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在向共产主义这个方向奋进吗?
改革开放,真的是在向共产主义这个方向奋进吗?
《老子》有言: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大致意思是说:
踮起脚跟站着,想站得更高的人,反而站不住脚;迈开大步前行,想走得更快的人,最后反而会走不动。越是急于表现自己,越是表现不出来;越是自己肯定自己,越是不能彰显自己。自我夸耀的人,即使有功最后也会变得无功;自高自大,最后反会被贬低,得不到众人的拥护。
从事物的内在规律看,以上这些情形,就象吃饱饭后,再吃一些多余的饭;健康的形体上再长一些多余的肉一样,就连没有生命、没有思维的东西都讨厌这样做。所以,真正明白道理、搞通事物内在规律的人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改革开放30年,一片吹嘘之声。
姑且不论其吹嘘的是不是有道理,仅这种做法就有违天道,不会得到什么好结果。
中国共产党是做什么的?
不论什么时期的党章,都明明白白地写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是搞共产主义的。
离开了共产主义这个目标,离开了共产主义这个理想,就不是真正共产党的行为了。
共产党可以将自己的即期目标设定为反帝、反封建搞新民主主义,也可以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搞社会主义,也可以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搞特色社会主义,但她的根本目标必定是搞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这其中,反帝、反封建搞新民主主义,搞社会主义,搞特色社会主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这其中,不论是搞新民主主义,还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特色社会主义,只要背离了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标,就不是真正共产党的政策。
作为一个无知草民,俺不知道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俺有一点疑惑,这改革开放真的是在向共产主义这一最终目标迈进吗?
1、将庞大的、普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或全民所有制)改革为私有制,这是在向共产主义迈进吗?
2、将工人阶级的铁饭碗毫不容情地砸掉,让那么多工人下岗失业,这是在向共产主义迈进吗?
3、将社会明显地划分为穷人与富人,这是在向共产主义迈进吗?
4、让国际垄断资本到中国搞大量的血汗工厂,剥削中国工人阶级,这是向共产主义迈进吗?
5、将工人阶级医疗、教育、住房等的福利全部改没有了,这是向共产主义迈进吗?
6、任由黑社会、黄赌毒滋生,官员腐败、道德沦丧,这是在向共产主义迈进吗?
7、黑专窑、黑煤窑中,工人阶级牛马不如的生活,这是在向共产主义迈进吗?
……。
俺知道,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事情的另一方面是,社会有了很大发展。
但在发展的问题上,也应该看到另一面:
1、三十年了,怎么可以一点不发展?
2、在这大发展的同时,国际垄断资本是不是有更大的发展?
3、在这大发展的同时,国内资本是不是有了更大的发展?
4、在这大发展的同时,那么大规模的下岗失业人员是不是没有得到发展?
5、在这大发展的同时,为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发愁的人民是不是没有得到发展?
……。
在现有的现实中,在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中,以下这个判断是不是需要重新审视一下?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在经济危机中,是人民的有效需求不足,还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经济危机发生的机理是不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是不是生产力已可以在相当范围内满足人民的需要,但人民没有能力消费?
当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当资本在社会中越来越占有巨大的份额时,阶级斗争还会是不主要矛盾吗?
严酷的现实是不是与党章的如下表述越来越远了呢?
(“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现实是如何坚持与完善公有制为主体的呢?
依靠产权改革造成的大量国企沦丧、工人大量下岗失业吗?
我们的现实是如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呢?
搞股份制改革后,如平安老总年薪6000多万这样来体现按劳分配?
我们的现实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靠大量的下岗失业?
靠上不起学、医不起病、住不起房?
当改革让多数人面临生存恐惧时,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30年,面对大量歌功颂德的文章,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俺不能不去多想一下。
俺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但共产主义这个方向,俺认为不应改变: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消除了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着的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第六,国家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应当包括:
(1)用累进税、高额遗产税、取消旁系亲属(兄弟、侄甥等)继承权、强制公债等来限制私有制。
(2)一部分用国家工业竞争的办法,一部分直接用纸币赎买的办法,逐步剥夺土地所有者、工厂主、铁路所有者和船主的财产。
(3)没收一切反对大多数人民的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4)在国家农场、工厂和作坊中组织劳动或者让无产者就业,这样就会消除工人之间的竞争,并迫使还存在的厂主支付同国家一样高的工资。
(5)对社会全体成员实行同样的劳动义务制,直到完全废除私有制为止。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6)通过拥有国家资本的国家银行,把信贷系统和金融业集中在国家手里。取消一切私人银行和银行家。
(7)随着国家拥有的资本和工人的增加,增加国家工厂、作坊、铁路和船舶,开垦一切荒地,改良已垦土地的土壤。
(8)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受教育。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
(9)在国有土地上建筑大厦,作为公民公社的公共住宅。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
(10)拆毁一切不合卫生条件的、建筑得很坏的住宅和市区。
(11)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12)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自然,所有这一切措施不能一下子都实行起来,但是它们将一个跟着一个实行,只要向私有制一发起猛烈的进攻,无产阶级就要被迫继续向前迈进,把全部资本、全部农业、全部工业、全部运输业和全部交换都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国家手里。上述一切措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无产阶级的劳动将使国家的生产力大大增长,随着这种增长,这些措施实现的可能性和由此而来的集中化程度也将相应地增长。最后,当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在国家手里的时候,私有制将自行灭亡,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生产将大大增加,人将大大改变,以致连旧社会最后的各种交往形式也能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