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农之声

东莞失业农民工争相“退保”

火烧 2008-12-20 00:00:00 工农之声 1035
东莞农民工因工厂倒闭失业,集中退保引发社保制度关注,退保流程繁琐且无法转移,暴露社保缺失与就业前景黯淡问题。

  东莞市社保局石碣镇分局门口,前来申请“退保”的外来工排出约120米的长龙。《财经》记者周琼/摄

  农民工“退保”高峰提前到来,不仅暴露出中国社保制度的缺失,更昭示经济危机中农民工就业前景的黯淡
  【《财经网》专稿/记者 周琼】与往年不同,农民工集中的广东东莞市提前迎来了农民工“退保”高峰。这些“退保”农民工中,有相当多是因为工厂倒闭而失业。
  所谓“退保”,指农民工从用工企业离职后,把原由个人和企业交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账户中的个人账户部分领回来,并同时终结原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手续不能跨区域转移,为了增加务工收益,一些流动就业的农民工不得不“退保”。而今年,由于大批工厂倒闭,东莞农民工退保现象提前并集中地出现了。
  2008年12月16日上午11时,《财经》记者在东莞市社保局石碣镇分局看到,前来申请“退保”的外来工排出约120米的长龙,而迟来的可能要再排半天或一天队。虽然办结一起退保申请平均只需每两分钟,但依然有一群外来工抱怨说,他们排了两天队,至今还没有拿到退保金。
  “现在退保的已经少多了,早上的队伍更长。”该分局门口一位保安告诉《财经》记者。事实上,每天凌晨五点左右,一些外来工就守候在社保分局铁栅栏外。近期以来,石碣分局的七个服务柜台全改为退保窗口,但依然人满为患。
  上午11时许,排在“退保”长龙最前列的约150人获准进入社保分局大门内,余下人等被通知“下午两点再来”。 然而没有一个人离开,所有的人依然坚持站在原地,排队等待。几个泼辣的女工不满地责问说:“为何不给下午的人排排号?现在回去就等于白等了一个上午,还耽误了大家吃饭!”但是,保安对此却无能为力。
  “退保”高峰提前来到
  据东莞市社保局12月17日给《财经》记者提供的数据,2008年1月~10月底,东莞的“退保”人数为63.1万人;至2008年11月30日,这一数字增至70.79万人。但《财经》记者难以确定该数字是否准确。
  采访发现,上述石碣镇外来工“退保高峰”,在东莞市并非特例。
  近日,《财经》记者走访该市多家社保分局后得知,该市长安、虎门等制造业密集的镇区,其外来工退保人数之多,较之石碣镇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自10月底以来,这些地区一天的退保人数高则达到千人以上,少则亦不低于600人。
  在东莞市长安镇,外来工一度在凌晨两点就到社保分局排队,以致当地警方不得不批量出动,到“退保”现场维持秩序。
  12月15日(周一),在制造业中等发达的东莞市寮步镇,该镇的社保分局当天上午办结的退保申请就达480份,广东发展银行甚至在该分局服务大厅设立了发放退保金窗口。该分局的一位官员告诉《财经》记者,自10月底至今,周一和周五的退保人数多一些,而平时每天亦有两三百份。
  不过,在一些工业不甚发达的镇区,每日退保的人数多在数十人至百人左右,每天上午11时后,基本无须忍受排队之苦。
  采访中,所有受访的社保分局人员都告诉《财经》记者,今年外来工“退保”高峰提前了。自10月底以来,外来工“退保”人数相当多,并且该局面持续至今,形成了漫长的退保高峰期,不同于往年春节前的“12月及次年1月”。
  对此,东莞市社保局的官员坚持认为:“2008年的情况跟往年差不多。”该官员并不认为东莞市目前存在外来工“退保”高峰。对该市10月底后退保人数的增加,该官员认为乃是“今年春节提前”所致。
  “失业退保者”众多
  对于外来工“退保”,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主要是因为农民工经常跨区域就业,而中国社会保险手续不能跨地区转移。但《财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年的外来工“退保”潮成因相当复杂,而且因失业而“退保”者众。
  在东莞,非东莞户籍的外来工均可退保。在东莞参加社会养老,职工个人交费为交费基数的8%,纳入职工养老金个人账户;企业缴纳职工交费工资基数的11%,其中有8%被纳入东莞社保基金统筹管理,另有3%纳入职工个人账户。外来工在退保时,可拿回其个人帐户共计11%的缴费额,但统筹基金的8%则沉淀在当地社保系统。
  在厚街镇社保分局,《财经》记者发现,一些外来工的确是因为社保关系难转移,才不得不“退保”。湖北女孩景小会说:“现在内地也建了很多工厂,工资待遇与东莞差距不大。我明年肯定不回来了,而湖北又不接受转保,所以就退掉。”
  《财经》记者发现,这些“退保者”申请退保的原因多为“工厂倒闭”。来自四川的两位务工者看来已超过35岁,他们很想退休后享受退休金和医保。“但是我们的鞋厂倒了,社保局也不接受个人单独缴费,现在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今后来不来东莞也不确定,只好先退了。”
  同样来自四川的务工者周丽君则认为,公司给员工交社保不一定有什么用处。“大家打工流动快,有些交了几个月就走,来退保要等这么久,最后退给你两三百元,我看完全没必要。”
  《财经》记者发现,在东莞市社保局石碣分局,前来退保的外来工以20~25岁的年轻人居多。这些人中,大部分都在该镇的电子厂工作,其中有数十人来自电子业的标杆企业——台达电子股份公司。由于不满企业降薪,这些年轻人纷纷辞职,希望明年可找到待遇更好的企业。
  这些农民工对2009年的预期非常乐观,认为东莞仍会延续“人挑厂”的局面。记者随机选择了11位正在排队“退保”的外来工采访。除了两人,其余都认为东莞机会多,2009年后仍会回来,因此并不存在社保关系转移的问题。
  在解释退保的原因时,这些农民工的回答惊人的相似:“大家都退,所以就一起来退。”在他们看来,退保就跟离职时与企业结算工资一样自然,也普遍不关心今后的退休问题。“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一位来自陕西的前台达电子股份公司员工说,“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以后肯定不会不管。”
  甚至有退保者告诉《财经》记者,听说公司倒闭或辞工三个月内不来“退保”,以后就退不了了。“有人开车送大家来退保,我就跟着来了”。
  事实上,2006年后,珠三角政府劳动保障部门逐渐关注外来工的社保交费,此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逐渐上升。
  据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刘林平2008年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经抽样调查2500余位珠三角外来工发现,2008年共有32%的受访者表示,企业为自己缴纳了养老保险,44%的外来工称企业为其购买了医疗保险,另有51%的人享有工伤保险待遇。而2006年该课题组随机调查了4000余位外来工,上述数字则分别为8.2%、8.3%及9.4%。
  《财经》记者在东莞市厚街镇社保分局发现,服务柜台上放着“退保手续”告示书,其后附有该局对“退保”者的“温馨提示”:“一旦退保,将终结所有已参加的养老保险关系……将来可能就不能领取养老金待遇,明智的你,会只顾眼前利益,因小失大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