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发懵真伤人,农民啊实在太无奈
对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菜农来说,大白菜提前遇“严寒”,地头批发价一跌再跌,从一毛五跌至一毛二、一毛,而且还在往下掉。即便如此,大白菜仍是没人收,而去年这个时候,正是大白菜收购的高峰期,枣庄平均价格可以达到3毛以上,甚至更高,商贩排队抢着收。(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2011-11-11)
|
望着冷冷清清的市场,守着整车大白菜的榴园镇张村菜农满脸无奈。 |
峄城白菜历史悠久,是山东最主要的产区之一。今年枣庄大白菜种植面积12.5万亩,预计总产量达57.5万吨,其中自销比例只占15%,其余全部销往外地。但目前不景气的行情,让农民心里没了底。
随着大白菜集中上市,价格竞争会更激烈。为抢时间,许多菜贩在市场上边净菜边卖菜,
一棵棵大白菜被削得近乎只剩下菜心。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大白菜行情风云突变?为了解开这个谜,11月9日,农民日报记者直奔峄城区进行调查。看到路边成片的菜地里,大白菜正等待收获。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大桥蔬菜市场,是枣庄最大的季节性蔬菜产地交易中心,往年仅大白菜的交易量就过亿斤。“每天都有80辆大卡车进出市场,人挤人,出都出不去。”而如今却是空空如也,装菜的卡车仅有1辆,五六个摊位上码放着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其他摊位全部闲置。
菜农徐本菊家种有3.5亩大白菜,亩产1万斤左右,到现在仅以每斤0.12元的价格卖出去2000斤,再也卖不动了,根本没人要。她不知道往哪卖、找谁卖,只能靠运气。“去年4毛多的时候,一亩地能收入四五千元。现在的价格,不算人工刚刚保本,算上人工费肯定是赔钱。”徐本菊无奈地说,“只要不下雪,就让大白菜呆在地里,等过年的时候,盼着价格能涨一点儿。”她希望价格能稳定在两毛五左右,这样农民才有得赚。
白菜地头批发价从去年的四五毛跌到现在的一毛多,问题的关键还不仅是价格低,而是找不到销路,农民担心烂在地里,一年的辛苦和投入打了水漂。但尽管如此,大城市里的白菜价格依然居高不下。有福建网友说,“我们福建都是卖2.5元以上的,批发市场最少也得1.5吧,想办法弄这里来吧。”上海网友说,“拉到上海卖,上海1元多一斤。”……
何以至此?今年47岁,从事蔬菜贩运20多个年头,自称比别人“干得精”、懂市场的大桥村农民商贩王清华说,他刚收购了一车大白菜,共36吨,直接以每亩800元的价格估价收购,合毛菜(不除去任何菜帮子)每斤5分钱,“去皮”打捆后,准备销往广州。算上人工费、运费和进场费等费用,运到广州成本价为每斤0.51元。按照王清华设想,货到广州后能够以每斤0.65元的价格批发出售。
卖白菜的,卖一颗就顶得上菜农种五颗的利润甚至更多,为什么仍然没有人收菜呢?还是王清华说,去年大白菜价格一路看涨,从两毛多涨到四五毛,比前年高出两三毛,一个主要原因是商贩抢购,“大家都认为后期价格会涨,所以盲目储存,后来价格跌到1毛多,有的商贩因此赔了十几、二十万元。我收的比较少,只赔了两三万元。”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市场盲目性,不仅吞噬了商贩辛苦积攒的资金,更打击了他们收储的信心。因此,今年许多商贩集体“消失”,也就不难理解了。
于是,有的农民说,今年种大白菜吃了亏,明年不种了,改种其他菜;也有的说,种什么都一样,反正是碰运气。更多农民表示,他们很想知道下一年种什么、种多少,但是找不到这样的信息。农民啊!实在太无奈!
只是,作为北方百姓冬季主要蔬菜品种的大白菜滞销,牵系着社会的敏感神经。细查其中原因,一是种的多,二是储存量少,三是渠道不畅,四是各地政府加强了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本地蔬菜供应量增加,削弱了主产区蔬菜进入这些市场的竞争力。
显然,价格“病”还得市场“医”,解决每次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根本办法,一是需要发展现代订单农业,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把散户组织起来,以销定产,共同规避市场风险;二是政府对大白菜加工、储存给予补贴,让商贩和企业敢于放心收储;三是加大对蔬菜生产的投入,建设成规模的标准园,合理调整蔬菜种植结构,这是保证农民稳收益、高收益的载体。只是说起来容易做到太难了!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相关文章
- 祸起萧墙怎么解释 祸起萧墙成语故事_成语“祸起萧墙”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 山东枣庄市艺术家笔会纪念毛泽东117诞辰 艺术家笔会纪念毛泽东诞辰
- 山东枣庄收藏家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
- 分手后诋毁对方的女人是什么心理 男人分手后诋毁女友是什么心理
- 蒋高明|农民的生计问题就是农业安全问题
- 各地频现农产品滞销
- 两只苹果 金融风暴伤及甘肃果农:苹果1斤8分钱无人问津
- 唯利是图的伪科技是某些农产品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 唯利是图的伪科技是某些农产品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
- 善变的动物是什么意思 人都是善变的动物。在我的世界我没有相信过谁。有一句话说的好。我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还相信你干嘛?
- 韩令国:退地高峰将再度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