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鹤龄:谈“孔骂”和“骂恐”

火烧 2011-11-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孔庆东骂记者引发的骂恐现象,分析网络骂战背后自由言论与尊重边界的问题,强调理性应对与舆论引导的重要性。

鹤龄:谈“孔骂”和“骂恐”  

   

先说明一下:“孔骂”,指孔庆东骂记者;“骂恐”,指由孔骂造成的被骂者的心理恐慌。

其实,网上的我也可以算是一个被骂者。在华商、天涯、腾讯曾受过很多崇尚美国民主的自由人士的痛骂。我称之为破口烂腮的痛骂!骂我的人从没有谁认为骂人是一种错误行为。他们在骂过我之后往往还会附上一句“想想你为什么总是挨大家的骂”。有的甚至认为骂人也是公民应享受的一种民主自由权利。他们引以为自豪的是:美国人民连总统也可以骂也敢骂。自然就不用说我这个小小的中国平民了。

但我还是不主张滥用这种“民主自由权利”,不过,凡送骂过来的,我都会以“礼”作答,绝不欠人家的骂。

所以,对于孔庆东的骂,首先,我不表示欣赏。其次,也想探究一下,被骂者为什么会挨骂。

我想,孔庆东一定不会无缘无固的开骂,××人物周刊的曹姓记者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被骂,就像人家骂我和我的被骂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因为我不崇尚美国民主并且宣扬毛泽东时代一样。

记者与孔庆东之间闹出纠纷的原因,应该是由于记者的采访自由权与孔庆东不接受采访自由权的矛盾。如果记者尊重孔庆东的不接受采访自由权,一句礼貌性的话送过来:

“孔老师。您好。有时间吗?我想拜访您一下。”

即使是与之水火不容的对手,孔庆东恐怕也无法从嘴里吐出骂语的。拒绝采访的回复只能是

“您好。谢谢了。这一向没功夫。请免了吧。”

如果记者知拒而退,说一声“对不起。打扰您了。再见吧。”

孔庆东哪怕是装了满肚子的炸药,也无法引爆了!

如果记者过份的“尊重”了自己的采访自由权,知拒而进,继续要求采访。这事情就有点复杂了。

如果孔庆东一次再次的婉拒仍无法摆脱记者非要采访的要求。这事情就麻烦了。要知道,话不投机半句多嘛。何况是一句一句又一句!冰冷的石头多磨几下不是也冒火嘛!

当然,这只是我凭着想象还原出的孔庆东骂记者“现场”,不一定符合事实。但可以肯定,孔庆东骂记者一定有个背景,我相信他不会出口成骂。因为,很少见过他的开骂。

不管怎么说吧。几句骂语也算不上犯法,已经骂过了。这是孔庆东与那位记者两人之间的不愉快事。记者如果宽宏大量,忍一下,就没事了,也就占着理了。如果认为吃了亏,就像我“还骂”一样,还孔庆东一个骂,也就两扯平了。

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发檄天下,在舆论界掀起一个对孔庆东的全国性大讨伐!拿着芝麻当西瓜,利用公权力泄私愤,这是搞的什么名堂啊。

也不怕美国的民主人士笑话:“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吃饱撑着没事干啊。北大教授成十上百,中国教授成千上万,一个孔庆东,不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嘛。骂了几句粗话,就闹得比我们的占领华尔街还惊天动地了,你们中国真的太缺乏民主自由了。”

我想,是不是孔庆东骂了××人物周刊的一个记者就把全中国的记者都戳痛了啊!果真如此,中国的记者怎么就这样害怕骂?孔庆东才三个短短的排比句就使得全国的记者如此恐慌了?是不是心虚胆怯啊?

如果非要将此骂升级到孔庆东是在骂天下记者,那就说句良心话吧,我虽不表示欣赏,却要支持他!

譬如将深圳联防队员入室强奸民妇造谣成民妇与联防队员通奸的媒体和记者,谁说不该骂!骂这样的无良记者和媒体,孔庆东不愧为北大醉侠。

其实,骂几句还不能解天下人之恨的。如果孔和尚有少林功夫,我倒想建议你,骂过以后,开打!

   

相关文章

  • 闲言:孔庆东100万课题费是假的,茅于轼25万美元是真的
  • 刘国震:龙年说狗
  • 简评余杰《与孔庆东绝交书》——四评余杰
  • 评郑也夫“评孔庆东对港人的言论”的评论
  • 独立·造假·言论自由·自干五——三评余杰
  • 什么算“香港法制精神”:不承诺“不得叛国”?
  • 黎阳:能做不能说的战略定位——孔庆东骂狗事件证明了什么(之四)
  • 孔庆东:《一虎一席谈》充满包藏祸心的险恶用心
  • 人兽不分是为叫兽,叫兽岂能为教授?听诊张鸣的奇谈怪论
  • 美华:港报今日刊文“香港人当中真的没有狗?”
  • 冷眼看余杰
  • 郭松民 王小东 韩德强等《一虎一席谈》辩论“孔庆东言论是否超越了言论自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