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颂扬毛泽东维护社会平衡的治国方略

火烧 2011-1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颂扬毛泽东维护社会平衡的治国理念,强调公正公平与各阶层利益协调,分析市场经济与国家调控的关系,主张避免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和谐。

我颂扬毛泽东维护社会平衡的治国方略  

   

艺术领域里有一种很普遍的美,叫“对称美”,也可以叫平衡美。中国古代建筑就充分地张扬了这种美。四合院是对称的。四合院门前的石狮左右各一,也是对称的。甚至植于门前的树,也往往是对称的。“对称”,形成了一种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
      对称的就是平衡的,平衡的就是稳定的。
      这种审美文化的产生,源于事物生成发展的属性,源于物质内在结构的对称性。科学家李政道就惊叹过物质结构的“对称美”。有“阳”必有“阴”,有“正”必有“负”。其实,中国的文化之源——《周易》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孔子的“中庸”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也是说的这个道理。不过,老子这里的道就是“理”,即是说,事物自有生存发展之理,事物各自寻理而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多元性,这就是“理”的体现。
      一个事物,它的存在和发展,既体现着矛盾运动,又体现着平衡稳定。只讲矛盾运动,不讲平衡稳定,不是完整的宇宙观。
      只有在稳定的状态下,事物才能存在和发展。一个事物如果严重失去稳定,这个事物就会倒塌,就会崩溃,就会毁灭。这个时候,旧事物死亡,新事物诞生。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欲求得自我生存发展,必须注意平衡稳定。简单地说,一要求得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平衡,二要协调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
      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是处理得较好的。虽然,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由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国际政治形势等原因,没有建立起吻合现代国际潮流的具有平衡制约机制的管理体系,毛泽东本人也只写出了对当时推翻封建统治有指导意义的《矛盾论》而没有精力研究平衡协调的哲学,但是,毛泽东在具体的治国管理实践中特别注意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特别注意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注意维护社会的基本公正、公平。
      当年,党和群众的关系被概况为“鱼水情”。这幅美好和谐的图景应该说是毛泽东等老一代领导人科学地处理党群关系的结果。
      当年,社会基本公正、公平。这幅美好图景的出现亦是毛泽东等老一代领导人科学地协调各阶层利益格局的结果。
      建国初,没收乡里地主的土地和对城里资本家的财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做法有些偏激,又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情势需要这样做,政治需要这样做。这是两种制度、两种针锋相对的政权的较量。不斩钉截铁,不干净利落,不釜底抽薪,谁能保证被推倒的政权不组织力量反扑。再说,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拯救大多数受苦受难的群众,这也是社会进步变革家正确的价值选择取向。毛泽东始终坚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取向,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我感到,这是老一代领导人最为宝贵的治理国家的经验之一。
      孔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韩愈也说:“物不平则鸣。”一部中国古代史,一个政权和国家的崩溃无一不是在“不均”上出了问题。
      在当代中国,人口太多决定了其基本国情和任何国家都不同。要特别注意维护社会的基本公正、公平,特别要注意饭均着吃,衣均着穿。都是国家公务员,都在为国家服务,为什么要把差距搞那么大?同是一个国家,区域差异不要太大,行业差异不要太大,国家再分配的差距不要太大。
      市场经济不是不可以运行,但必须是在国家调控下进行,必须是和管理及法制配套的市场经济。绝对的讲经济决定政治是片面的,是不科学的,在一定条件下,政治是要决定经济的。在当今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受到严峻挑战和国内社会秩序并不是十分安定的情况下,愈要强调政治对经济的决定作用,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许多人发横财,有些是宏观调控不力,或政策失误、或政策漏洞给予的条件。
      有些东西可以和国际“接轨”,有些东西不能和国际接轨。例如人民必需生活用品,就不能和国际接轨,因为我们的工资不可能和国际接轨。
      如果脱离国情,硬性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跑,必然出现诸多问题,其中自然包括党群关系的不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之间的不平衡。这样,建立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
      我们主张的公正、公平,与传统的分配上的绝对平均主义完全不同。群众的呼声是:国家要采取强有力的手段,控制种种蓄意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将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做法。特别要警惕那种打着改革旗号,利用手中有权力,制定所谓“政策”,而常人又难以识破的十分隐蔽的侵吞国家财富的行为。否则,两极分化将更加严重,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将严重失衡。
      
      (2005年12月3日星期六上午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