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鼓动百姓起来鲜为人知的伟大之处
在共产党为人民打下江山和建立政权后,毛主席为什么还要鼓动人民“造反有理”、特别是在打倒政敌后,还号召和鼓励老百姓“反潮流”呢?这不是存心给自己制造麻烦吗?千古未有,各国没有,独此毛泽东一人例外,“皇帝”始终鼓动臣民“造反”。其中深奥玄机,岂是我等常人所能理解的。
毛主席其实发现了社会主义的稚嫩。马克思主义设计的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对于封建半封建国家其实是牵强附会的;列宁主义没有设计出贫穷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办法,斯大林探索的社会主义轻而易举地就被继承者否定。我国基本套用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但让毛主席生疑:和资本主义没有多少区别,修正主义如上台,复辟资本主义很容易。因为,它保留着大量旧社会的痕迹,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在资本主义根本还没有达到马克思、列宁所判断的“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前夜”,甚至还如日中天的形势下,它极大地诱惑着共产党人。那种快速敛财,那种奢侈生活,对于一个个当权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认为,能成为资产阶级俘虏并能复辟资本主义的,首先是“当权派”。只有在低层的工农等劳动人民,才不欢迎。因为他们曾经受过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压迫;因为他们没有权力、思想单纯、缺少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竞争,必是弱者。如何才能保住社会主义,如何才能让他费尽心机拯救的劳苦大众不吃二遍苦、不受二茬罪呢?毛主席回首自己走过的路,猛然醒悟:人民只有自己救自己!于是,他还是用他的老办法:唤起工农千百万,造反!组织向来激进的学生运动开路,鼓动工农群众参加。于是,便发生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毛主席其实对现政权制度信不过。马克思尝试建立的巴黎公社政权时间短、范围小,缺乏普遍意义的说服力,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未能照搬。苏联的政权又不费吹灰之力被腐败的修正主义者篡位。计划经济,人财物支配权都掌握在领导和管理者手中,而监督仅仅靠“左手管右手”和“举手”、“鼓掌”,怎么能制止官僚主义和腐败作风?种种比“资本家还厉害”的官场腐败现象,让他感到愤怒和担忧。怎么办?他想起了向民主人士黄炎培作的承诺:我们找到了防止“周期律”的办法,那就是民主。既然人民当家作主,就让人民来监督!人民就是一帮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让几千年的这些顺民来监督统治他们的官吏,没有“舍得一身祸,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造反精神怎么行?所以,在毛泽东时期,衡量古今中外好人的标准就是反抗统治者,高呼的口号就是阶级斗争,鼓励的行动就是“反潮流”。“文革”乱成那样,毛主席还在他在世的最后一部宪法中,加入了“文革”中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做法,并把工农兵揍上了天,人大组成以工农兵为主体,工农兵模范进入党政和国家机关高层。敢于犯上者层出不穷。腐败,在八分钱的一张张邮票中,在巴掌大的一张张大字报上,在成群结队的游行队伍威慑下,被压制、被打击。一朝落马,永远完蛋,三亲受累,万人唾骂,如此代价,鲜有人敢。
但是,疑虑归疑虑,探索毕竟是探索。能否红色江永不变色,他心里始终没有底。“卫星上天,红旗落地”,成了他走时的担忧。上述两个方面的忧虑,也许是老人家致死不忘、难以言表的心结。事后诸葛亮,做起来容易。剧情中人,就很难了。他探索的做法,副作用不小,引起后人议论。给自己制造麻烦,他也是事先知道的,所以才有“重上井冈山”的振聋发聩之言。但是,为了他一生牵挂的劳苦大众,他义无反顾,不惜挑战世俗,不惜生命危险,不惜得罪战友,不惜留下骂名,这就是他独特的伟大之处。他给世人不灭的信念:总有一天,要让人民来判官、来选官、来监官、来罢官!人们期待着民主法治的健全。
本博客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35415661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