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出兵亚丁湾,中国必须面对的战略选择

火烧 2008-12-25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中国海军出兵亚丁湾的战略意义,强调长驻港口的重要性,指出短期停留可能无法实现战略目标,提出需借鉴历史经验以确保远征成效。

出兵亚丁湾,中国必须面对的战略选择

2008年12月26日,是中国军队伟大的创造者毛主席的诞辰,这一天,中国海军就要远征亚丁湾了。本来对这次远征,本主也是寄予厚望的,但后来却得知,中国海军只在亚丁湾逗留三个月,而且可能不会进亚丁湾沿岸港口停留,心里的担忧就不得不说出来,与中国的军迷们讨论了。

在亚丁湾海面逗留三个月,不停靠沿岸港口,如果真是如此,中国海军的这次远征简直太可笑了,别说战略意义了,连战术意义都没有。——难道要用大炮打蚂蚁吗?如果这只蚂蚁三个月不出动吗?中国海军一事无成地回国,那中国的这次军事行动不成了国际政治的笑柄了吗!

先让我们说一说,索马里海盗出没的亚丁湾。
亚丁湾地处红海东南端,向西北经苏伊士运河入地中海到到欧洲个港口,向东可到中东各个能源港口,再向东经马六甲海峡可至中日韩等远东各国。从陆路上说,亚丁湾东北一侧的港口是拥有丰富能源的中东,西南一侧则背靠正待开发的非洲。更重要的是,中东和非洲在国际政治上都处于被支配的劣势地位。从地理角度讲,它与苏伊士运河略有区别,但从政治、经济角度讲,军迷们可以惊奇的发现,亚丁湾战略地位与苏伊士运河几乎完全吻合甚至于是重叠的。唯利是图的美国海盗不惜血本在贫困的索马里多次用兵并扶持了亲美的傀儡政权,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亚丁湾的重要性。

见于亚丁湾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一点儿也不亚于苏伊士运河。如果中国海军能长驻亚丁湾沿岸港口,将极大地增加中国对非洲和中东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高重要的长远战略安全保障。无论是中国的商品输出,还是非洲和中东的能源和矿产输入,都会因为中国海军长驻亚丁湾而取得一个重要的支柱。更会为中国文化在非洲和中东的传播起到积极意义。

但如果只是三个月的“海上漂”,那就太危险了。天骄前文曾论述过——所谓的索马里海盗实际上是美国的第二海军。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亚丁湾的狭窄海域里,中国海军不能靠港,象一个活靶子一样停留在海面上,而相对于自己灵活的多的快艇,很容易攻击中国的驱逐舰,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波斯湾里的美国海军经常受到快艇的攻击。天骄甚至做一个不愿意看到的预言:中国的驱逐舰极可能在这三个月里被击伤或被击沉。美国的第二海军是在海面上与中国打一场游击战,请问中国的军迷们,在这种条件和背景下,中国海军出征索马里的亚丁湾有什么意义吗?

有些人把此次远征与郑和下西洋相比,天骄也以为特别类似。那我们要分析一下了,郑和下西洋为中国换来什么了?我看郑和下西洋,中国是做了赔本买卖的。从战略高度看,中国的当时的高科技大量传播出去了,可中国却并没得到任何长远的政治经济利益。而这当中的致命错误就是没有向西方发现美洲大陆那样长驻甚至开发那里。而西方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凭借西方的先进科技长驻并开发了美洲,才使得西方政治经济得以长期和迅速的发展。

以上例证,让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海军这次远征亚丁湾,必须想方设法留在亚丁湾,并长驻亚丁湾沿海港口(比如:苏丹,厄里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也门等国)。那么,在2008年国际政治经济的交锋中,能以中国驻兵索马里而划上一个句号。天骄以为在历经了2008年的万般磨难之后,中国终于实现了一飞冲天的战略升级。如果这次战略升级实现,其战略意义绝不亚于朝鲜战争带给中国的战略利益。否定,中国海军的这次远征恐怕也只能向郑和下西洋一样,白白做一次赔本买卖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