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围城: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
外面的想进来:公务员大战
如同流行多年的“考研一族”、“考托一族”一样,考公务员一族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称谓,唤作“考碗一族”。明日,11月30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大幕拉开。据统计,报考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而招录公务员的职位才为万余,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十二三。其竞争何止激烈,简直惨烈!公务员考试已远胜于高考,堪称“国考”。人们是冒着同胞的炮火,不顾一切地往上冲。因为这里面诱惑太多太大了,有肉吃,有酒喝,谁都想来分一杯羹,切一块蛋糕。
里面的想出去:官员外逃与“裸体”做官
近期先后发生了温州市委常委、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和上海市卢湾区副区长忻伟明赴法不归事件。他们是功成身退主动让贤,还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答曰:非也!是经济犯罪者试图避免惩罚这一最低级的动机而已。杨湘洪不是第一个,早就有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此人曾在温州担任副市长,分管城建工作;河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烟草公司原经理、原党组书记蒋基芳;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原行长余振东等。这些年来官员外逃已屡见不鲜,数量呈增长趋势,杨湘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外逃官员中,基本都存在贪腐问题,因政治问题外逃寻求避难者极为少见。外逃官员一般都是将手中权力滥用极致,获取巨额利益后,逃往他国(或地区),逍遥法外。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外逃的数千多名贪官中,金融系统、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约占87.5%,其他部门约占12.5%。与贪官外逃相伴生的是资金外逃。中国1988年至2002年15年间,资金外逃额共1913.57亿美元,年均127.57亿美元。从1990年开始,资金外逃额在每年100亿美元上下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贪腐分子损公肥私,吃里巴外,名为官员,实为蛀虫,危害着国家安全。
“裸体”做官是官员外逃的前期准备工作,它是指那些妻儿都在境外、孤身一人在国内的官员。早在7月份,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引发网友就“裸体做官”现象进行激烈讨论。庞的妻儿早在他大权独揽的时候,就于2002年移民加拿大了。这些贪官绝大多数是先把配偶、子女以移民、经商、留学等名义先行送往国外,自己在国内在台上却鼓吹“执政为民”、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一旦风吹草动,东窗事发,便来一个脚底抹油,“凉锅贴饼子----溜之大吉”,可谓“胜利大逃亡”。
钱钟书的《围城》 第三章:“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 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 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钱钟书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知识界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一部分知识者陷人精神“围城”的境遇。
而官场又何尝不是“围城”呢? 外面想进来的与里面想出去的,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更深的层次上,折射出当今时代精神的窘境。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