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混感知: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方知啥叫高远!
阿混说二:
用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方知啥叫高远!
毛主席的《矛盾论》告诉人们如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是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俺的理解是:矛盾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不受时间空间约束的;事物的矛盾是绝对的,事物的不矛盾是相对的;矛盾分两类,一类是事物之间的矛盾,另一类是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还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分,内部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这就是对矛盾的认识论。有了认识,就有了方法,矛盾的处理方法就是抓主带次,即老人家常说的“纲举目张”。
当代的中国,不大提矛盾、斗争了,而要搞“和谐”,因为已经是“盛世”了。于是回避社会的矛盾和世界的斗争,或者往矛盾、斗争的事物中参杂使假、加水稀释,以图缓和、缓解这些问题。结果,成了“滚雪球”,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搞越大。这说明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出了“短路”、“断路”的问题。
当今的社会,中国已经贫富两极分化,富豪权贵们一向都是气指颐使,说一不二,这叫啥?主观臆断;草根们无权无势,只能目瞪口呆,说一违反伦理规则,无奈唯有说二的份了,这叫啥?客观唯物。下面,就用矛盾的认识论,分析分析吧。
爱国主义、卖国主义,仅一字之差。相同的都是主义,共有的就是一个国。对国的爱是一种态度,对国的卖也是一种态度,当然也就存在麻木不仁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态度。
爱国的是正人君子,为此而勇于献身、流芳百世的叫民族英雄;卖国的是汉奸贼子,为此而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叫民族败类;两者之间的只能叫平庸之辈或者叫“中间派”。中间派是爱国主义争取的对象,是卖国主义忽悠的对象。道理很简单,汉奸、卖国贼拉拢中间派的目的,不是要和你利益均沾,而是忽悠完目的一达到,便会弃你而去的,这叫“逗你玩”。
既然提到了国,就说说国事。
纵观古今,横看中外。只要国家存在,就意味着战争与和平这对矛盾同样存在。国家的历史一向都是战中和、和中战,战是绝对的,和是相对的。战是为了争,争夺权益,争地掠人,争夺国家的空间,延长国家的时间;和是为了平,平定缓和,和是战的喘息阶段,和不是战的结束,和孕育着再战,和的结束是再战的开始。
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一向主张和平相处,深知战争会给黎民百姓带来的苦难深重。然而一味的主和,就意味着退和让,乃至卖国投降,丧失国家原则。这类事件,古今中外,屡见不鲜。
毛主席年轻时提出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在战争年代的革命斗争历程,就更是如此,在建国后又相继提出了“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备战、备荒、为人民”,“以阶级斗争为纲”,“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等等……由此可见,毛主席的一生,自始至终贯穿着斗争哲学,蕴含着阶级、专政、斗争思想。因此,俺认为毛主席既是劳苦大众心目中“不落的太阳”,更是一尊雄伟的、高大的、永远屹立于东方的战神!
当今中国,这些年不知何故弄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实属无稽之谈,混账逻辑,扯淡之学!这明摆着是要搞全球私有经济的一体化吗?国家阶级尚未消亡,大同社会尚未到来,私有剥削制度尚未消灭,怎么唯独经济就“全球化”了?这不货真价实地给汉奸、卖国贼找托词吗?这是名副其实的“无国论”、“卖国论”、“亡国论”。
那么政治“多样化”呢?看着像似那么回事,实际根本不是。政治就有两种,一种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政治或者叫无产阶级的政治,另一种是私有制为基础的政治或者叫资产阶级政治;剩下的搞所谓的兼容政治,实际就是“二亦子”、“太监”政治,是不伦不类的“奴才”政治,是逃避政治的政治,是催化亡国的政治,是没有生命力的政治。政治不挂帅,“后果很严重”,轻则患“脊髓灰质炎”得小儿麻痹症,重则造成国家功能障碍患“脑瘫”,是绝症。
与此同时,政治内部还存在对与错、正与反的矛盾。加之,信仰的不同,意识的差异,观点的分歧,这些容易出现矛盾,矛盾一激化,就会斗争,斗争残酷,就是你死我活。
经济是基础,其核心是利益。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发生冲突,往往导致战争;除非放弃战争,转而出卖国家利益当汉奸、卖国贼,或者干脆就亡国灭种。世界一战、二战的起因就是帝国主义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实现利益再分配、格局再调整。自二战以后到目前为止,接连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都是为了国家的命脉,为了国家的生存,为了国家的发展。
同样道理,文化在其领域内也存在斗争。这种斗争既有历史传承方面的,也有经济利益方面的,更有政治斗争方面的。同时,既有国家内部的斗争,又有国家之间文化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说白了文化是为阶级统治服务的,不同的统治需要不同的文化。
军事就更是如此。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三方面的利益和存在而去战去争的。不然,要军队干什么?要武器干什么?尤其是研究制造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干什么?不就是保家卫国嘛!
因此,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只要国家存在,战争就永远不会偃旗息鼓;只要国家存在,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就不会自己灭亡;只有可战、能战、会战、善战,才能维护和平。
综上所述,国家作为一个个体(整体)存在,首先必须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且政治的集权、经济的基础、文化的传承、军事的保障四者缺一不可,其显著特征就是国家各项主权的独立性、自主性。
那么,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存在,必然有“国界”的限制,正是这种局限性才有了对国家的爱,即为了国家的整体而自愿牺牲个体的全部。
那么,卖国主义呢?恰恰相反。卖国主义,首先是忘我的,即忘记它是谁、来自何方,也就忘记了祖国民族。忘我同样意味着牺牲,这种牺牲绝不是自己,而是牺牲祖国民族的整体利益,求得个体全部的存在和最大利益!
这伙人最大、最亮的招牌,就是孙中山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天下为公”。天下都为“公”了,为了个人或者本集团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又有何妨!而今呢,就是因为这种“公”还不够,于是乎只有达到“忘我”的至高境地,化干戈为玉帛,拆除国界,奔向全球,梦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结果是修不成正身、齐不了大家、治不好中国,更别说平什么天下了。
中国的政治还有多少?30年的改革,政治已经被经济冲刷、清洗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面目全非。不讲矛盾,不讲斗争,不讲政治挂帅,只讲一点论、一面词、一言堂,只讲猫论、不争论、混沌论(和稀泥,不分敌我友),结果呢?草根很痛苦,大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有比较才有见解,正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啥叫鼠目寸光?啥叫高瞻远瞩?老人家的一篇《矛盾论》便见分晓!
再加分析,什么是共产党当前的大敌?俺看有两点,一是腐败,二是私有制。为啥?社会腐败,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扩大私有,同样造成贫富悬殊。改开30年,把新中国前30年一个消灭阶级的社会(存在三大差别),又变回了多阶级的“和谐”社会。眼下,都有哪些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官僚阶级,再加一个流氓阶级。阶级存在的基础,就是经济剥削,谁剥削谁,不言自明。
什么是社会主义?俺的理解很简单,其本质是“大公小私”,允许有“私”,这个“私”必须是以不剥削他人劳动成果为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