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贪魔出窍的《窃听风云》

火烧 2011-12-1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窃听风云》以实力派手法展现后殖民时期香港人的傲骨,反思资本主义下的贪念与妥协。影片无特效无大手笔,凭借剧本与演技取胜,呈现人性在诱惑下的摇摆与最终的悲剧结局。
        多年前就有香港本地导演断言:港片已死。而实际情况似乎一再印证了这句振聋发聩的论调。不管是惨淡的票房成绩,还是千篇一律的情节架构,都昭示了港片在一片枯竭的创作力和想象力下无力回天,节节败退的趋势。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不管身处的大环境如何,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热爱电影,不甘堕落的血性导演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诚意和创造力,竭尽全力地书写新的篇章。尽管这样印象深刻的作品在浩如烟海的流水线式的“电影罐头”面前势单力薄了点,但却是让人过目难忘的佳作。
        在内地或香港市场,说《窃听风云》是一部卓尔不群的“异类”毫不为过,他没有动辄上亿的大手笔,也不垂青那些被各路导演趋之若鹜,屡试不爽的特效手法,它就是一部纯粹依赖剧本,依赖导演的功力,还有演员扎实的演技的“实力派”作品。
        作为曾经的大不列颠的附属弹丸之地,香港电影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夹心人”境地。港片里观众总是很容易地看到的,既有英伦风范的富丽堂皇的高大建筑,也有逼仄的街道深处,及拉着拖鞋的下层民众。每一部印象深刻的影像里都有展现这些东西方不同生存法则下的激烈碰撞。《窃听风云》就是这样一部在反思资本主义,面对巨大的金融浪潮,人人自危的背景下表现后殖民时期香港人,尤其是香港电影人傲骨的电影。在形式上,本片做了很少见的一次大胆尝试,在为一部地道的纯港片,却难能可贵地表现了国内金融风暴里的跌宕起伏,这其实也是一次相当大胆且相当成功的尝试。
        在做宣传时,发行方用了“贪魔出窍”这样的宣传语,事实证明,这样的标题虽然很是吸引眼球,但本片中的人物并没有贪到疯魔,并让人灵魂出窍的境地。剧中人物就如你我一样,在面对巨大的诱惑时,呈现出来的嘴脸应该是大同小异的。不过,《窃》片中的男女们,他们并没有勇气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贪”,三位主角一如导演麦兆辉热衷的,都具有复杂的双面性,他们在性格上表现出的摇摆不定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以至于最后都做了殊途同归似的妥协。他们最后在很多事情上的妥协和“不作为”,既没有实践刘青云说过的“要骗就骗到底”,也没有将对他们构成致命威胁的李子雄的情妇朱慧敏毁尸灭迹。他们用这种看上去是“自我救赎”的方式来反思或减轻他们曾经犯下的罪恶。不过,他们始终难以摆脱掉的却是造化弄人般的讽刺。尽管看上去他们为曾经的“贪念”做了“忏悔”,结局却是惨烈的。麦兆辉导演为他们,也为银幕前的我们给出了一个撕心裂肺般的结局。
        现实生活中的你我都想有一个安逸的,平平安安的生活。三位男主角半生都在警队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工作。而且他们也都有着舒适的,至少看上去比大数人要好的中产式的生活。但就如吴彦祖在剧中的一句台词:反正他们也是坏人!他们都不甘心就这样一辈子平凡下去。于是就动起了贪念。他们以资本主义的思维方式对抗着资本主义,并试图籍此得到资本主义定义好的幸福生活。现实却告诉他们,当然还有我们,这只是一场如气球般随时破灭的幻想而已。 
        由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担纲主演,王敏德、张静初、方中信等倾力助阵的《窃听风云》是一部睽违许久,值得一看的港片佳作。在对港片一片哀叹与绝望中,本片带来的不仅仅是口碑上的认同,更多的是为灰色中的港片抹上了一片亮丽的彩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