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说:中国人绝对不能给世界留下这样的印象:我们非常冷漠,一毛不拔。
我觉得老子《道德经》里讲得好:“将欲取之,固必予之。”你一毛不拔就想从人家那里得到好处,是短视的、自私的观念。那样做人都不会有很多朋友,何况是一个国家。
所以我觉得不能用一种狭隘的观点来占据我们民族的头脑,那是很危险的。你一毛不拔,行吗?有取有予,你要先给人家,你才能得到。” ——摘自《新京报》 对吴先生的采访
PS:吴建民,资深外交家。1939年3月生于重庆,1959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三秘、二秘,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一秘、处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王国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首席馆员,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
在谈论吴先生的公开言论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此次谈话的背景:
那会儿,世界没有什么变化,固定的生老病死,送老迎新,朝阳落日,如此逝水流年般往复不息。
但是,人们总会特意或者无意的去发现身边的那些相关的或者被迫联想的相关性。因此,当国人听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在海外发扬国威,扶危济困,彰显我泱泱大国的美好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时,本该悠然而起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愫,没有泛滥,潮水般喷涌出来的是网络上的质疑和批评之声。因为这个捐赠时间的对象是校车,而校车这个字眼在那会正铺天盖地的回荡在人们的视线中,脑海里,心坎处,连续多起校车超载事故,造成的上百个年轻生命的去世,挑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让我们感叹世事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只是因为他们是如此真实而又可触的生活在我们周围。事情的发生本该是在问责政府的舆论声讨中像往常那样结束,进而事件会被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进入专项处理环节。而捐赠的出现,无疑为事件注入了一剂催化药,于是火上浇油和雪上加霜般的将问题扩大化。人们质疑声中,事情的发展不仅限于国内校车安全隐患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又回到了早前风起云涌备受争议的中国国际援助问题这个更重要更受关注的议题上。于是,在事件不久后便有了的不是官方胜势官方的前国家外交高官——引退后活跃在社会舆论舞台中心的吴建民先生的外交论发言,如上所示。
吴先生的话其实我不是太爱听的,特别是那句:“在今天世界这种状况下,我认为那种狭隘的观点不怪老百姓,他们不了解情况,不像我们这些搞外交的,在世界上经历了很多,看了很多。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应该做的。那种眼光非常狭窄的观点,我认为是不对的”。用我们网络常用语来讲:典型装B。为什么这么说了,你是外交官我尊重你,所以你说的所谓外交大义论,我暂且认为有其合理性。但是你凭什么站在外交立场来SHOW你的优越智商呢?我们人民群众怎么不对了?我们怎么就短视了?我们怎么就狭隘了?站在作为一个公民的立场(党的立场不是为人服务?党的路线不是群众路线?),我们觉得很不安全所以很愤怒,错了吗?是不是应该对此不闻不问,是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国家的下一代,都这样就在自己的好政府好组织的手中去了。看着自己国家给别国捐赠的豪华安全校车,自己国家的孩子却因为黑车问题,校车供给不足问题,发生意外车祸,同时大规模大范围高频率的出现。你叫我们不做声不说话不抱怨不怒吼,我们说了话表达了我们的意愿,结果就被您老人家批评成没有大局观、短视和狭隘。请问你是理会不了我们群众的意思呢?还是故意曲解我们的意思顺便还丑化我们伟大的群众意愿?为政府决策拍手叫好?你把我们当愚民莫,这是民主社会莫。你觉得是你脑子出问题,还是你脑子出问题呢?
吴先生:除了我不太爱听的上面那句话外。我还有以下不同意:“因为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你在世界上的信誉是什么?如果人家说你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国家、占领道义制高点的国家、关爱其他国家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人家才会喜欢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如果你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国家,大家都不愿意跟你来往。国家跟人一样,你一个自私的人,大家都防着你。”
请问吴先生:世界信誉是什么东西?是不是我们伟大毛主席,曾经率领伟大的共和国与我们可爱的莫斯科老大哥同呼吸共命运走向那个你爱我也爱就是你先看不到我后看不到的共产主义——然后结果,两口子没生活几天,主席就劈腿和美国鬼子跑了。这是不是就是吴先生的世界声誉?如果是的话,可以让我这个貌似知道点历史的人为大家讲解一下这个名词的解释吗?世界信誉=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既然吴先生把国家比作个人,那好我来做个类比行不行。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从前有个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公元21世纪,在那个时代,人们已近接受伟大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洗礼,成为伟大的被启蒙的中国人,尔后近一百年我们先后打倒各种店,毁掉各种四害物品,各种旧思想旧物品,然后我们斗天斗地其乐无穷,上山下海不亦乐乎,白猫黑猫胡抓乱吃。到了21世纪的某年某天,故事发生了,主人公是一个叫中的人,一家四口,基本能够勉强活下去,就是大儿子有听力不好,二儿子视力不好。其他的都不错。叫中的人,喜欢交朋友,关键是他有个特点就是特别慷慨,常常听说那家没米了,没油了都会挺身而出,毫不犹豫的发挥国际精神对其支助。这还不是关键,关键的关键是后来人们发现自己过了还债时间的时候,中都不上门,而且常常还把他们请到家里大吃大喝好酒好肉,高兴之余常常就直接免了众人的小寨,临走前还送每人大米若干啊油若干啊什么的。人人都说中是个好人啊。中也笑着说我们都是朋友说这些见外啊,说这些就生分了不好。常常是招待各方朋友后,中都会抽一支烟,烟的牌子好像叫:小美啊!。基本上吐烟圈的时候会呈现大雾状,因为据说那时候心情也是有点雾的感觉,飘飘然得很。有天中的家里,出了件大事,中的老婆把中骂了个半死?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二儿子那天出门的时候没带眼镜,据消息者透露,小二平时带的眼镜好像不太好用,据说本来就花的不行了,都带着好多年了,一直想当乖儿子的小二,一直都没向中开口买新的,因为他知道他爹的情况啊,老爹朋友多所以基本上没时间和多余的钱来买眼镜,而且基本上也不问一下孩子的境况。结果不辛发生了,二儿子在过马路的时候,一不留心眼镜被人撞掉了,小二十分珍视这眼镜啊,他毫不犹豫的去低头找眼镜,近视的有点厉害,人又多,都急着过马路啊。谁他妈的管谁啊。眼镜被踢得更远了,可是红绿灯好像是有时间限制的,那些下班回去的人估计都是饿昏了,意外发生了。红灯亮了,小二人生的红灯也亮了。都他妈的结束了。中的二儿子就这样死了。据传这个蝴蝶效应的初始人即撞到中二的人,是个叫小南的孩子,他爹据说叫大南。据描述小南当时好像在被某人追赶,他手上握了个东西,据说他家经济情况不太好,破产又没工作。好在有个好人一直在帮助他们。据说那个人叫什么中,好像是这样的。后来大儿子也挂掉了,据说是坐校车回家的时候,车祸。关键是那辆车又破又挤而票价很低。所以在市场的调节下,坐上了中大的最后一班车。中后来的故事,人们不是很清楚,听说他远走他乡了,有人说他隐居山中,有人说他入庙成僧,更有人传言中得到成仙,可惜他身边连鸡毛也没有,没办法再为凡世间的人们造福啊。后来在史前考古的时候,人们在茅坑里发现一物品。上面写了一句话:我是中,我的子孙们,你们要继承我的名,不然我代表太阳晒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