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屈原之屈

火烧 2011-12-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以屈原之屈为引,探讨左派前途,分析缺乏政治性与组织的困境,强调政治斗争中手段与组织的重要性,呼应当前左派的处境与反思。

  陆军上尉   方步清 

上文写了反思“后胜”的命运,就是在提醒作为右派的,他们卖国求荣就是死路一条,今天再将屈原之屈搬出来,谈谈左派的前途。

屈原在历史上的名气要远远的超过后胜,而且他所论著的“离骚”、“天问”、“九歌”等更奠定了楚辞的基础,当我们感叹于屈原的文笔的同时,更被其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所感动,而他的命运却不得不让人反思。

一、秉性刚直缺乏政治性。我们总在讲政治是流血的战争,就是因为其中充满了尔虞我诈,其中的狡诈才体现了政治斗争血的搏杀,而在这场政治斗争中缺少手段,没有政治敏感性,必然是被屠杀的对象,看看屈原就是这样的下场。屈原出事于楚怀王,当时他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使得楚国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加之苏秦的连衡更增强了屈原在楚国的权力地位,然而这也必然使他成为别人嫉妒攻击的对象。就在当时秦看到了“六国抗秦”的危险境遇后,感到第一个可以撼动的对象就是楚。这时楚国公子子兰和内臣郑袖便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屈原的敌手,而简单的几招就将一个耿直的屈原驱除了楚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失去了怀王的宠信。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反思,缺乏政治性的从政者,光靠一腔热血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而就当前我国的形式来看,在这个政治场上,能够刚直不阿的已经很少见了,而且他们往往也已经被边缘化了,而作为这些人,还没有意思到政治性的重要性,那么也许在国家败亡的时候,虽然他们仍然是一腔热血,但也许只能写出更多的离歌,或者说只能选择下一条“汨罗江”。

二、特立独行缺少组织。战争永远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政治斗争也是这样的天地,一个人想征服世界,你一分钟杀一个人,你一年也就能杀60多万,而且要24小时不眨眼的杀,而如果你有一直强悍的队伍,就像南京大屠杀30万人,也就一个星期,这样的比喻是不是可以看出来组织的力量。组织其实就是造势,当“势”成必然破竹。而屈原当时虽身居高官,而自身的党羽却少之又少,而且并不知道联合、拓展自己施政的权力和范围,那只能等待着伯乐的一见永固了,当楚怀王变卦了后,屈原这匹千里马,也就卧蹄荒野了。这就是在权力的中心如果没有势,自然无法跟已经形成集团的组织进行对抗,被排挤也属常事。反观当前的左派虽有一份爱国志,但出仕无门呀,更不要说给提供建议了,而仅仅靠联名上书来解决问题,还记得古代的“万言书”吗?大都是泥牛沉海了吧!而且这样有初级组织的底层活动,必然是统治者打击的对象,毕竟统治者在没有看到真正的危机之前,这个就是最大的危机。合众连横才是提高自身地位、实现组织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基础。

三、充满智慧缺少谋略。其实原本爱国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研究政治而不研究人,所以说他们对治国理政很精通,并富有智慧,然而,在面对着每天都在算计人的人精来说,他们是万万敌不过的。从源头上说他们没有抓住矛盾根本,其实所以的政策都出自于人,也都至于人,所以说把与人斗的问题解决了,自然政治问题就解决了。而毛主席的那句话说的好并值得所有人去深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没有学会与人斗,天天跟天地斗,必然会被人所伤。屈原就是这样鲜明的例子,他通晓当时的法理,更知道国家所处的形式,所以说在与天斗、与地斗都占据了上风,他可以有很宏观的规划,是治国理政的能人,但在面对着子兰和郑袖这样的敌手的时候,没能在历史资料里,看到他的反抗,这样的不抵抗运动,自然下场是可悲的。而左派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的吗?你们有些人可以搬出来一大套的经史典章来,告诉国家应该如何治理,然而,谁会用你得想法呢?因为在与人的搏杀中,你已经丧失了抗衡的本领,被逼进了死胡同,并且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了,再搏杀也仅是奋力一击,不见的能荡起多少浪花。

还是要说历史不是复制,但是历史是不简单的重演。

所以建议左派,用谋略建立起与人斗的基础,在PK中形成自己的势,在政治斗争中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达到均衡,才是左派遵循的方向。而左派一方的独大也并非是好事,走不出哲学(资本主义法权)的圈,下一个来临的一样是文化大革命,但是当前的左派太弱小了,甚至可以说是无组织、无计划、更没有对策,在这种时候更不能傻乎乎的让人当枪使,最终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却被别人撺掇了果实,前苏联就是先例,找准目标,定准方向,适机而动,才是上策。

介于当前形式,左派应该是联合同志者,打击卖国贼收集证据,靠谋略铲除他们,壮大自己,而不是要揭露社会问题,替民请愿,那样的谋略太低级了。

话不多说,到此为止,望深思。

   

常叹息不如志谋

查关键与人争斗

静观察却需布局

欲行动滴水不漏

   

一个系列已经写完。

国家现状:信仰的变迁

国家战略:大战走向何方(再谈论持久战)

当前把握的关键:国家生死存亡一线(再论统一战线)

右派行为导向:反思后胜的命运

左派行为导向:屈原之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