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谋皮
与虎谋皮
在中国经济网12月06日有一则题为《国外舆论称中国借对话之机给美国上“经济课”》的报道,文中说:“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埃斯沃·普拉萨德表示:‘这场金融危机的一个结果是:在金融或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美国不再占据给中国上课的高地。’”
果真如此吗?然而九天前却有一则新闻“花旗-《金融时报》金融教育峰会2008”在北京召开。”(新华社11月25日)见诸媒体,而且“参会代表来自全球各地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私营企业等,会上就金融教育的迫切性及金融教育在减少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在此次“中美经济对话”中,中方呼吁美国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我们希望美国方面能够采取必要措施,稳定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同时保证中国在美国的资产和投资的安全。”(2008年12月06日《中国经济网》)这是中国在美资产和投资岌岌可危之时,对美国合情合理的要求;其它亚洲新兴国家也无不对美有相同的要求。
美国会用实际行动回应这一要求吗?答案只有一个:不会!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豺狼吃进肚子的肉还会吐出来吗?再说豺狼也没有反刍的功能,就是能反刍,那也是再次咀嚼,以便更好的消化。
有鉴于此,所以,在对话中周小川提出:“美方应不断评估其应对金融危机系列措施的适度性、有效性,及时加以调整和补充,充分考虑这些措施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美方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已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中方希望这些措施尽快在维护稳定、恢复信心、遏制经济下滑中发挥积极作用。”(2008年12月05日《中国证券报》)此言多少有点敦促的味道,至于“上课”则根本谈不上,因为人家并没有做学生的姿态,人家要的是中国继续对美国“输血”,继续把贸易顺差变成“美国国债”,以便有“钱”去拯救美国的危机;继续让中国企业去美国“抄底”,以缓解美国企业的危难。对话中,听你一两句不那么顺耳的话,是看在你的“钱袋”的份上,至于保证中国在美资产和投资的安全,则人家不是“顾左右而言它”吗,到时候人家自有以“美国法律为准”的托辞。美国此类法律的制定本来就是为了保持美国对它国,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优势的,是为了便于美国对第三世界的经济掠夺的。多少年来,美国就是据此将第三世界的财富“合法”的据为己有的;在美国法律的框架内,保护第三世界国家的在“美”权益,几乎是缘木求鱼。
其实,此次危机的形成有如《纽约时报》网站11月26日《全部倒下》(作者托马斯·L·弗里德曼)文章中说:“
这一系列的打包转让的实质就是财富的转移,更加直白一点就是“鲸吞”,即是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的财富转移到美国金融寡头及其“帮忙”和“帮闲”的手中。而这些财富是在美国经济神话的感召下“自愿”流入美国的,目的是追求“天上掉馅饼”般的收入的,用一句俗话说,那是“送肉上砧板”。
《货币战争》的作者在电视节目中说,他曾在美国“房利美”工作有年,发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该公司做生意,做一单,赔一单;职员生疑,决策者照做不误;而且匪夷所思的是该公司发行的一元钱的债券,在外面打了一个滚后,又用高价买回来。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产生了这是一个有预谋的侵吞它国财富的阴谋;促使他去研究、并写出了该书的。
出乎美国金融寡头意料的是,在玩这一手的时候,玩过了头,美国鲸吞它国财富,追逐掠夺利益最大化的奔马,脱出缰绳的控制,终于酝成了经济危机。这其实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金钱拜物教本来就是西方社会的信条。
所以中国在美国金融业的投资,在投下时就已经危如累卵,何谈安全,现在时过境迁,如何保证?蚂蚁将过冬的粮食委托老鼠保管,还想要人家保证储备粮的安全,无异于与虎谋皮。
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再将粮食往老鼠嘴里送了,不能再做肉包子打狗的事了;萨科奇正是对此垂涎三尺,才变着法子向中国挑衅,以达敲诈勒索的目的的。
所以,众多经济界有识之士都在呼吁,还是眼睛向内,搞好自主创新,打下牢固的工农业为是,提高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这也是我国国防安全的需要,是保卫独立自主的需要。就是外贸,也不要老是盯死美欧,还有亚非拉美,俄罗斯,世界大得很哩;与他们打交道,来得公平得多。
华执殳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