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读战争的两面性
静读战争的两面性
田忠国
有人说,战争是残酷的,所以,中国不要提战争。在这些人看来,似乎中国人不提战争,战争就远离中国而去似的。其实,战争自有战争的规律,而战争的规律就是,当国家与国家间的矛盾无法用其它方式解决的时候,战争自然而然就发生了,这是一。其二,国内战争也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国内战争往往是阶级矛盾的必然。
战争是残酷的,这是事实。但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也往往是在最残酷的战争状态下激活的。所以,战争激活了人类的最高智慧。由此可知,战争具有两面性。
一、99%的普通大众需要和平,但1%的各类精英需要战争。但是,当99%的普通需要用战争表达自己的生存需求和政治需求的时候,战争就成了重构政治结构的必然途径。或许有人说,政治与我无关,所以我不关心政治,只关心挣钱。其实,政治权利是经济权利的自然延伸,说白了,就是管你挣来挣不来钱的,或者挣多挣少钱的。
二、民族是人类生存之根,也是产生国家的根本性因素,同时,也是各民族文化精神的起飞点与落脚地。所以,失去民族归属感,就失去了文化精神的起飞点与归宿地。但是,当国内的阶级矛盾被统治者转移为民族矛盾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就自然而然发生了。因此,不论是国内战争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阶级矛盾才是真正的战争之源。所以,避免国内或国家与国家之间战争的唯一途径是消灭阶级。
三、人类99%的人口,其共同愿望是消灭阶级。但占人类总人口1%的那一部分,却是反对、反抗消灭阶级的,因为,消灭阶级意味着政治特权和金钱特权的消失。政治特权和金钱特权的消失,就意味着剥削压迫生活的消失。
四、有管理,就必然有蜕变。所以,既便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如果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文化和由共产主义思想文化形成的社会机制,以及共同管理的制衡机制,共产主义社会也有可能蜕变为阶级社会。所以,思想文化上的阶级斗争,必然伴随到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后日子。再则,没有大众共同管理,哪怕是制约机制最好的国家,管理就成了社会特权的代名词。由特权获得的超级享受,是人类思想蜕变的温床。
五、人类存在精英制定规则权一天,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就不可能被消灭。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存在一天,战争的风险就必然存在一天。
六、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大众行使共同制订规则制定权的一次尝试。而大众共同行使规则制订权,不仅仅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更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因为,只有大众共同行使规则制订权利,才可能避免社会灾难和战争灾难在人类中反复重演。
七、文革失败了吗?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文革失败了,过去我也同样认为文革失败了。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反复思考,现在终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没有。因为,从文革期间大众共同制订规则,管理者与劳动大众共同遵守的成功范例看,文革不仅没有失败,而是相反。再进一步说,文革的结束并非是文革的失败,而是无产阶级政权蜕变为资产阶级政权的必然现象。但文革成功的范例,为中国乃至整个人类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八、避免战争的途径并非害怕战争,拒绝战争的方法更不是不敢提一下战争,而是清除战争的根源:阶级矛盾。所以,希望没有战争的愿望是良好的,但建立在愿望基础上的愿望要不得,因为,这种愿望一旦占据了整个国家,这个国家被战争消灭了也会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再进一步说,避免战争的途径一是消灭阶级,二是以战止战。
九、军事战争是争夺阶级统治权的最佳途径。从这个角度说,路线斗争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非军事战争。因为,路线斗争的核心是争夺阶级统治权。与军事战争所不同的只是,军事战争是一个国家或党派同另一个国家或党派争夺领导权的战争,而路线斗争则是党内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因此,劳动人民参与路线斗争的本质是争夺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十、左派的团结依赖于阶级意识的觉醒,同时依赖于无私、奉献和为劳动大众而不是为自己奋斗的共同目标、共同追求。左派的分裂源于对不同利益的追求,源于不同阶级思想的分化。或许有人说,我本身就是被剥削压迫阶级,所以,一定不会有资产阶级思想。但事实上,被剥削压迫阶级成员不一定没有剥削压迫意识。剥削压迫意识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
十一、政治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是政治的最高表达形式。
十二、软战争,即意识形态的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所以,软战争是一场精神战争。历史的看,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赢得了世界人民共同参与,就在于文化大革命革的是剥削压迫阶级思想文化的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平等与民主:共同参与国家管理、共同设程序、定标准、立制度和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激活了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所以,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价值标准革命。
十三、革命的要义在于重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价值秩序、制度秩序。因为,制度秩序是建立在价值秩序上的,而价值秩序则建立在价值标准的基础之上。价值标准呢,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我们的回答是:思想!所以,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的价值标准,必然是消灭剥削压迫,继续革命和造反有理、革命无罪,而建立在特色理论基础上的价值标准,必然是恢复剥削压迫,革命有罪、造反无理。因为,前者破除的是剥削压迫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后者维护的是剥削压迫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
十四、在人类社会中,由于斗争的级别不同,所以,不同级别的斗争就有了不同的名字,比如,理论斗争叫争论,几个人用拳头说话叫打架,有组织、有武装的斗争叫军事战争,通过街头斗争的方式争取权利叫街头革命,通过造反的途径夺取领导权叫和平式革命,意识形态的争夺叫软战争,还有金融战、经济战等等。虽然说法不同,方式不同,但均属于战争范畴,所不同的只是代价与成果的差别而已。
十五、在人类各种不同的战争中谁是输家?对于阶级而言,失去阶级觉醒能力的一方必是输家;对于国家而言,失去国家意识或民族意识的一方必是输家。
十六、战争是智慧、精神、勇气、胆量与意志的交响曲,也是摧毁生命的绞杀场,但是,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也有为了消灭战争与发动战争之别。发动战争必因阶级贪婪所致,消灭战争定因反抗侵略之媒。
十七、毛泽东的战略智慧令右派疯狂,除了阶级因素外,也与他们的弱智与狂妄,超越伟人的狂妄所产生的忌妒有关。所以,右派永远是弱智、怵弱、贪婪、狂妄、狠毒的代名词,永远是疾贤妒能的代名词(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右派大腕),永远是出卖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代名词。他们像阴道癌崩溃时的几滴水,水量不多但臭满全球。
十八、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但是,爱好和平的愿望并不能消灭战争。所以,中国人民一方面应为和平而努力,也应为消灭战争做准备。因为,反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精神奋发的冲锋号,是侪身民族之林的入门票。
十九、于光远先生说,和平是所有人的理想。其实于先生这句话犯了他不该犯的逻辑错误,因为,如果和平是所有人的理想,美国就不会发动一场接一场的侵略战争了,这是一。其二,有和平的理想是好现象,但和平的理想不是为敌对国当孙子,亦不是把全国老百姓当敌人。其三,给敌对国当孙子的人总有千万种美妙的借口,但却无法掩盖当孙子的事实。其四,为敌对当孙子的表现是,敌对国害怕什么就拆除什么,敌对国喜欢什么就奉送什么,比如,美国最怕中国人民毛泽东思想化,最怕科学社会主义,最怕集体力量,最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有人就专捡美国最怕的攻击、拆除。
二十、伟大的政治战略家,必然是伟大的军事战略家,但非凡的军事家,不一定是伟大的政治战略家,所谓帝才与帅才的不同,尽在于此。
二十一、意识形态的斗争,经济斗争、金融斗争或者军事斗争,政治战略的延生品,也就是说,所有斗争都是为政治战略服务的,而不是相反。相反则会导致局部胜利全局性失败的结果出现。政治战略家往往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因为,他非凡的智慧之眼,能够洞穿历史与现实的迷雾,呈现出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现实。这样的智慧,往往令他的敌人心惊胆寒,仇恨不已,但是,有政治良知的敌人在经历了心惊胆寒的痛苦后,会朝其投去敬仰的目光,而那些丧失了政治良知的政治流氓,必然以恶毒、仇恨的语言攻击之、咒骂之。
二十二、斗争实践是产生领袖的过程。
二十三、领袖的作用有三,一)、制订政治战略;二)、其政治战略产生磁场效应,把更多的人吸引到为政治战略自愿牺牲一切、奋斗不止、共同奋斗的道路上来;三)、快速吸收人类已有智慧,并经过革故吐新,提炼出新的思想。由此可知,伟大的领袖是天生的思想文化革命者,而那些固守已有思想文化的政治家,不过是低级的政客而已。
二十四、人类总是祈望没有战争,但战争并不因为人们的祈望而消失,相反,越是把祈望当作现实的国家,其战争的灾难就会频频光临其上空。与此相反,越是放弃幻想,准备战斗的国家,其战争的风险系数就变得越来越小。
二十五、两个不同阶级的对决,是思想文化、领导权力、军事战争、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等等的综合对决,但又以思想文化为核心。
二十六、已有的中国革命历史证明,宏大的政治战略和灵活的斗争方式,是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政治战略的成熟,标志着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成熟,因为,没有伟大的思想,就没有伟大的政治战略。
二十七、政治战略是军事斗争的起跑线,也是能不能取得战争最终胜利的重要标志。但是,政治战略一旦形成、成熟,需要一批为政治战略无私奋斗的执行群体。没有这个群体,政治战略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当然,如果有所谓的政治战略,但却无人为之无私无畏的奋斗,说明这个政治战略是不成熟或者说失败的。
二十八、自私自利是形成小集团的思想基础,小集团是摧毁无产阶级事业失败的主因。
二十九、汉奸文化引来侵略战争的阴云,反汉奸运动是驱逐侵略战争阴云阳光。
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