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总结改革开放”不要搞成“神化改革开放”

火烧 2008-12-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强调应总结改革开放经验而非神化,指出国家道德缺失与信用体系崩塌问题,呼吁全面反思改革开放三十年,避免片面美化历史。

“总结改革开放”与“神化改革开放”孰轻孰重?
   
    有关改革开放,最近的电视宣传得实在太多太多了,本人我也多次谈过这件事情,然而,不管人民的声音如何发出,政府浑然不为所动,继续将“神化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到底,今天我不得不再次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三十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审视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更好的重新上路,而不是神化这三十年。
   
     有关“总结改革开放”与“神化改革开放”必须走出几个误区:

     一, 不要认为“神化改革开放”就是坚持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提到这三十年的失误,有人就跳出来指责:说什么中国要重走老路了,要封闭锁国了。现在的确没有人敢“总结改革开放”了。

     二, 不要把纪念“改革开放”的宣传变成把毛泽东时代演成人间地狱。各个时代的不同,其战略任务也不同,做出的历史成绩也不同,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的基础,也许中国现在才是真正的人间地狱,那些恶意靠拼凑数字污蔑老一辈革命家的人有些黑心。

     三, 不要把纪念“改革开放”看成是讨好外国主子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外交现在已经呈现一种怪现象:不管哪个国家来了领导人,我们都得向对方汇报,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会变,生怕别人说三道四,尤其是对西方国家领导人,不但在中国宣誓,而且到了他们的地盘也要表决心,为什么要这样?有必要汇报吗?你天天喊“韬光养晦”,人家还不是照样天天提“中国威胁论”。何必自己要装孙子呢?

    我主张对这三十年进行总结,而不是单纯的神化它,对这三十年进行全方位进行总结的重要性远大于偏面神化它的重要性,需要总结的主要方面有:

    一, 国家道德的重新构建。三十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却贫瘠了,原因是什么,有人怪老百姓的素质没有跟上,其实不是这样,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家道德层面的缺失和沦陷,国家道德的最核心要素:国家信用体系的崩塌导致了国家威信的全面损失,人民的心中只有家、没有国。一个心中无国的民族不可能有共同的价值观,不可能有正面的道德观,一个无德的国家肯定不会有一个有德的国民。否定对自己不利的历史也是不道德的国家行为之一。

    二, 国家方向的掌握需要哲学上的依托。哲学使人明智,这句话在中国不乏有人讲,但缺乏有人知,统治高层更是早就用“物质观”完全淘汰了“哲学观”,“猫论”“摸论”“租论”都是物质论,并且是短视者的行为,没有哲学家的国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学家,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科技革命,进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称雄世界的理论基础。我所说的哲学思维并非指要求学生要如何学哲学,而是,领导人要有哲学思想,领导人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无论内政、外交、军事都高不开哲学。无神论是共产党所摒弃的,但是共产党对待改革开放时却变成了一个有神论政党,神话了改革开放,形成了“改革教”,这还是说明我们没有真正的哲学观。

    三, 对“解放思想”要有重新认识。过去三十年,我们对解放思想有非常多的误区,一直延续到现在,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如此,主要表现有:1,解放思想就是接受西方资产阶级人士的思想,西方人认同我们思想解放了,我们就认为找到了标准答案,西方世界不认同,我们就继续跟着变,直到对方满意。2,解放思想就是思想无限解放,无国界论在中国十分盛行,尤其在精英阶层,莫不如此,性开放中国也绝对称得上世界第一,妓女经济绝对堪称世界之首(表面上不合法),外国的文化在中国都无国界了,而中国的文化,西方从来都没有真正接受过。3,法律边界论。在中国流行一种说法,只要法律上没有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表面上看这句话也没有大问题,但实际上有大问题的,法律是一个死的东西,它不可能包含人类的整个思想,而人类是活的,思想是变化的,人类只要想违法犯罪,一定能把所有的法律都回避,所以用简单的法律边界论作为判定行事的标准,显然是可笑的,人类除了守法,还有什么?还有道德,还有宗教信仰,还有伦理。4,愚民式解放。这三十年的解放思想,基本上有一个没有抛开的封建残余就是愚民作法。这本是封建社会才喜欢的搞法,现在却有愈演愈烈之势,需要反思。


    不管中国过去做了什么,也不管这三十年做了什么,后人自有评说,世界上也不只有中国有高速发展期,世界上各个国家都会在不同的时代有一个自己国家的高速发展期,我没有看到有哪个国家象中国一样为了突出某些人而神化某件事的。

    不很好地总结改革开放,中国就不可能重新上路,下一个时代中国将会重新迷失自己的方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