权益之策。你想,一个大医院,一年给我们政府上缴几个亿,十几个亿,几十个亿,就算心里知道是百姓的血汗钱、保命钱,来得缺八辈子德,可谁舍得扔掉?  

一边是一年几个亿、十几个亿、几十个亿,一边是百姓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民愤,所以聪明的我就得找个由头平息民愤。改!承认前几年医疗改革失败,推翻重来,其中一项就是建社区医院!听起来挺好听,好象是给百姓降低了医疗负担,但社区医院的前景想都能想出来:先是政府投上一屁股的钱(当然我又能从中捞一笔),然后是社区医院隆重开张、遍地开花,然后是社区医院因为医疗条件差,收入少,吸引不来医术精的大夫,导致最后是病人越来越少,社区医院入不敷出,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到最后没病人来,社区医院关张大吉。过几年,看个感冒还是得去我们政府入干股的豪华医院化个几百块。  

归纳地说不降低大医院的“坑人暴利”费用,医疗改革就纯属一句屁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