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尴尬
文章探讨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处境,指出家文化衰落、村落文化消失及高楼公路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强调社会公平与安定对文化复兴的重要性。
孝文化在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尴尬
梁 勋
(此文是对刘玉娥教授“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文的评论集结)
孝的支架是家文化,而今的家文化几近灭绝,人类可能再度进入蛮荒时代,进而轮回到奴隶社会!
对与中国的家文化的复兴问题,亟需社会的公平和安定作为保障和前提。
安居方能乐业,安居就是家文化基础。目前的中国已无安居可言,杜甫的夙愿可能再一次地落空!
原有的村落文化在“较发达”以上的地区已演变成公路文化,这表明中国几千以来的得以维系稳定的人际关系的族群被彻底被粉碎,其结果只能是“散落的”小家庭和个人,这种散落将是近期社会不安定因的策源地。散落,是西方诸国对与中国文化长达近200年进攻的胜利,这就是散落的原因。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优秀文化淹没在金钱文化之下会产生什么结果?这是值得施政者深思的,也是值得文化人深思的,实际上,也是值得每一个还爱着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深思的。
高楼文化较之公路文化更为可怕,人与人之间只有墙壁、没有沟通,只有防备、没有包容。
高楼文化也好,公路文化也好,都只能属于“自由电子”文化。一个社会“自由电子”文化的比重越大,这个社会的动荡就会越强烈。
所以,当我们推行“孝文化”而无有显著效果的时候,不要去责备人性。人性是随时可以再塑造的,而安放人性的支架的塑造就显得极为重要,也极为有难度。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