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了“互扇耳光”的教育,你听说了吗?
又有了“互扇耳光”的教育,你听说了吗?
    12月16日,江苏苏州一所民办小学发生了一起班主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们互扇耳光的变相体罚事件。当事班主任称自己是为孩子们好,并表示“我又没有动手打他们。”学校回应称该老师现已被停职,而相关教育部门也表示如果事情处理不好,或撤销该校备案资质。 
    中国自古似乎都崇尚于“棍棒底下出孝子”式的教育模式,并且似乎已经“行销”海外,“虎妈”、“狼爸”们的成功经验似乎更加论证了“打”的重要性。
    于是,苏州的这位让学生互扇耳光的班主任也就如此理直气壮地表示:“我是为了孩子好。”
    固然,“惩罚式教育”可以纠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犯的一些错误,并从中吸取一些教训。现在实施了这种新发明的“互罚”教育,孩子们能从“互扇耳光”中认识到什么错误,吸取什么经验,学到什么知识呢?!
    师者的可悲! 
    这里面,恐怕不会是“团结友爱”;互扇耳光的同学之间,更不会体会到“打是亲”的情谊;相互的耳光中,怕只会在相互的心中充满仇恨;一片响声后,在彼此心中留下的,更会是难以磨灭的阴影与创伤! 
    当然,这里不会有 “责任承担”,老师一句“我又没有动手打他们”,已将责任一推了之。学生的心中,这招“借刀杀人”或许也会留下深刻印象:原来很多事情只要不是自己亲自动手,就不关己事。在这样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我们不知道这些人格还在成型过程中的孩子们将来究竟会如何。    
    老师那句 “我是为了孩子好”的理由之下,让很多学生明白了,许多肮脏的事情往往都遮掩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 
    师者的可恶!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责任除了传授知识学问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塑造学生们完善的人格,如果一个人连人格都残缺不全,那么他有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那么当一个自己的人格都存在严重缺陷的人又有何种资格育人教书?在这次体罚事件中,我们除了应该对当事人及当事学校采取措施之外,也许更应该反思我们的教师选拔制度,反思我们的教育结构。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