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两种不同的战争观

火烧 2009-07-0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通过《集结号》与《我的兄弟叫顺溜》对比,展现两种不同的战争观。前者突出战争残酷与人性冷漠,后者强调英勇与悲痛,引发对战争观与历史记忆的思考。

两种不同的战争观  

杨景水  

去年看了电影《集结号》,今年正在看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两部同是描写革命战争的影视作品却给人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集结号》的主人公、9连长谷子地,率领全连残部47人在一次异常惨烈的战斗中,由于未听到战前刘团长许诺的撤退时所吹的集结号,一直坚守着阵地,战斗间隙,死一样沉闷。战士们两支耳朵竖得老高,企盼着能听到活命的集结号。然而,就是听不到!有的战士说听到了,但谷子地说没听到;曾被吓得尿了裤子的代理指导员王金存闭着眼睛瘫坐在工事里,一声不响,那个说听到集结号的战士,见连长不能证明自己,便妄图在王金存身上打主意,便疯狂地用枪口对着王金存的头,逼着他说听到了。王金存也说没听到。结果,除谷子地一人外,都战死了!使人心酸的是,活着的人对死者的态度不仅冷漠,搬运尸体时像拉死狗一样,惨不忍睹!编导还刻意描绘了谷子地战后对当年刘团长撤退时未吹集结号而记恨终生的那种丧失理智的鲁莽!

而《我的兄弟叫顺溜》,在那次新四军六分区与国民党55师的“联合”对日作战中,其战斗的惨烈甚于当年谷子地9连的那场战斗,在陈二雷所在的阵地上,只剩被炮火炸飞的土掩埋起来的陈二雷一人存活下来!然而,无论是陈大雷、陈二雷,还是三营长,以及每一位战士,都是那样的英勇善战,对牺牲的战友所表现的悲痛和深情,自然而真实!尤其当战斗员所剩无几时,在那个即将迎来全军覆没的最后战斗的前夜,他们那种与阵地共存亡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不仅是新四军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记得苏联解体前, 战争残酷论就曾出现在苏联的电影中,它证实了苏联的解体!而我国,也有人宣扬战争残酷论,却能大行其道,不知何故?使人揪心啊!

                                                                                                                  2009,7,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