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经济民主:一种关于“劳动的政治经济学”

火烧 2008-12-10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本文探讨经济民主概念,强调劳动而非资本在企业决策与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提出劳动雇佣资本的制度安排,分析其与资本主义企业的根本区别,体现劳动者平等参与和民主决策的特征。

  《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通行的原则是资本雇佣劳动,资本所有权是企业剩余价值占有权和企业控制权的主要基础,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同生产和分配有关的决策权的主要基础。资本的这种权力如此重要,以致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术语。资本主义企业的这种权力配置结构源于劳动力成为商品和劳动产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占有方式,而不是来自资本和劳动的稀缺程度和它们的边际生产力,或资本家和工人对待风险的态度,就像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辩护的那样。

  经济民主是一种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完全不同的企业制度,它的控制权、经济剩余索取权和生产、分配决策权的真正基础是劳动,而不是资本。因此它通行的原则是劳动雇佣资本。所谓“经济民主”,是指这样一个经济组织运行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作为行为主体的决策,来自于每一个执行决策的人。经济民主与传统的等级制截然相反,在前者,对企业的控制和管理来自于具有平等权利和同等重要性的全体劳动者,这种控制和管理以一人一票制而将决策权力民主化;在后者,决策和功能被权力结构分割,管理的特权属于管理者的独裁,工人只是决策的被动执行者,其地位只相当于一种投入的生产要素。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制度相比,经济民主企业制度的安排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企业全体劳动者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同等的重要性,他们在经济民主的基础上参与决策和进行管理;第二,企业全体劳动者根据民主制定的原则分享企业的净收益。

  资本主义性质企业的最基本特征是雇佣劳动工资制,劳动者在管理和生产上没有任何的发言权或决策权,他们必须服从雇主和管理者的权威,并且在后者的监督下从事交换工资的劳动。经济民主在这一点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它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将企业的最高控制权和权威给予那些在本劳动组织中工作的人。工人具有监督和管理企业活动的全部权力这一事实本身,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具有充分的所有权,即工人不是由于他们是公司的股东才具有管理和监督公司的权力。在经济民主企业中,实际管理工厂的权力不是来自所有制,而是来自参与本身,来自于每个人在民主决策过程的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原则。经济民主建立在由在其中工作的人们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基础上,这种控制与管理是全体劳动者在平等基础上进行。

  由于改变了企业的决策结构,经济民主也改变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既然企业权力配置的基础是劳动而不是资本,以资本权力为核心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必须被废除。在小的企业里,企业的控制和管理是在全体职工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在多数情况下,它以经由工人职员选举产生的代表机构这种方式加以实现。自我管理企业并不是要废除由技术专家来进行管理,或否认权威,而且要置专家和权威于全体劳动者的监督和管理之下,在后者的授权之下进行管理,并对其负责。这也许是对企业管理层的最有效的监督,因为被监督者就在监督者的眼皮底下进行工作。

  不同的企业决策制度的安排必然会表现在它的分配制度上。资本雇佣劳动的企业是由资本所有者独占企业的净剩余即利润,而劳动雇佣资本的企业由全体劳动者分享企业剩余。资本不再是企业权力的基础,但资本仍然是稀缺的,资本是有生产力的。经济民主并不是要废除资本,也不是要剥夺资本所有权,而是要斩断资本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和与此有关的生产、分配的决策权之间的联系,这意味着资本所有者只有收益权,没有表决权。因此,经济民主企业使用资本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民主企业并不赋予资本所有者以企业的“控制权”,而仅赋予他们一种稀缺价格的享用权。由于切断了资本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之间的联系,资本的收入变成了一种租金,资本的收入属于成本的范畴,它与企业的纯收入无关。

  通过把利息和地租等非劳动收入打入成本,企业的净收入就是该企业全体劳动者创造的全部劳动收入。扣除了投资和集体消费,剩余的部分就成为该企业全体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源泉。这部分收入是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的,即根据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长度、强度、熟练程度和复杂程度以及劳动的环境和工作本身的性质来进行分配。更有生产力的劳动是更有价值的,更困难、更有责任、更复杂的劳动,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学习成本,所以也是更有价值的;体力的、单调的、枯燥的、危险、不健康和不愉快的劳动,被认为是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也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经济民主需要市场经济,经济民主企业按照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并通过市场来进行经济核算,以充分实现其经济利益。这是因为市场制度是同比较广泛的分权相一致的,市场是调节业已分权的自治单位之间经济关系的主要工具,正如瑞典经济学家林德贝克所说的那样,“市场经济大体上可以看作是达到经济制度的分散并同时使各种经济决定相互协调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愈是喜欢分散,我们就愈是应该赞成市场制度。”但是,经济民主需要的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平等,经济计划乃至法律和行政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具备了协调经济效率和平等的内在机制,而不必在平等和效率的两难之间被迫进行抉择,它就具有现存制度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济民主就是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制度。许多主张经济民主的西方经济学家已经用经济理论严格地证明了这一点。在这里,着重论述的是经济效率以外的经济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人们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社会变革,那么,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民主下的这种经济关系在经济社会之外产生的深远的有益影响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高,因为经济民主是和谐社会的立足之本。

  经济民主首先改变了工作场所中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经济民主的条件下,一般来说,不会发生劳动与资本的冲突,因此罢工和其他经济冲突给社会和公司带来的损失得以消除,敌意、愤怒和仇恨所引起的精神和道德的退化也得以减轻。

  经济民主也改变了市场竞争关系。在市场的竞争关系上,经济民主经济具有一种体现了“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这一原则的自然倾向,它比今天的其他市场经济的这种倾向要强烈得多。在这里,从市场上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的愿望要淡薄得多,这并不意味着较低的效率,而意味着消除了那种残酷的资本主义竞争关系。人们在经济关系上的主要冲突根源的消除,必将在人们的其他社会关系中得到反映。人们将学会相互尊重,而不是相互利用;学会团结和博爱。只有经济民主,才能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经济民主企业不会象现代的资本主义公司那样具有无限成长的倾向,不会人为地制造产品差别和诱导人们无限消费的心理,也不会在广告和推销活动上浪费大量的资金,因而能更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同时,由于进行生产决策的劳动者们可能就住在工厂的附近,而不像远在千里之外的股东们可能正在阳光明媚的海滩上晒太阳,所以他们更关心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控制和解决生产的负外部性问题。由于这些原因,经济民主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总之,经济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是基于正义原则构建的,因此也是更人道的。同时,这种组织被证明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原则。尽管这种经济组织没有被主流经济学家所认可,它必将代表经济组织发展的未来方向。最后,引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民主的主要倡导者瓦内克分析参与制经济所得出的结论,他说:“即使用最严格的纯粹的经济效率的标准来衡量,工人参与管理制经济将同今天其他经济制度一样运行得有效率,更可能的是,比其他制度运行得更好。如果用包括人性、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更广泛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工人参与制经济具有无可辩争的优越性。”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