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官比土匪谁更坏?
坏官比土匪谁更坏?
今日中午的《孔和尚有话说》里孔和尚偶尔说了句“真还很难说,坏官比土匪谁更坏”,其时评论的并不是关于“坏官和土匪”的新闻,但我听进耳朵里去了,节目结束后还记得很牢,于是展开了联想。我不说伟大的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官儿们,也不说今天的黑社会势力;什么名姓都不指,唯泛泛而指,直指向中国的封建社会,咒骂封建社会是不会有错的;要说这也错了,草民真就没法子活了。回头路咱决不能走 ,但回头看一看封建社会总应该可以的吧。
封建社会的官儿,等级森严,七品的县令已被叫做“芝麻官”,说小也真是太小了点点;但县令是现管,一县之父母官,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他就是“皇帝”,治下谁敢小觑于他?又照样有县衙门和一班衙役,一声“升堂!”,两旁拖得长长的“威~~武~~”声响起,直令告状人发怵。就此,我们就无须再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知府大人以及知府衙门了,那可是五品——可以面见皇帝老儿的官儿啊。
封建社会里也不是没有一个好官清官,包龙图包拯,海青天海瑞,死后被建立了祠堂的况钟,等等,都是被后人所称道的一批好官清官。“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此虽为戏剧里的台词,但不失为封建社会清明廉洁官员的真实写照。不幸的却是,那时候清明廉洁的太少,贪污受贿的太多,有一句话比赞颂清官的更能被我们记住:官衙大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还有一个笑话:不用手收银元宝,贿银直接入袖管。贪赃枉法,滥断案子,残害无辜,包庇罪人,是坏官儿们的一贯做法。贪官无道,百姓遭殃,几乎与他们一唱一和的,便是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的土匪了,黑恶势力也是土匪的一类。官匪一家,祸国殃民,这是古来有之的说法,不,是实情,曾经发生于历朝历代。
封建社会里,一个人一旦官服上身,不管他是四品还是七品,便有了生杀大权,如他是一个坏官,那他就是祸害一方的罪魁祸首。戏说类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极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个个坏官的形象,对于那些从头烂到脚的坏官,该剧其实并没有丑化他们,戏说剧里也有实话实说的真实情形。当然,坏官不等于尽是些草包,他们的坏是坏在骨子里面,体现在他们的丑恶行为之中。用绕口令一样的话来说,坏官说良民不是,良民是也不是;坏官说土匪无害,土匪有害变无害。一般来说,土匪结团成伙,劫财劫色烧杀私刑,本应该由官府出兵剿灭之,但如果遇上主政一方的是贪得无厌的坏官,那么,最糟糕的还不是土匪继续逍遥法外,也不是官府跟土匪之间“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官护土匪,官匪一家,坏官坐收金银,接下来便是草菅人命,滥杀无辜。《康熙微服私访记》里有一个故事叫《馒头记》,讲述了在天高皇帝远的渤海县(剧中的县名),有个集土匪、恶霸和地头蛇于一身的吕春,抓了许许多多的老百姓去为他私自开挖的金矿当苦力,过着牛马不如、暗无天日的日子;他是在充“善人”施舍馒头给饥民之时抓的人,他与县令沆瀣一气,坐地分金,而他们(官匪)在朝中也有高官撑腰。吕春一伙在县衙门前滥杀无辜十几人,县令充耳不闻更不管,……没有看过该剧的朋友不妨看一看,会很有启发的;我已看过十来遍了,因为我觉得吕春私开金矿,与私人开煤窑挖全民与国家所有的地下煤矿资源有得一拼,黑金矿与黑煤窑同样是葬送大批无辜人命的人间地狱。康熙年间离现在并不太遥远,应该回头去看一看的。
所以,在我看来,坏官比土匪更坏,坏上好多倍。土匪可剿,坏官难治;土匪是明的,坏官则是暗的,他没有把“坏”字刻在脑门上;他又有权有势,可以充当土匪的保护伞。啰里啰嗦这一些,不成文体,又是几乎人人皆知的东西,只是因为听了孔和尚孔大师的一句话,“文瘾”又发了。
2011.11.25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