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

火烧 2011-11-30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分享观看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的感受,重点讲述其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分析儒家思想的束缚,并强调该剧作为经典反封建教材的深远影响。

由于家里的原因,我去过三次普陀山,那里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又是我国最大的港口-——舟山群岛。浩渺的东海,富饶的渔业,去的路上还有美丽的杭州,绍兴,还有那个蒋介石住过的奉化的雪窦山。特别要说的是越剧。我的杭州话不标准,而越剧是嵊县腔,过去叫做女子越剧,都是女人演员,所以特别适合演悲剧。不过,我还是看京剧比较多一些。比如京剧“白蛇传”就非常感动人。但是,最近看了一个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就是越剧“梁山泊与祝英台”,看得我眼泪哗哗而下,特别是其中的“化蝶”“楼台会”“哭坟”,一直眼泪未干。

其实;祝英台的父亲还是非常开放的,他老人家冲破障碍,支持祝英台去杭州读书,不是一般的父亲能够做到的,而且一去就是三年。直到老人家把女儿许配给马文才,才知道祝英台有了心上人梁山泊。可是他老人家还是苦苦的告诉自己心爱的女儿,不是老人家不同意,而是于礼不合,他老人家也是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容许祝英台与梁山泊在楼台相会,算是尽了老人家最后的一点微薄之力。

什么是不合礼法,就是儒家的三从四德,这是一个吃人的礼教,这是孔夫子订的,根本就不把女孩子当人,而且还有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等等。现在有些人还要歌颂什么孔子的教育思想,原来儒家的教育就是要这样灭绝人性的。如果今天还是儒家和孔子的这一套,不知道还要死去多少年轻人。越剧是一个十分好听的戏剧,而“梁山泊与祝英台”就是一出反封建,反儒家和孔子礼教的真实教材,之所以在中国几千年传颂不衰,不是偶然的。大家可以看看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