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时代油价“联动”祸乱中国
通货膨胀时代油价“联动”祸乱中国
注意我所说的“油价联动”,联动是加了引号的。——我支持真正意义上的油价联动,同时我反对中国式的联动!
自09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称,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二十二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百分之四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后,国内汽、柴油价格在过去一个月里已经历两次大调,分别达到6.77元/升和6.02元/升,并且新闻报道中国每升油的价格已经超过美国1.8元。
在国际原油价格仅仅约70美元/桶的时候,中国的油价就这么能涨,那日后国际原油朝更高的价格上涨时,中国百姓岂不要承受更沉重的负担?
油价上涨究竟谁说了算?
中国的油价不能想涨就涨,尤其在恢复经济的这个节骨眼时期,涨油价将加重众多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的负担,挫伤中国经济整体复苏的动力,到头来会因为某一些人的私利而残害了这个民族的未来。中国民众不能任由这类掌控了垄断资源的企业和部门在关乎民生的油价问题上任意调价,中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共同占所有生产资料,因此中国百姓除了在油价上涨的问题上享有表决权外,还应追讨过去多年来未分到的红利!
在国内油价实施上涨的决策过程中,政府部门表面上是失职,实质上存在纵容和唆使的嫌疑。每次当社会上风传油价上涨的消息后都有相关部门出来“辟谣”,结果马上来个“鸡叫”,然后组织一帮砖家出来“谴责”上涨油价的行为,一切都是在走套路,当民众是傻子?谁都知道,在缺少监督和制衡的中国社会里没有能真正履行百姓利益的代表,政企中总是穿插着各种利益势力,他们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既然宪法还堂皇地写着“国有”,那么属于全体民众的资源也就不应成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油价上涨的问题理应由全体公民说了算!——最起码,垄断企业涨价也应先公布成本,让百姓知道真相,不要等到民众闹了事媒体再给他们扣上个“不明真相的不法之徒”,这样多不和谐。
纵容垄断企业涨油价而不允许相关企业涨物价的做法无异于古代恶官“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行径。
准许垄断企业涨油价而不允许相关企业涨物价不仅有违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在还有着那么一点市场经济味道的中国也根本做不到的。熊掌与鱼不可兼得的道理对于具备了“三个代表”身份的代表们难道不懂?既要垄断获利与又要体现那么点关爱民生的思想本身就矛盾,控制物价也要从源头抓起啊,本末倒置地准许油价上涨而又不允许其它产品把油价上涨的成本传导到消费者来试图压制物价的做法不觉得好笑和卑鄙吗?要知道加油站油价一涨,只要汽车运输商或蔬菜商贩任一个环节的成本不能传递给下游,很多大城市在第二天就要发生蔬菜供求的失衡。
源头准涨,下游不准涨的做法甚是荒唐!
油价“联动”正在祸乱中国
“油价联动”在中国总体呈现出跟着涨不顺着跌的态势,“联动”机制为中国油企随意涨价制造了借口,已经成为既得利益集团实现牟利的工具,当初某些人要通过联动机制来实现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假慈悲心怀已经被国内油价比美国油价还高的事实揭穿。
油价联动不是不好,行使真正意义的油价联动机制能够让国内百姓减少为燃油支出的费用,同时也能够通过价格这个杠杆合理地配置中国市场的资源,强化中国经济结构的合理性,但眼下中国的这种联动机制未能发挥它的原意,展现的其实是股邪恶的力量。邪恶表现哪里?两个方面,一、出台机制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涨价而不是为了跌价;二、于机制实施的期间面对通货膨胀时代国际油价脱离真实需求的非理性上涨,国内油价继续联动上涨直接在损害中国经济。
邪恶之二的表现是我最担心的,也正是我要表达油价“联动”祸乱中国的原因。在全球其它国家纷纷通过采取设立防火墙做切断美国次贷危机传入本国努力的同时,包括美国也在设立虚拟经济(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防火墙的时候,中国却建立起了一套油价联动机制而因这样的做法引进着美国的危机!
次贷危机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但没有完结,它已经发展成为金融危机并在朝着更深的方向演化。在全球通过滥发纸币展开救市的热潮下,正如 时寒冰 先生指出的我们正在给自己制造一轮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样的通货膨胀已经造成了能源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在中国国内也重新出现了房价和股价的飙涨,如果中国再继续通过“联动”来涨油价,势必通过成本转移进一步全面拱高国内的物价,从而催生和加剧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危险。通货膨胀对于社会的影响,近则可以参考90年代日本的情况,远则可以想像历史书告诉我们的民国时期一捆钱买东西的情形。由于中国缺失国外完善的社保机制,一旦危险来临必将给民众造成苦不堪言的负担——失业已经让一部分人感受到了这样的痛苦。
油价在中国继续上涨暂不可控,“联动”机制已经让这样的上涨顺理成章,再当既得利益集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上涨的合理性之后,上涨也就会变得按部就班而不必顾及惯用的“中国国情”。《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未能就油价的上涨幅度做出限制,尽管发改委给了相关解释,也说了原则,但实践在中国早已证明解释和原则都不可靠,处在官商一体的时代联动机制实际上是为油企创造了无限上涨油价的空间。通货膨胀时代油价“联动”以这样的过程和方式祸乱中国:紧随国际原油的上涨国内油价跟随调高,经过价格传导企业和百姓因成本增长而支出增加,百姓因此减少消费从而一般企业的盈利也下降,同时造成非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企业生存困难、停工甚至破产,使得中国经济结构遭受破坏进而波及全行业;高油价的祸害还同时发生在社会层面,高油价产生的暴利会进一步强化代表们的腐败,增加百姓生活的负担,导致二者矛盾更加对立,从而衍生出更多的群体性事件,而政府霸道和愚昧的处理方式更催生社会动/乱。——动/乱在体制不改革的中国日后将成为常见名词。
我们已经或是即将感受到油价再次上涨给我们的生活、出行带来的变化,让我们再度回顾一下国内油价的跳跃历程——
2009年6月30日,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每吨分别上涨600元。
2009年6月1日零时起,成品油供应价格每吨均提高40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6130元和5390元。
2009年5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发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称,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二十二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百分之四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发改委官员并解释,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八十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八十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一百三十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2009年3月25日,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
2009年1月15日,发改委决定再次降低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0元和160元;
2008年12月19日,汽油出厂价每吨降低900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降低1100元;
2008年6月20日,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上调航空煤油每吨1500元;
2007年11月1日,上调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500元;
2007年1月14日,下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220元;下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90元;
2006年3月26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300元;
2005年7月23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2005年6月25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2005年5月23日,降低汽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2005年5月10日,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
2005年3月23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
09/7/6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